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雾满拦江
(01)
奇葩投稿:
大二,苦命团支书一枚。以前听人说大学是人情社会,我有点理想化,不认为社会脏到这种程度。一直尽力维护班级公平,别人我管不了,在我这里绝对不可以。上个月学校查考勤,辅导员明确要求,所有的考勤记录,都要和任课老师核对。所以我是认真填写的,有同学被老师抓了,我都会记下来。到了月底汇总,有同学知道自己被记了,就来找我改记录,还威胁要打我,被我正义拒绝。没想到整个学院就我记得最多,其它班级根本就没记。也没人说和任课老师核对的事儿了,辅导员告诉我,因为我们班记太多,评奖评优什么的都没有。我现在失望了,如果连最干净的学校都这样,那些没关系没靠山的人怎么办?请老雾师指点,这个社会为什么会这样?认真做事的人为什么这么难?
这个奇葩投稿,让我第一时间想到个成语:
立木为信。
(02)
战国年间,秦国重用商鞅,准备变法强国。
于是商鞅在南城门,立起一根木头,曰:谁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给你十镒金子哦。
真的假的?往来行人,望着这根木头,议论不定。这时过来条大汉,说:大家闪开,让我来。于是大汉扛起木头,呼哧呼哧的扛到了城北门。
商鞅大哥闪亮出场:你有把木头扛过来,很OK,按照承诺,现在付你十镒金子。
哗,众人鼓掌。商鞅大哥真有钱,能不能借咱点?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立木为信。
——可是各位亲,如果我们还有脑子,就会立即问一句:这是啥意思?商鞅大哥你要变法,就变你的呗,谁敢拦住你?你无缘无故整这一出,到底想干什么?
——之所以有这个成语,那是因为商鞅洞悉人心人性,知道社会管理上有个“指令强化定律”,所以采用这种手段,精确自己的命令,以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荒腔走板的结果。
呃,什么叫指令强化定律?
(03)
指令强化定律,是说你接到的管理指令,有可能是经过强化的。
比如说,你是家商店的小主管,手下管着十个八个人。你这家商场的营销力,满分值大概是100。
董事局开会:嗯,今年的市场好难哦,啥也卖不动。还有劳动法,员工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不能胡来了。所以咱们今年,只要维持去年的水平,营销值达到100分,我就谢谢你们了。
开完董事局会,总裁心里冷笑:董事个个都是猪,脑壳大来脖子粗,哪里知道现在的员工管理,是多么的艰难?你给他们布置100分的营销目标,他们给你各种偷工减料,到年底完成一半,就算烧高香了。
然后总裁召集高管开会:各位,做人难啊,尤其是咱公司的总裁,根本就不是人干的啊。你们猜猜董事局给我们今年的任务目标是多少?是400分呀,我跟他们据理力争,几乎要辞职了,才逼他们做出让步。今年给降到了200分。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最多给他完成200分,辛苦大家了。
高管散会回来,召集你们这些小主管:各位,饭碗真是越来越难端了,猜猜总裁想给咱们部门定多高的指标?500分啊,我当时就炸了,不带这么欺负人的,我辞职没关系,欺负我的兄弟可不行。最后我强迫总裁退让到300分。300分,这就是咱们部门的底线了。
你接到任务,就哭了。
因为你的营销力,也就是100分。
人家给你订了那么高的考核任务,明摆着超出你的能力,可是你连抱怨都不能。为了保护你高管辞职总裁辞职,你感激都感激不过来,还好意思抱怨?
所以你会陷入到一个奇怪的陷阱中,你的能力,总是跟公司的要求差几个单元,全靠了狂舔高管,努力和总裁搞好关系,才勉强在公司立足。
人生,它咋就这么难呢?
