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企业高喊“用工荒”的当下,你为什么仍然“求职难”?

  • 文/上铺老王

企业资深HR在网上吐槽:

“现在招人太难了,本以为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人才也越来越多,招聘会很方便,但没想到,招人比以前更难了。”

另一方面,有网友也吐槽:

“现在找工作太难了,简历扔出去几百份,终于等到几次面试,但基本被现秒杀,终于有一个让回去等消息的,疫情一来,更是没了踪影。”

这两条吐槽都获得了大批人的点赞和支持,也道出了众多企业和求职者的心声。

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人数,以及因为疫情离职后流入市场的人,本可以远远满足企业旺盛的用工需求

但现在仍然出现众多企业高喊“用工荒”,而求职者也感觉到求职越来越难。

1、为什么会出现用工荒和求职难

1、企业招聘与求职人信息不对称

在招聘过程中,招聘方和应聘人都不可能会完全了解对方,这就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

很多企业在自己的宣传上没有传达出有价值企业文化岗位需求的传达也不甚清晰,只知道自己需要人才,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也有些企业为了招聘到优秀的人才,会极力夸大企业待遇和未来发展,对将来所遇到的问题和危机闭口不提。

另一方面,求职人为了应聘更好的职位,常常会过于美化自己的简历,过分突出自己的强项,甚至捏造假的经历和奖励,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

而企业在招聘时无法及时识别真假,为降低自身招聘风险,企业会根据应聘者的平均素质来确定人选。

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就会造成企业招聘到不能胜任的应聘者,而确能胜任的应聘者则退出招聘市场,造成供需不平衡。

2、招聘企业与求职者需求不匹配

企业招聘都希望用最低的成本,招聘到最优秀的人,不仅岗位胜任能力强,还能够能长期稳定的适应企业文化,能够和企业步调一致。

而求职者则希望找到一份薪资高、福利好、发展前景好,有前途的工作

网上有段子调侃,大家最理想的工作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工作,虽然只是段子,但也从一定程度表达了求职者的心态。

求职是双向的,公司在考核求职者,求职者也在考核公司。企业希望用最低的成本,招聘到可以能力超群,一专多能的员工,求职者希望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找到工资最高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但大多公司不愿意提高待遇,求职者也不愿意降低期望,招不到人和找工作难的这种情况只能继续维持着。

3、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不均衡

我国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随着竞争的日趋严峻,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智联招聘《春季竞争周报2.24-2.28》显示:

在今年春季缩招的企业中,缩招岗位主要集中在普通员工,占比高达60.5%,其次是28.9% 的一般管理者,资深专业人士岗位基本没有被波及。

报告反映出,基层岗位人员多且易于招聘,属于供大于求的关系,成为缩招的首要对象。

而专业高精尖岗位人才少,且不易招聘,属于供小于求的关系,也自然没有受到招聘缩减的影响。

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竞争和满足发展需要,不断精简着普通落后的岗位,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故此,普通员工无业可就,企业专业岗位招不到人的问题还会长期存在。

2、如何破解求职

1、助专业招聘平台,保证招求信息顺畅

专业的招聘平台会基于一些数据指标,对招聘企业、求职者信息进行筛选,从一定程度上过滤掉虚假夸大的信息,节约双方的成本补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

小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只干了两个多月就辞职了。这份工作是在一次招聘会上找到的,企业的招聘宣传单上写满了公司的优秀业绩,人性化的职位培训晋升途径,还有诱人的薪资待遇。

但小吴入职后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整个公司懒懒散散,公司的业务全靠老板的一些政府资源维持,而且极为不稳定,唯一的晋升渠道就是拍老板马屁,承诺的带薪培训和薪资待遇,说是到入职满一年后再兑现。本来抱着一腔热情来工作的小吴,干了一个多月就在气愤中辞了职。

像小吴一样被“骗”进公司的人大有人在,甚至还有更可气的经历,这也警醒我们,求职时通过靠谱的专业招聘平台更加保险,因为他们能够做大做强一定是基于有着长期的雄厚实力,有十分严谨的机制,从而使小吴遇到的这种劣质公司无法浑水摸鱼

2、提前做好职业能力测评和职业方向规划

求职者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求职失败,其本质是因为,求职者不知道自己所有的能力能否适应和胜任该岗位。

所以,在求职前做好职业能力测评和职业方向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能力测评一般有使用人才评测工具、专家咨询等方法。

现在很多企业会使用人才测评工具对人才进行考核,而我们使用是为了更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倾向,去决定自己更适合哪种工作

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人才测评工具有DISCMBTI、GBA人才测评、霍根测试等等。

专家咨询可以在智联招聘等大型招聘网站上寻找,他们可以系统评估你的职行为风格、职场优势和劣势,推荐适合你的岗位,并给出专业的职业发展意见

3、降低求职预期,先生存后发展

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不平衡在大多时候都是一种常态,所以在一开始就抢占职业最佳据点的可能性及小。

特别在疫情还未结束,就业形势仍旧严峻的情况下,求职时就需要降低预期值,先就业生存再考虑择业发展。

小周毕业后就开始择业,身边同学在挑选企业和岗位时,大多把目标集中在一些央企国企、或大型上市公司上面,岗位要求也集中在储备干部,高管助理等看起来高大上的职位上,对一些基层岗位不屑一顾。

小周看到竞争如此激烈,积极自我调整,主动降低求职预期后,顺利进入一家企业的基层岗位。经历三年的历练后,得到领导认可提拔为中层干部,后来又跳槽进入早已心仪的企业,顺利晋升高管。

以此来看,降低求职预期,先就业,并不是大材小用,在基层岗位精益求精,仍可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有了这段基层的积累,在以后的择业中底气自会更足。

人才是这个世界的“硬通货”,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但人才需要在岗位上锻造,盯着再高大上的企业和岗位,若不能亲自躬身入局,也没有任何意义。

疫情防控逐渐明朗,一半以上的企业已开始复工,人力资源市场也回暖迅速。

同时,我们也看到求职就业并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按图索骥的事,而是要做到未雨绸缪,助专业平台和工具,适当降低求职预期,才能在求职路上做到游刃有余。

  • 本文由MBA智库Mbalib)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上铺老王。执着探索有趣世界的理想主义青年。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4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