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有人三天挣到5万,有人为200块骂半年,区别在这4个字…

这几年写公众号,读者留言或私信中经常有人觉得我很“理性”,包括周围的人有时也会用这个词评价我。

坦白说,我不是那种温吞冷静的类型,典型的射手座+O型血,做事风风火火脾气又急,尤其当计划被打乱、临时事务突如其来、遇到不太靠谱的人和事,炸毛起来轻轻松松。

如果一定要说,我有什么地方给人带来一些信赖感,那估计是:

习惯把解决问题,放在No.1的位置。

01

我一个做外包项目的朋友,公司里有两个UI设计师。

有阵子不知道咋回事,遇到都是非常难搞的甲方,需求飘忽不定,一会改风格,一会改色调,一会纠结某个形的弧度不够优美。只有5万块的小项目,每次电话都拿出500万的架势劈头盖脸地挑剔。

设计师A:挂了电话大骂一通,太憋屈了,找闺蜜倾述下;太郁闷了,买个美容仪慰劳自己;太生气了,下班吃顿火锅压压惊。

各种放飞。

第二天,她回到办公室重新面对密密麻麻的修改点,看到客户微信上追问修改进度,忍不住又开始骂客户脑子有坑。

设计师B:与甲方电话时一边听一边快速记着问题,等对方全部说完,一条条定位出问题,一条条给出参考意见,确认马上修改。

3天不到,90%以上的问题都解决了。

甲方看这5万块的小项目做得不错,又与他们团队签了框架合同长期合作。

后来那个设计师成为了朋友的合伙人,至今仍是搭档。

发泄下情绪、买些东西犒劳自己,这些都没问题,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发泄,事情发展大概率将越来越糟糕。

你没解决问题,事情怎么可能变好?

被客户刁难,没去分析用户需求,而是骂客户SB;
工作进展不顺,没去分析原因,而是买买买取悦自己;
被上司批评,没去反省问题,而是找好友边吃烧烤边吐槽。

你是开心了,但,问题依然存在。

这才是致命的。

混职最金贵的能力是什么?当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况,没有谁是顺风顺水的吧?而解决问题的方式,直接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如果遇到困难就说,哎呀,前面有条河好麻烦啊,还是算了吧,然后坐等别人拉你过河,只会不断错失提升自己的机会,变成一个“无法过河的人”。

02

前阵子有读者发我私信,说生完小孩后职场非常不顺,感觉同事刁难自己,在洗手间无意听到几个同事说很讨厌和她打交道。部门上半年5个人申请提薪,就她一个人没通过。

“200块钱都不肯给我加!”

家庭也不顺心,老公工资低,婆婆又催着要二胎,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大几百字发来,说不明白为什么生活会这样。

我问,你提薪申请没通过,有没有问过原因?

她说,领导可能看我不顺眼吧,我都想要不要辞职,办公室一堆关系户整天勾心斗角,你不知道环境有多糟糕……

在她看来,找个人倾述情绪是头等大事。

在我眼中,脱离困境最要紧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完全理解,一个人在逆境中难免有些悲观沮丧,但如果只有情绪而没有去面对问题,则情绪毫无意义。

为什么许多人总是长期陷于差不多的困境中?

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沉湎于消极中,情绪蔓延之下,压根没去想办法把问题抽丝剥茧,再各个击破。

就像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所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所以有的人宁愿长期受苦,也不愿抬头正视现,自然无力脱困。

我想到看过一个介绍日本动画制片人的节目。被采访对象入行17年,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

动画制片人这个职业,要每次根据不同的工作组织不同的制作团队,核心任务用专业术语来说叫“进度管理”,用大白话来讲就是:

催人干活。

听起来很容易对吧?

