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看了薇娅的年度作息表,我总结出最适合普通人的时间管理法

文/樛木

最近在网上看到薇娅最为细致的一份作息表总结,不禁让我感叹:“真的够狠”。

每天12点以后下播,按照重要程度开始工作

首先进行选品对接,工作人员把所选的品类交给薇娅,做最后一轮拍板,大概需要持续两个多小时。

接着进行一些没办法推掉的节目采访,一直到凌晨4点。
最后需要进行活动策划自媒体拍摄,大概忙到凌晨6点。
一旦出现紧急况,薇娅的睡觉时间就会延迟到早上8点甚至10点。
下午4点雷打不动到公司准备,一般情况下,晚上8点都会准时开播。

薇娅的团队离职率非常高,工作强度可想而知,然而一旦你留下来了,你将会很快习惯这样日夜颠倒的生活节奏。不只是薇娅,各大主播以及后勤人员的工作强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播行业内卷已经严重至此。

各行各业内卷化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变得疲惫不堪,那么寻找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法则就显得尤其重要。

1、设定任务优先级,为重要的事保存精力

很多人在职中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每天都有太多的琐事杂事,工作永远也完不成。这种情况需要你停下脚步,好好检视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为什么别人能完成,你却不能完成?

你连续刷一下午的抖音,却没意识到3个小时已经转瞬即逝;
你上班路上刷手机,到站后却想不起来这一小时到底干了什么;
你每天坐在办公室十几个小时,到底有多少时间真的投入到亟待解决的任务上呢?

曾在一篇文章看到一个经典的模型,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的“重要性-迫切性模型”,提到时间管理,就必然会被提及的经典模型。

该模型的模式是这样的:按照任务的重要程度和时间的急迫程度,把任务分成四种类型:“重要-迫切”任务,“重要-非迫切”任务,“迫切-非重要”任务,“非迫切-非重要”任务。

四种类型的任务我们很清楚该放在什么位置,关键的就是第一、第二种类型的任务该怎么协调呢?

文章中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完成短期任务,就把“重要-迫切”任务置于首位;完成长期任务,则将“重要-非迫切”任务置于首位。

在职工作中使用该模型进行任务规划后,理论上大部分任务都属于长期任务,一旦出现紧急况,即一些无法预先规划的情况,只需要调整任务次序,先完成“重要-迫切”任务。

按照该模式将重要的事最先做完,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避免自己每天周旋在莫名其妙的“急事”当中。把关注点放在每天要解决的最重要的事情上,将紧急任务前置,将会大大降低时间压迫感,在进行其他事项的时候,就不会慌乱。

在职场上,如果只懂得闷头努力,压榨自己的每分每秒,短期之内或许能行得通,但长此以往必定崩溃。我们每天的时间有限,但任务却越来越多,我们都不愿意在激烈的竞争中处在劣势,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如若不做好规划,是不可能的。

时间花在哪里,你的关注点就聚焦在哪里,结果也就会出在哪里。为最重要的是保存精力,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损耗,将“时间”和“任务”进行配对,找到两者搭配的最佳组合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

2、非紧急事件,你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之一

优米网的CEO王利芬如是说:“人的核心竞争力超过一半来自不紧急的事:读书,特别是读那些非实用性的书;锻炼身体;与智者交朋友;潜心一到两项业余爱好;广交朋友并为他们做事情。”

有个同事每天上下班坐地铁、坐公交通勤。刚开始也只是无聊的刷刷手机,或者漫无目的地看人来人往、车流不息,想放空自己,脑子里却被工作的压力占满。偶然一次机会,他在一个公众号听到了百家讲坛的一期节目,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路上的这段压抑的时间,无形中成为了一种别样的职场充电时间。

就这样持续了整整一年,他的心里自然装下了不少经典案例和故事,跟客户聊天的时候妙趣横生,经典故事张口就来,整个人的精神态也随之大大改善,业绩一下就上去了。

学会运用好职中的碎片化时间,停止闭门造车,主动链接牛人,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做一些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的事情,能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影响力

乔布斯年轻时非常痴迷书法,他为此专门上了里德大学,因为里德大学有全美最好的书法教育

乔布斯说:“我那时痴迷书法,仅仅是出于喜欢,没想过它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但没想到十年后进入IT行业,我竟然用上了书法课里学到的东西。十年后,我设计第一台苹果电脑时,便把“书法”运用到了字体设计中。”

于是世界上便有了第一台可以实现字体排版的电脑,很多人也因此爱上了苹果。乔布斯还在演讲中总结到:“如果当时我没有去学书法,个人电脑就不会有这么丰富的字体,也不会有这么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

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可能有先见之明,但你必须相信某些东西:爱好、勇气等等,这些东西迟早会在未来某一天串联起来,让你的生命绽放光彩、与众不同。

3、越是自律的牛人,时间颗粒越细

真正的高手都是持续性自律。

赫胥黎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真正的牛人,都具有把时间颗粒度做细的能力,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二十四小时,然而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数量却大不相同。有的人一天能完成五件事情,而有的人一天一件事情也做不好。造成如此差异的原因就在于“自律”二字。

韩雪的作息时间表

我看过韩雪的时间安排,每天7:30起床,3分钟洗漱,5分钟上妆,把每分每秒的时间都做到了效率最大化。我也看过周迅的采访,一般情况下她都9:00上床,10:00睡觉,早上5:30起来练功。

周迅如是介绍:“我持续了半年这样的生活,就感觉整个人的身体、精神态都特别好,而且你会觉得时间特别多,特别够用。”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办法像牛人那样把时间颗粒度做细,因为在日常工作中,你对时间的预估能力往往不足,偏差难以避免。例如你完成一份文案写作,你觉得自己20分钟就能完成,结果花了40分钟,那么你后面的计划就都会被打乱,就很容易对工作产生挫败感。

我们应该学着将自己的时间颗粒度越做越细,只有通过对自己的长期观察,才会知道自己到底在什么样的时间、需要多长时间,能完成什么样的事情。

只有通过精确的安排,才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成本。细化时间节点,能让你有紧迫感,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天任务的完成率。当你的时间颗粒度越来越细致,越能体现个人对时间的使用率,那么你的时间也会更加的值钱。


写在最后

准确来说,时间并不能管理,人只能管理自己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在一年之内完成很多事情,而有的人回顾自己的一整年,却感觉一事无成。

管理时间,其实就是管理自己的人生。

与其抱怨时间不够用,不如踏实下来,设定自己的任务优先级,运用好碎片化时间,让自己变得自律时间管理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促进的工具。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 +1
樛木

作者:樛木。时间的老伙计,一名讲述时间的自媒体人。本文来源于MBA智库(ID:mbalib)。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