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不懂净现值法、沃尔评分法、本量利分析,还敢说懂财务管理?

净现值法企业投资决策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净现值(NetPresentValue)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值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净现值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

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

净现值是负值,从理论上来讲,投资方案是不可接受的,但是从实际操纵层面来说这也许会跟公司战略性的决策有关,比如说是为了支持其他的项目,开发新的市场产品,寻找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利润

当然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

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建设投资总额


式中:NPV—净现值
Co—初始投资额
Ct—t年现金流量
r—贴现率
n—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

如果将初始投资额看做第0年的现金流量,同时考虑到(1+r)o=1,则上式可以变换为:


净现值指标决策标准是: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接受该项目;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放弃该项目;如果有多个互斥的投资项目相互竞争,选取净现值最大的投资项目。

项目A、B的净现值均大于零,且A大于B,表明这两个项目均可取。如果二者只能取一个,则应选取项目A。

如果投资项目除初始投资额外各期现金流量均相等,则可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计算,使计算过程简化.

净现值指标考虑了投资项目资金流量的时间价值,较合理地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正的经济价值,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决策指标

沃尔评分法:对企业财务信用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

1928年,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Wole)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他选择了7个财务比率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分别给定各指标的比重,然后确定标准比率(以行业平均数为基础),将实际比率与标准比率相比,得出相对比率,将此相对比率与各指标比重相乘,得出总评分。提出了综合比率评价体系,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

沃尔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沃尔评分法原理

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

对选中的财务比率给定其在总评价中的比重(比重总和为100),然后确定标准比率,并与实际比率相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最后得出总评分。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基本步骤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选择评价指标分配指标权重

盈利能力的指标: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

偿债能力的指标:自有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发展能力的指标: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资产增长率。

按重要程度确定各项比率指标的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100。

三类指标的评分值约为5:3:2。盈利能力指标三者的比例约为2:2:1,偿债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中各项具体指标的重要性大体相当。

(2)确定各项比率指标的标准值,即各该指标在企业现时条件下的最优值;

(3)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各项比率指标的实际值;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净值报酬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自有资本比率=净资产÷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
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额÷基期销售额×100%
净利增长率=净利增加额÷基期净利×100%
资产增长率=资产增加额÷基期资产总额×100%

(4)形成评价结果。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公式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公式为:实际分数=实际值÷标准值×权重

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用此公式计算的结果正确。

但当实际值<标准值为理想时,实际值越小,得分应越高,用此公式计算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另外,当某一单项指标的实际值畸高时,会导致最后总分大幅度增加,掩盖了情况不良的指标,从而给管理者造成一种假象。

本量利分析: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它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控制的重要工具。

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

确定盈亏临界点,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

所谓盈亏临界点,就是指使得贡献毛益与固定成本恰好相等时的销售量。此时,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态。

盈亏临界点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A.按实物单位计算,其公式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其中: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B.按金额综合计算,其公式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金额单位)=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其中,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

1.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2.在销售收入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3.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P=px-bx-a=(p-b)x-a

式中:P——税前利润
p——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
x——销售量

该公式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出发点,以后的所有本量利分析可以说都是在该公式基础上进行的。

你可能感兴趣
(1)《 4个分析工具,打造详尽财务管理分析能力 》
(2)《不懂经济附加值、财务分析雷达图、零基预算法,还敢说懂财务管理? 》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9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