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一文深度解读“美好商业模式”!

导语

美好本源
价值满足到价值观满足
内平衡,外生态
人设崛起的社交管理
内容力审美力共情
营销传播美好品牌
只为美好买单

提到賺钱或者创业,不少人眼前发亮,仿佛灰暗的生命隧道里绽放出的曙光。一辈子实在庸常,总想做点什么却不一定成行。但是,想点什么总是可以的,付诸行动且能大获成功,那再好不过了。

我们的创业、投资,起点在于风口和赛道,是战略机遇所在。然后,今天的中国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更代表趋势,更具前瞻和引领性,我认为是“美好商业模式”。

开宗明义,本篇不是什么解决方案,只是概念的牵引和思想的指向。我相信,美好商业模式,不仅会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概念存在,更会是一种崭新商业化时代的思考模式存在,为我们的商业进程添薪加油。

思想者是如此孤独,却决然独立,不过很幸运,我和你拥有彼此。

需要备注的是,我们说的美好商业模式,是从“系统思维”展开的,而不是“要素思维”。系统思维与要素思维是彼此相对的。以要素思维来讲,颜值即正义,所谓美好,难道不就是说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体验设计,以及传播美学?当然是。但是,我们的美好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发端于要素,立足于要素,但肯定高于要素。否则,我们口中的美好商业模式就扭曲为怎么做出更美更好的设计了,那就把责任重心转移到艺术家这里来了,与肩负商业投资战略决策创业创新企业家的责任关联度显著降低。作为商业系统,美好商业模式,有更深刻的内涵,更丰富的运用,更系统的规划、思考、商业伦理以及逻辑推演

Here we go:

美好本源

十九大报告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就是各行各业——不分大小和地位高低,不分发展阶段,不分业务形态——他们追求发展,背后的不竭动力。

追求美好,是人性本性,不值得解释。从晚清的积贫积弱,到民国的军阀割据乃至全民抗战,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一穷二白,人们怎么追求美好,也不可能把美好提高到伸手可摘的程度。

可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这四十年,真的就离美好很近了吗?

理解那些不美好,才能理解美好。

没有对“美好”的准确理解,美好商业模式也就只是泥沙俱下的空中楼阁。

我们做个设问,如今真的是“低欲望社会”吗?是假装流行的佛系人生吗?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伪命题。美好遥不可及,只能放低欲望;问题不胜其扰,无可奈何,只能选择佛系。如今主流年轻族群的消费欲望被调动起来越来越难了,问题不在于低欲望或者佛系这种表象,而在于商业世界缺乏与他们关于美好的共鸣,互相选择忽略罢了。

不美好的事太多了,大的方面,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何在平衡和充分中寻找机遇,填补美好,自然是隐藏的风口。小的方面,整个社交网络世界戾气很重,负面情绪总能轻易战胜正面情绪,人们在唾手可得的社交网络中攀比、负气、丧、绝望、言语攻击、曲解、嘲讽、挖苦......

我们如果能在无远弗届的社交网络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美好,那么新商业模式的基础就打牢了。再譬如,垃圾分类就是非常大的风口,这几乎是创造美好生活最近最直接的美好商业模式了…

美好的本源,植根于人性之中。

时代的发展,对美好呼之欲出的鲜明需求已如箭在弦。

更为重要的是,不美好的世界,才是世界的真相;走向美好,才能形成道路。

价值满足到价值观满足

千百年来,人们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求生存发展,不断的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创造了价值乃至文明,满足了生产发展所需。人类的经济生活,从功能满足、生产生存满足、身份满足到符号满足,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产生了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价值观满足的需要,人们的价值观满足被唤醒,随之而来的,将会是“美好”消费的井喷。

美好消费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人们致力于改变自己的生活态,让自己身心更愉悦,进而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外部世界。

