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资深导演给张艺谋新片“差评”遭群嘲:毁掉一个人,就让他用自己的三观要求全世界

文/MBA智库·小栗子

1

前段时间,导演谢飞给《悬崖之上》打了两星,几个小时后改成了三星

他评论说:“对如此薄弱的剧作加工及把控失利,抵消了演员们及视听制作的努力。可叹!”

但是没想到这条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评论却引起了波澜。

有些人在评论区质疑谢飞有什么“资格”评论张艺谋的电影。

各种说法都有,仿若什么“真理研讨大会”,没有资格就不能上桌。

看似是支持张艺谋,其实只是无厘头的攻击。只不过是打着张老爷子的旗号,揪着“配不配”去“支配”对方话语权,那一刻爽感仿佛是打倒了一个了不得的敌人。

他们问谢飞是谁?他有什么资格?

——谢飞是谁?

今年79岁,中国“第四代导演”中最有成就和有国际影响的导演之一。

1986年,执导的剧情片《湘女萧萧》获得第3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1990年,执导的剧情片《本命年》获得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熊奖。

1993年,执导的剧情片《香魂女》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95年,执导的剧情片《黑骏马》获得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若真论“资格”,四座欧洲三大都不配的话,那还真不知道谁配。

在此之前,谢飞导演给张艺谋的《一秒钟》打了四星,评论里是对这部电影明显的赞许。可见谢飞导演只是就电影本身说说自己的看法罢了。

对出演过他《本命年》的姜文,谢飞导演也是非常肯定姜文才华的。

但是对于姜文的《邪不压正》,他给的打分并不高。

然而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师德有损,人品败坏。

谢飞导演经常在豆瓣打卡自己看过的影音,还被称为“玩抖音的豆瓣影评红人”。作为一个导演关注行业新动向这很正常,是个人都有职业习惯

但就有人说他做影评人只是为了找存在感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甚至不限于是否名人,普通人或多或少有过被别人“炮轰”的经历,小到因为一个影评、一件衣服、身材……

那些喜欢“炮轰”的别人,习惯对着与自己审美或观点不一样的人火力全开,恍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把对方脊骨打断跪下来认错为止。

让人不寒而栗。

2

前段时间看《觉醒年代》,最让我折服的情节是蔡公(蔡元培)在劝说陈独秀不辞退辜鸿铭等守旧派教授

陈独秀任职文科学长后,要做一份北大教授的聘任名单,聘任哪些新人来当教、继续聘任哪些现任教授、以及解聘哪些现任教授。

刚开始陈独秀是决定把辜鸿铭等人解聘的,因为他觉得辜鸿铭等人守旧的主张,会对新文化造成不好的影响。

蔡公听完陈独秀的看法,连说了两个“不”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他认为人和文化最复杂,在当今这么一个混沌时代,其实每个人都在为国家寻找出路,只是思路不同罢了。

新文化是与旧文化割不断的,它在旧文化的襁褓中诞生。

而且守旧派教授也有他们本身值得肯定的地方。

蔡公一段话,让陈独秀醍醐灌顶。

之后,他把辜鸿铭等人留在继续聘任名单上。

往后经常可以看见,新旧文化两派人马在杂志、报纸、开讲座上激烈“对战”。

北大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百家争鸣,好不热闹。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反观如今,一些人偏要以自己的三观来要求别人,跟自己不同观点就是“有罪”,不站到自己这一边就是“滔天大罪”。

两相对比,让人心寒。

3

许哲荣的《故事课2》,讲过一个“苏格拉底式对话”的例子:

苏格拉底问当时的一名智者:“什么是正义?”

智者说:“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你看,偷小东西的人叫小偷;窃取一个国家的人,叫皇帝,他的命令就是一切。所以,真正的强者决定了什么是正义,什么不是正义。”

嗯,是有那么一点道理。

但苏格拉底不说“对”,也不说“错”,他接着继续往下问:“万一你所谓的强者,做了对人民不好的事,这样也能算是正义吗?”

智者被苏格拉底问得面红耳赤,一时答不出话来,只好反问:“我说的强者,是真正的强者,他才不会犯错。既然你这么有意见,不如你来说说,什么是正义?”

苏格拉底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正义。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知道‘我不知道’。正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所以才会一直去找答案,一再地追问,希望了解更多的事情。”

作为那个时代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绝对不会给予他人对或错的评论,而是让他人在对话过程中,自己找到心中的答案。

正因为他“自认为一无所知”,所以他才会一直问下去,而不是给予对或错的评论。

4

想起《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讲的“批判式阅读的三个规则”:

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个规则再进一步的话,就是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这样这个议题才不只是被说出来,而且会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读者才是真正与作者展开“辩论”,才能学到东西。

不得不说,这三条规则,不仅放在阅读上适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中也同样适用。

在一般的交谈中,必须双方都遵守思维的礼节,才能谈得很好。

也就是说,看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首先要做的,不是无理地辩驳或争论,也不是说对方错或者是对,而是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遵守思维的礼节,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视角狭隘,有时候对我们还有启迪的力量,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甚至优秀的决策

正如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求同存异,不同求同,同求不同。

有所不同,才能精彩纷呈。

△ 写在最后

对错,从来不应该成为能否言论的标准

从没有绝对的正确,就像《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说:

“言论所表达的思想,是最丰富最无从把握的,其发展是与人类共存亡的。只要人类还存在下去,就没有终极真理和绝对真理。谁也不能仗着人多势众就不准别人开口。”

更何况,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毫无意义。

看到打差评而被人身攻击、打二星被人谩骂之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就不由胆战心惊。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能好好地、单纯地欣赏事了呢?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不应该仅仅是一句电影台词。

参考资料
1、《「杀死那个差评人」》bysir电影
2、《故事课2》by许哲荣
3、《如何阅读一本书》by查尔斯·范多伦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0 +1
小栗子

一枚专注自我投资,向阳生长的00后。本文由MBA智库(mbalib)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复制成功
思维  理性  职业习惯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