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电池巨头入局,换电会是个好生意吗?

观点 / 刘润
主笔 / 方雁橙

前段时间,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推出换电品牌“EVOGO”,发布“巧克力电池”、自动换电站等系列产品。这件事受到很多人关注。

其实不只宁德时代,北汽新能源蔚来吉利一汽上汽东风等等企业,也先后入局。

“换电阵营”持续壮大。换电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有人问我怎么看。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用户需求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充电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每年都会看到彻夜排队充电的新闻,路上花了4小时,结果3小时都在排队充电。

充电焦虑,充电难,是用户的痛点,可能也是电动汽车很难普及的原因之一。

怎么办?换电是一个解决方式。充电至少一小时以上,换电只要几分钟。

当然这种模式还不成熟,但已经有不少企业一只脚已经迈进去试探了。甚至有的已经摸到了门道。

比如,蔚来。

蔚来之前发布的BaaS服务,就是基于电池租赁的换电模式。

这个模式很有意思。车电分离,可换可升级。

车电分离什么意思呢,就是假设你花35万买辆车。如果你愿意,可以只买车,不买电池。这样你只需花28万,可以少花7万块。

那电池怎么办,你可以每个月花900多块去租电池。相当于本来要付7万块钱买电池,现在每个月付900多块。7万块可以租将近6年的时间。假设你 5 年换一辆车,租赁电池还能省不少钱。

听上去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省了充电的时间,还能省钱。

这种模式还能解决电池升级的问题。

我们假设,今天的技术下,一块电池可以跑400 公里,等技术进步了,可以跑500 公里,或600 公里。

如果是你自己买的电池,可能会有一个担心,换个电池,原来的电池不是浪费了吗,还多花钱。

如果是租的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你可以一直换。对公司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能会从400公里,升级到 500 公里,500公里升级到600公里。这样你用的电池也就自动升级了。

我们说,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

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更有效地组织利益相关者,优化交易结构。

我举个例子。出租车不知道谁要用车,乘客不知道哪里有车,因此,大量出租车在空驶,乘客在空等。这个低效的交易结构,可以被优化吗?

当然可以。你可以互联网,高效匹配出租车的供给和乘客的需求,减少空驶和空等时间,用优化的交易结构,对传统模式“降维打击”。

比如,充电出租车需要长时间的充电,对司机来说,耽误了拉客时间,对乘客来说,要花时间等。

换电模式推出后,换电版出租车更换电池只要几分钟,节省了时间,优化了交易结构。

除此之外,换电这个商业模式,最大的价值其实是避免了一部分电力资源的浪费,创造了社会价值

假设,一辆电动汽车,电池寿命是充 1000 次电。不常开车可能车报废,电池才充了300次。经常开车,到车报废已经充了 1000 次,充电次数用完了,甚至他又买了块新电池。

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实际充电次数和电池报废之间一定是有冗余,一定有电力资源被浪费掉。比如,电池能用1000次,而你充了 500 次,车就报废了,电池就没有被充分利用,被浪费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买了车后不怎么开,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电池升级了,400公里变成600公里,又变成800公里。这时候再换,之前的电池就会浪费掉。

我们说,所有的商业模式创新,都是改善交易结构,创造效率空间。怎么避免资源被浪费,怎么创新效率空间,就是换电这种商业模式的起点。

如果今天你用的是电池租赁的换电模式,电池就不属于你了。

这时候你买了一辆新车,去租电池,这次租的是用充了200次的,下次去换可能是400次的,下下次999次。你用了1000次之后,终于在你这里,电池的充电次数达到了 1000 次,这个电池就真的报废了。

这就意味着,通过这种模式,市场流通的大量电池,会在报废的边缘被用掉,不断有电池在报废掉。

最后,就几乎不会有电池被浪费掉。

什么意思呢,就是市场将会有一批充了 0次到接近 1000次的电池。当接近1000次的报废后,就会有一批新的电池进入市场。

不断循环循环循环,只有报废的电池,没有浪费掉的电池。

过去可能要生产 1 万块电池来满足1万辆汽车的使用。基于换电模式下,电池被充分使用,最终市场上出现 1 万辆汽车的时候,可能只需要 7000 块电池+3000块旧电池,电池的使用效率就会大大增加。

中间省下来的 3000 块电池,就是模式创新带来的价值

而这个价值可能会是公司能挣钱的真正原因。

我们经常说,商业是有底层逻辑的。它可以是帮用户省钱、省时间,或为社会创造价值。

如果一个商业模式改善交易结构,能持续创造价值,持续让用户获益,就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我们不知道这个模式到底走多远,但不否认它背后有一个非常漂亮,但需要时间来验证的逻辑。

祝福所有探索中的公司,期待新的突破。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5 +1
刘润

作者: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商业类头部公众号《刘润》、50万学员《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国内知名商业顾问。来源:【刘润】微信公众号(ID:runliu-pub),一个洞察商业本质的公众号。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