人们为什么不再局限和拘泥于价值?显然是价值的供给已经不再匮乏。

而价值观的共鸣显然是匮乏和错位的。

关于价值观的美好消费体验,是超越理性的,是面向内心观照和外在状态的,是可持续的,是需要不断焕新的。

需要注意的是,价值,几乎是公有侧的东西,对你有价值的对我基本也是有价值的,是抽象的一般意义的,价值就在那里,清清楚楚。

而价值观,描述的是更接近私有侧,张三觉得美好的,李四不一定觉得美好,是具象的个别意义的,价值观在人们的世界观和感受里,并没有那么明朗。

人类的全面社交化,个体个性的全面崛起,也激发和唤醒了价值观需求,从来没有一个世代像今天这样,关注着每一个具体的人,表达着每一个具体的人,这是本文另外一个部分要谈到的内容力、审美力与共情力,它们是针对个体世界构建美好生活的基本功。个体的分布情况和沟通习惯,给大众的广阔的人群划定了更多细分的圈层,人们在更接近部落化的线上生态中生长和生息。

可见,美好商业模式,要想运作成功,可没有那么美好,面对新挑战和新问题超越古人。

本段的关键词可以列为:

价值——价值观——美好消费——个体——圈层

内平衡,外生态

这属于美好商业模式的战略取舍和管理实践范畴。

互联互通的新世界和新文化里,新经济和新生活展翅翱翔。人的因素自然走进组织,走进企业,对内以总体平衡为纲要,对外以产业生态和谐为根本,否则,任何组织都难以为继。

乐视为代表是内部生态理念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而一个组织妄图在整体环境的博弈中进行平衡也是不切实际的,只能是适应、迎合、匹配生态机会。所以我们才说内平衡、外生态。

美美与共是美,八面来风是好。

在组织的战略与管理上,美好模式的核心在于追求好。我们分别对内平衡与外生态的“好”展开来阐述。

内平衡的关键在于快速运转,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就能达到最佳的平衡。我们把组织看成一个生命体,通过目标赋予这个生命体以驱动力,驱赶这个躯体运转起来,而整个组织在外部市场与生态的大环境中,有一个着力点,沿着这个着力点,组织在快速运动中形成了“应变能力轴”,组织持续的围绕这个主轴快速运转,达成平衡。这是一个组织内部达到“好”的标准。这样,组织就在环境的持续变化中习得机会和威胁的相互转化能力

所以内平衡的关键词是:快速运转——习得应变

而组织的外生态是立足于组织整体生存的价值网络上的,有三个没有先后关系的大部件组成:

再生
互生
共生

组织赖以生存的价值网络的几个重要节点有客户供应商竞争者补充者。这五个节点构成的生态网络就是产业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中再生、互生和共生。

所谓再生,就是随着环境变化组织能持续生存;

所谓互生,就是通过相互依存来分享价值

所以共生,就是在分工之下,共同创造价值。

内平衡、外生态,为“好”的商业模式

人设崛起的社交管理

当“在线”早已不止于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时候,我们理想中的美好商业模式走向实践和执行必然要面对新的画面。

传统工业化生产组织管理理论,社会分工理论,人的管理理论,显然与当下的许多现实并不吻合,甚至格格不入。但是,中国的事情奇怪的很多,在这样的文化嬗变,环境倾覆的新条件下,很多旧的东西套上个新帽子就又能出来卖了,我至少认为这些是很不美好的。尤其是那些收智商税的商业模式,总能大行其道,赌的就是你智商残缺,大脑残废,然后大获全胜。例子太多,都不好意思列举。其要害在于时代的过渡期,人们普遍迷茫,“肯定”成为一种需要,谁敢肯定未来,肯定疗效,肯定结果,谁就有机会上位,满足了心里安慰的需求。然而,心理安慰的满足和价值观满足之间可谓云泥之别,存有巨大鸿沟。

如今的工业化大生产,普遍让位于机器人、大数据和自动化;

所谓的社会分工,也不是最初定义的社会分工,在线的社会新分工正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的议题,也早已从最初的人的价值和潜力挖掘,局部地蜕化为组织政治斗争、人事斗争和利益博弈的工具,因为“在线”的人,已经不是经典管理理论中的那个“人”了;

