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老朋友S来找我吃饭,他从国企到外企,现在在一线房企,一直担任要职,是最优秀的那类职业经理人。我们谈到最近的职业市场,虽然房地产今年形势整体不算好,但金字塔顶尖的人一直很抢手,找他的猎头非常多。
我们吃饭时,他正好接了个以前加过的猎头微信,说要介绍一个职位给他。
S对市场一直保持敏感,表示可以看看。
这位猎头就开始发长长的语音给他,他听了一段语音,那位猎头朋友还在源源不断的发语音,他摇摇头,后面就不理会了,那位猎头又锲而不舍地打微信电话过来。S直接回了一句没兴趣,不合适后就把这位猎头朋友从朋友圈删了
……删了。
S和我说,这个猎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的他,微信头像是个猫,名字是个奇怪的口号、朋友圈里常发励志鸡汤........他实在也想不出来此人长什么样了,但不认同这是专业猎头,删了是毫不犹豫。
看来这位猎头是位非常努力的同行,我为他难过了半秒,但是遗憾到现在。
一个好好做高大上职业的猎头,搞得这么Low,让人说啥好?
难道不懂我们的候选人大多身居要职,年纪比我们大,职位比我们高、薪水比我们高,对专业要求越高的人越保守的基本道理吗?
S说到他和很多猎头有过交流,但真正认可的猎头很少。
S的原话70%以上的猎头都没有基本的礼仪,更不要说专业性了。
S在西方受教育,又在顶尖外企受过良好的职业训练,职业感很强,很是向我吐槽了一番。
我想到上周我们公司在宁波开年中会议,也出现了很多不职业甚至让人无语的事。无论公司如何规定、检查,我们的同事顽强地坚持微信用宠物或花草风景作头像、昵称自认为特立独行,实则其他人i觉得莫名其妙的也大有人在......
问题是这些人真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用他们的理解在诠释自我,却没想过社会对自己的职业角色有着不同的期待。
很多猎头和很多普通的职场人一样,大部分人并没有受过专业的礼仪训练或者即使培训了,也根本没当回事。
不过S后来说了句公道话,其实猎头已经算是职场中比较好的了,他遇到的那些做不怎么对外的工作的职场人更是完全没有职场礼仪这个概念。
现在只要是正规的单位,一般都有基本的礼仪要求,大部分人都参加过职场礼仪培训,但是一旦到了日常工作中,很多人还是并没有把职业形象和日常形象分开。
比如我们单位就曾经有位女生,热爱吊带、牛仔,碎花.......如果是日常穿着,自然青春可人,可是在我们公司那样做专业服务的职场中,显然不合时宜,但无论HR怎么要求,甚至要求回家换衣再来上班,她还是不当回事,业绩也是莫名很差,最后只能离开这个行业。
我也会想,是因为她的形象不合适做猎头,还是潜意识里她抗拒改变,形象上就不像猎头?
其实这不是个例,职场中有多份研究表明,形象不佳影响职业表现。
职业形象上的认同也是职业角色认同的一部分。
在职场上,有个PIE原则,指的是你的职业发展和三方面有关。
P——Performance(业绩)
I ——Image(形象)
E ——Exposure (曝光度)
很多优秀的人才觉得自己业绩不错,但得不到认可,很有可能只关注自己的业绩,但形象和曝光度都不注意。
一个职场人只有业绩,没有曝光度,价值是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的。
如果形象无法传达出你的专业实力,更是减分的。
一个人的形象远远不止与自己喜好相关,某种程度上也是能力的体现。因为职业化的要求经常是反本能的,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职业形象也是自律的一部分。
每个人的职业能力被外界感知只能体现在从各个角度诠释、传达自己职业的能力。
职业形象是指你在职场中公众面前树立的印象,具体包括外在形象、品德修养、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这四大方面。它是通过你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反映出你的专业态度、技术和技能等。
正如每个人角色是多样的,驾驭形象也应该是多角度的。
很多在职场上形象减分的未必是因为单纯的不好看,而是因为不得体,不能与自己的职业角色要求统一,无法传递自己的专业能力。
有研究甚至说,在第一次社交场合见面时,对方对你的印象55%来自外表,38%来自仪态,也就是说别人只能记住你所说的7%的内容,而93%都是你的形象传达的。
职场形象是多维度的印象管理。
形象管理也要随着自己职业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做为职场人,做好自己的PIE,在不同维度上努力是一生应该修炼的功课。
我在做猎头起,就一直整理礼仪清单,还在不断加长中。这两天会简化分享给有兴趣的朋友。
- 图片:全景视觉
谢谢
2019-08-02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