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谈谈我无比奇葩的消费观

文:格总

1

今天谈下我的消费观吧,那天跟同事聊起,他们都说太奇葩了。

上个月双11,我说啥也没买,其实不是没买,双11的三周前我刚下单了一个无线耳机,之前的不小心弄丢了,对于一个喜欢散步的人来说简直不可接受

同事说你怎么不等到双11降价了再买。

我说,这点钱省下来也没啥意思对吧。

对方追问,那意思是贵一点的比如定制套西服买个车啥的,你就愿意花时间对比价格了,是吗?

我认认真真想了想,好像也不是。

如果一样东西,我需要去反复对比价格,那说明这个东西已经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我根本不配得到。

哪怕我买得起,我也会选择不买。

当然今天我聊的是类似无线耳机这种消费品,不是房子这种投资品,花钱消费和花钱投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逻辑

接着刚才的说。

而且,因为买的东西都是“自己能力范围内”那种,所以买来后,我根本不会花时间去保养、去珍惜,东西使劲儿用,坏了换一个就是。

因为不值得我花时间精力在上面。

换句话说,我对质有一点“残忍”。

比方说,大一点的像汽车,自驾出去我根本不会考虑路况,再烂再陡的路,只要上得去,我一脚油门就上了,只要我开心就好,烂了就修,实在不行换个新的。

当然为了人身安全,定期保养还是要做的。

但是想一想要是我买一部几百万的豪车,我还会这么肆无忌惮的开吗?肯定不可能。

再比如小一点的,作为一个台球爱好者,我换过很多支球杆。

每支球杆都是定制,价格我能承受。

球杆用腻或者用废了,要么送人,要么就扔了。

我不会去花很多钱买一支奥萨利文签名绝版,然后舍不得打,挂起来当先人一样供着,那不可能。

我们买下一样东西,就是拥有它了吗?

不一定。

如果你买下来舍不得用,偶尔用一次都不敢肆意的用(倒不是叫你故意糟蹋),一点小刮擦都要心疼半天,心情瞬间垮掉,那不是你拥有它,而是它拥有你。

心情是什么?是此时此刻的人生体验。

人生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为了一个没有生命的物质,你居然愿意牺牲人生体验,你说,你和它谁是谁的主人呢?

人要做质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2

对物质这么残忍,我的感情都去哪里了?

去人身上了,我对“人”充满了绵绵情意。

首先是对自己。

我们常说要“爱自己”,人的生命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瞬间组成,你让自己在尽量多的瞬间开心,就是爱自己。

所以,开车我自己爽就好,对,跟物质在一起我在意的只有自己的感受。

哪怕物质被损耗。

反正刚才也说了,要是买来肯定舍不得用的东西,我沾都不会沾。

再一个是对家人,朋友。

和他们在一起时,我尽最大努力去创造、维护一个好氛围,认真对待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秒钟。

朋友们都知道,我参加聚会(几乎)从不看手机

工作电话也是能不接就不接。

各位,人生如梦亦如幻,朝似晨露暮如霞。

人这一生啊不仅短暂而且无常,我希望有一天当他们终将离开我,我不会惋惜没能和他们好好相处。

或者当我离开,希望他们能记得我的温暖和体谅。

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说的,那是我以另一种方式还活着。

所以刚才说我对质很残忍,有几类就例外。

一类是书,书也算朋友,我不会扔的。

一类是自己花心血做出来的小玩意儿。

像我有个朋友喜欢画画,家里的画都是些别人看觉得“这什么呀”,他自己喜欢得不行,舍不得扔。

要是我,我也不会扔。

还有一类,就是家人朋友送的礼物,还有我们共同留下过痕迹的东西比如照片,比如书签,比如一起用过的碗筷器皿。

这些物件上寄托着我们彼此的感情,不光不扔简直是无价,比如,到现在我还珍藏着小学中学还有大学同学,在毕业时互赠的照片啥的。

我觉得,这也跟我的家庭教育有关吧。

从小到大我们家虽然没啥钱,但是家人们从来没有为了物质的事情有过矛盾。

亲人朋友的感情,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现在,我挣钱比起父母多很多,但这一点我继承下来。

当然,相比之下我见识过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对物质的欲望还是比他们强。

要是有一天能开着几百万的豪车去自驾,开个山路越个野,在烂泥地里使劲儿造,丝毫不心疼,那岂不是也很爽对吧。

3

今天虽然是谈消费其实你们也看出来了,跟消费相关的其实有下面三件事。

学习,创造,体验(消费)。

分别聊一下。

第一个学习,不是光指学校里。

离开学校之后学习职技能社会技能,增长见识和眼界,提升认知,这些统统都是学习。

到今天,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比大部分同龄人多得多。

工作是倒逼,写公号也是一个倒逼,不持续学习,拿啥来写呢对吧。

再一个就是创造,创造价值

老板/打工是创造价值,写公号也是创造价值,因为有学习有积累,创造没那么痛苦,反而是件快乐的事。

这里重点说下第三个,体验(消费)。

其实得搞清楚,所谓消费,很多人买下一个东西,不是为了拥有它,而是为了“享受拥有它”的那种体验。

很多妹子买衣服,看看衣橱里都摆不下,就很开心。

以至于扔掉的时候连标签都没撕。

但是,钱包损失了不说,通过消费来体验,这事儿边际效应是递减的。

你买下第一个包包,一百分快乐;买第二个,八十分……等到买第五个,快乐也许五十分?三十分?我不知道,但一定会比第一个少很多。

快乐少了,但是价钱不会少哦。

而且1万块的包包买了,下次就得买3万的,才能快乐了。

这种快乐,还是一次性的刺激,消散很快。

相比之下,创造价值给人带来的快乐要持续、稳定得多,而且快乐程度随着你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会持续增强。

这就是为啥那些大佬们一天到晚不要命的工作,根本不用人催着。

人家是在享受工作本身带来的巨大快乐。

4

最后,给大家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们一点建议吧,关于消费的。

年纪大的因为拖家带口,未必来得及了。(不要骂我实话实说)

这个建议分两步。

第一步,没钱的时候,专注于你的个人成长

质方面得体就好,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你。

因为短期来看(比如入职第1个月),别人是通过你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来评价你,但中期来看(比如工作5年),看是你有多少资源,多少利用价值,跟你穿啥衣服开啥车一点关系没有。

至于长期(比如工作20年),是看你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就这样,你会离消费主义越来越远。

因为仅仅把钱花在基本的(注意这个词)吃穿住行上,你其实花不了那么多钱。

第二步,通过第一步省下钱来,再把你省出来的钱拿去购买别人的时间。

买书来看,就是购买别人钻研某个问题的时间。

考研考证去报个培训班,就是购买别人研究考试花费的时间。

包括家务外包,也是购买别人的体力劳动时间。

如果你工资实在不高,那就管你父母要,大多数父母都心甘情愿给,不愿意给的父母,你写欠条都可以。

然后把时间和钱统统省下来,继续投入个人成长,和精神世界的塑造。

这里我特别提到,“精神世界的塑造”。

每个人都有精神世界,但不是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足够丰富、广阔,足够支撑内心的自信开放。

支撑不起的,往往就只能靠质来支撑。

那么精神世界怎么来?

就是上面三个事儿,多学习、多创造、多体验,特别是前两点。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7 +1
格总

作者: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

复制成功
工作  价值  个人成长  边际效应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书籍是朋友,不会扔”。为这句话,挺你!!

2021-12-11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