(04)
指令强化,是管理者事先预估你的消极对抗,对上面指令进行修正后的结果。
这些强化部分,并非是实际的工作目标。
商鞅时代的人,真是太聪明了,他们知道上面的指令,有可能是被强化了,听了之后根本就不信。所以商鞅果断立木,目的就是告诉大家,这道指令是明确的,纯正的,没有加码的,大家赶紧来执行,包你不后悔。
所以才有立木为信这个成语。
成语还在这里,但我们却把内容给弄丢了。
(05)
人类史上千万年的管理实践,指令被强化的方式手段,大概有以下七种:
一是数量强化。
就是我们前面举的例子,100分加到200分,加到300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强化过程,就会备感艰难。
二是质量强化。
诸如成语精益求益,诸如大家常提及的工匠精神,举凡这类文字结构,都是指质量强化。
三是时间强化。
董事局要求一年见结果,总裁就会要求半个见结果,主管就会要求一个月见结果。这种争时间抢进度,就是时间强化。
四是范围强化。
董事局要求一车间抓好纪律,管理层就会扩大打击面,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五车间统统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事先预防,总比出事后再后悔要好,这个叫管理学上的常规。
五是程度强化。
程度强化,常见于无法具体量化的管理范畴。比如说高校抓考勤,这个事儿断不可能量化,考勤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用语气将其程度上强化一下,就达到了目的。如果失去目的只强化手段,这是很令人诧异的。
六是效果强化。
效果强化也是手段强化,目的是促成结果的优化。
七是频次强化。
频次强化是对数量与质量的并重,诸如董事局注重一个目标,每个月碰头一次,高管层就要每周碰头一次,再往下就需要每天碰头一次。这种例会的模式有助于强大组织体系,这也是管理学上顶重要的内容。
基本来说,管理指令层层强化,是有益的,但对那些不太熟悉管理的人来说,就有点懵圈了。
(06)
团支书,这是个管理实习岗。
在这个位置上,可以迅速的认知成人社会法则。但这种认知有个前提:
——你得懂点管理学。
(07)
如何从我们接受到的信号中,辨识最有价值的呢?
以奇葩投稿的团支书为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五步:
第一步:组织权层认知。
就是对自身所在组织的权力架构,有个基本认知。你认知有多准确,你的自由度就有多高。
第二步:指令层级认知。
一个指令下来,你需要鉴识这是组织信号,还是中间管理层的信号。是实体信号,还是辅助信号。就拿考勤这事儿来说,校方也不会不重视,但全世界的高校,没有哪家拿这玩艺儿说事儿的。都是大学生了,又不是幼儿园小娃娃,学术成就才是组织目标。
于是你知道,这个考勤,是各院系为降低事故率,自行添加的辅助信号。
第三步:不同信号,赋予不同权重。
对于组织实体信号,一定要百分百的重视。比如学术研究什么的,不出成果咱没办法,但必须避免学术丑闻。
对于诸如考勤这类中间信号,或辅助信号,态度上要百分百重视,但一定要知道这种信号并没有实体价值。
第四步:厘析低权信号的意义。
仍拿考勤说事,设置这个管理手段,不是难为学生,而是为了保护学生,为了赋予学生自律意识。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脑壳僵化,别的我统统不管,反正你今天进教室晚了一分钟,我就要记下来。这就偏离了这项管理措施的本意。
第五步:正确管理。
什么叫正确管理?就是达成于好的效果。
如果效果反了,那么管理者就是个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奇葩投稿的孩子,在一项低权管理措施上,过度强化而陷入被动。
这就是奇葩投稿孩子遇到的事儿。
成人社会,谈不上脏还是不脏。
重要的是,你的认知与管理手段,要有灵性,要灵活。
(08)
什么叫学生思维?
就是在低权小事上投入过量资源,争对论错。
小孩子的世界,对错就意味着利益。我对了,就该给小红花。他错了,就该罚站。
学生思维是消耗思维,要求超量资源投入。我的对错可能只值两毛钱,但你们成年人必须要投入两百万,来证明我是对的,因为我的委屈比天还大。
成年人是建设思维,面临着资源严重短缺。玩不起孩子所要求的过量资源游戏。成年社会只要不涉刑诉,就没有仲裁,所面对的问题也没有明确权重标识。所以成年人需要有高度的权重认知。中国有句老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前半句,是说诸葛亮他在施加管理手段时,对有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慎之又慎。后半句,是说北宋大臣吕端,最是善于衡量事物权重。重要的事情绝对不马虎,不重要的事情绝对不闹腾。不因为纠结小事,而把小事弄成大事,更不能不重视大事,让大事变成麻烦。父母把孩子送入大学,除了希望孩子掌握足够多的知识之外,更希望孩子能够明了事物权重。我们在学校参与各种活动,目的也是为了这个。千万不要自己拎不清轻重,就说成年人社会肮脏,成年人一点也不脏,只是他们是保护者,永远面临着资源匮乏的窘状。成年人的错,多是能力问题,而非道德问题。
确定这样做员工会在乎你离不离职吗?
2019-11-29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