组织内外都在社交化,个体的人,个性的人,全面崛起,成为主导,成为最重要的要素,对社交内容、社交传播、社交的内外部文化塑造和组织整体能力产生深刻影响。

一切都在软件化,服务化,美好商业模式在执行层面,第一要务在于对在线的人的人设解读和社交化管理

在模糊的时代,清晰的见解也是生产力

内容力审美力共情

在美好商业模式的构想之下,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内容力、审美力和共情力。

内容力

从来没有什么年代比今天更在意内容,“在线”的生存态中,唯有内容才能引发关注、讨论、评论、赞赏、转发、扩散等行为。这一切都是以个体的人的全面参与为前提的。有内容输出能力的组织/公司在美好商业模式中具有极强竞争力。当大家吵吵嚷嚷的叫嚣着生意不好做的时候,看看抖音网红,当红的主播,垂直门户的博主,微博的大V,牛逼的公众号作者,短视频作者,等等,他们都有卓越的内容力,才在新的经济生活形态中脱颖而出。种草带货甚至直接软文硬广,都完成了变现。

并不是说什么生意都别做,就去搞上面说的这些,而是要意识到内容力的重要性。哪怕就是开淘宝店,直播的种草带货能力已经被数番检验过。这就是内容。内容的创意和建设,是极其专业的事情,我们的创造创新不能停留在看到别人那个庸俗的结果上,而看不到成功的内容创业者的思考、创造、理解努力和产出的付出上。

如果我们的业务,不能以优质内容产出为发展驱动力,只是硬碰硬的卖卖卖,那么营销效率社交媒体时代是太低了。

要知道,内容是打开内心的方式,是价值观满足的重要手段。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篇《品牌增长的内容营销》

审美力

审美,是美好的自带属性。美好的生活向往都以丑的形式出现,是闹笑话。或许今天市面上依然有很多连起码审美都不到标的成功的公司,但那不是未来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至少有一套优秀的包装设计产品设计,表现在面向用户传播上,有优秀的视觉表达,对/公司/品牌/产品等有整体的形象计划和升级步奏。

审美,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提出了对外观、造型、材料、质感、结构、风格、感觉和调性的审美能力,我们最终是指向与受众的“共情力”。

共情力

任何商业模式走向市场最佳实践在于品牌/IP,最顶层的品牌关系就是品牌共情,只有在达到情感临界点的时刻,用户与企业之间才有更多机会完成转化。

无论是内容、审美和共情,都是针对具体的个别对象的,是极具个性和人性的。传统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思考方式,对今天是在线世界生效甚微。因为价值观的差异,人们也自然形成了难以计算的圈层,圈层之间的连接关系也更趋复杂多样。

唯有满足他们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创造美好,完成美好的商业变现。

营销传播美好品牌

营销战略传播策略是发挥美好商业模式价值的引擎。

可以说,依靠传统的4P理论进行营销战略的谋划,在美好商业模式面前用途不大,或者说是远远不够的。我把美好商业模式配套的营销战略概括为“四定”,分别为:

定位

用户眼中的公司定位、产品定位品牌定位,而不是基于竞争研究、战略规划和对标的定位。

定调

是确定营销的腔调和气质,是与受众价值观共鸣的重要手段。美好营销,就是价值观营销。

定量

市场容量、投放数量、产量、质量、营销衡量等等,提出确切可测量的计划,而不是拍脑袋凭感觉

定性

是要确定属性和个性。是要权衡确定业态品类的属性,越精确越好;再澄清对应受众的行为个性匹配。

基于以上四定,制订营销战略和传播策略,推动业务发展,完善“美好”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

只为美好买单

质丰裕的年代,人们只为美好买单,而且是螺旋上升。

一个产品服务,必须是美的,从形式到内容,从内涵到外延;

一个产品或服务,必须是好的,从过程到结果,从质量到体验;

海地的难民,有一口食物就心满意足,她就能和她的孩子一起活下去;

中国的消费者,饱满其精神世界,让其价值观丰盈,企业才有机会活下去。

都是活下去的博弈,我们幸运的生长在中国,用美好商业模式,继往开来。

总结

美好,不再是一种欲求,而是伸手可摘的现实。美好商业模式,是前瞻和引领的必然。用户已经从价值满足的阶段走向价值观满足的阶段。好的商业模式,是要做到内平衡,外生态。个体和个性的崛起,要求在管理上更加注重人设的社交管理。作为推动美好商业模式的源动力,内容力、审美力、共情力缺一不可,用四定制订完善营销战略传播美好品牌,塑造美好生活。

愿 功成美好商业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6 +1
李别

李别,公众号:李别(sucess-chain),超级洞察,品牌织造,产品小号,营销老道,内容有一套。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