就说个日常收稿吧。有的画师让他晚上12点来,有的画师让他凌晨5点;手画的人晚上干活,上色的人白天干活,导演时而白天时而晚上干活……而制片人,就是和几十个人对接的那个中间人

忙得没空睡觉,是他每天的常态。

日本动漫动辄连载数年,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比如,曾因为上司失误险些无法播送,他气得飞踢上司,吓得20多个同事出来劝架。

比如,制作公司负责人某天突然跑路了,苦逼的制片人就要独自面对烂摊子,去向客户解释和道歉,赶紧扛下一堆烂七八糟的事。

无论什么情况,都为了4个字:准时播出。

这才叫职业精神好么。

不惜代价,绞尽脑汁解决问题,人家才能在一片红海行业圈子里得信任、博得尊敬。

03

在团队协作中,解决问题也是最实际的目标

我有一任上司脾气很差,经常当面撕X,但神奇的是,领导、同级经理、下属们对他评价普遍很高。

多数人争执时总喜欢互相指责:你是不是责任感有问题啊?你是不是能力太差啊?

扯皮不断,导致焦点模糊。

但我那位上司的立,永远都是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你进度差了30%,影响了哪些环节,你评估看看两天之内能否赶上进度?如果不行,告诉我原因,我看下是加人还是换人或者调资源,不然整个进度可能会被拖垮。

他对自己的错误,同样干脆利落。

副总会上被其他部门质疑,他分析后直接说:这个确实是我的问题,我今天内会拿出解决方案。

双方快速达成一致,马上推动落地。 马云在采访时曾说,批评是容易的,批评必须拿出建议。

阿里巴巴文化是,你要想批评可以,但你要拿出建设性意见,骂人谁不会骂?你抱怨我们不会怪,但你天天抱怨,肯定有老板跟你说,你到底什么情况。

抱怨也得有正能量,你也得拿出建议来。你瞎抱怨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那你就应该离开这个公司。”

开会也好,争吵也罢,如果没有拿出有效的应对方法,那么这些时间精力就等于打水漂了。

04

老实说,我现在还是会遇到很多让我炸毛、情绪上头的时刻,但有2个小方法可以让我快速把注意力集中到核心问题上。

1、减少情绪化语言

情绪化最大的负面作用是模糊焦点。目标就是目标,deadline就是deadline,你哭天喊地也没用,减少不必要的语言会让你更专注。

当然,如果你能边哭天喊地边解决掉问题,那随便嚎,没事。

2、简化问题

人习惯将事情复杂化,比如被上司批评方案写得不行,内心戏开始了:他是不是针对我?我看谁谁也写得不怎么样吧?我都有按照他要求啊,怎么就不行?……

把一个小问题渲染得花里胡哨,情绪愈发低落,你还怎么集中精神去解开困境?

表达和思考时精炼些,抓重点,效率无形中会提高很多。

最后我想聊得深入一些:其实对待问题的态度,背后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能力边界。

你会发现,优秀的员工和普通的员工,在这点上的差距可能隔着10个太平洋。有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我不会啊还是算了吧”,有的人的第一反应则是“我想想如何搞定它”。

罗振宇在2020跨年演讲中,提到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故事。

贝先生几乎每一个建筑作品,在当时都面临责备与挑剔,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世间。有人问他,你怎么看待外界对你的苛责?

贝聿铭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

在那跨年演讲后,罗振宇说,如果要说哪个词是自己特别希望大家记住的,应该是演讲中高频提到的——我辈。我辈中人的那个我辈。

因为他们不会置身事外地评论事,而是会躬身入局。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厉害的人身上最闪光的特点。

他们不会逃避问题,他们不会掩盖缺点,他们不会站在一旁指手画脚,而是直面问题,哪怕再艰难绝望的境地,都会一点一点地去改变局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你解决问题能力的边界,决定了你的思维边界;你的思维边界,决定了你的未来可能性。

这个世界终将对那些挽起袖子解决问题的人,更加友善与慷慨。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7 +1
临公子

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这是个工作、理财和自我修炼的公众号.我是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秋成社区签约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

复制成功
工作  职业  目标  进度管理  责任  思维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