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管理者什么时候该紧盯进度,什么时候放手让下属去做?(文末有福利)

1

20世纪以前,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尔曼做了一个关于拔河的实验。

参与实验的人员分别在单独与群体的情境下进行拔河,并且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

林格尔曼发现,在这拔河实验中,参与拔河的人数越多,平均每个人出的力却越少。

一个人拉时,出力是63公斤;三个人一起拉时,平均出力是53公斤;八个人的群体同时拉时,平均出力只剩下31公斤。

由此,林格尔曼将这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的现象命名为社会惰化效应

点击选择收听→《社会惰化效应: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惰化”现象呢?

美国近代管理理论奠基人切斯特·巴纳德指出,社会惰化产生的主观原因是个人协作意愿不足所导致的。巴纳德认为,“一个组织是由人的协作意愿组成,而不是人。在现实环境下,大多数人总是不大情愿参与团队协作的,只有一小部分人有着积极的协作意愿,并且他们协作意愿的强度会发生改变”。

如此看来,有时候并非人多力量大。

2

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利特也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发现:

一个人在单独骑单车的时候是24公里/小时;

如果旁边有人在跑步,他能达到31公里/小时;

当他与其他人比赛骑单车的话,能达到33公里/小时。

换句话说,当个体工作劳动的时候,如果有他人在场或者与他人一同作业,个体的效率就会得到提升。

特瑞·普利特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效应

点击选择收听→《社会促进效应:为什么学习需要人监督?》

另一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解释了这一促进作用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当他人和我们一起工作的时候,我们会被他人注意到,我们会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表现,增强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如果是和他人一起工作时,会增加互相模仿竞争动机,并且会减少工作的单调和孤独感造成的心理疲劳

就好比运动上,运动员们总想超过身边的对手,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掌声与欢呼。但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在训练,就不会有类似的心理

换句话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可以增加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3

如果按照社会惰化效应的说法,人多了反而会给人们的偷懒行为找到了口和掩护;

可按照社会助长效应的说法,相比单独完成任务,当有他人协助且任务简单时个体绩效会更好。

这似乎是两种完全自相矛盾的说法。

管理学家拉琼克和卡特莱尔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弄清楚这一问题。

他们招募了一些自愿者,参加实验是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还有青年工人

自愿者们的任务就是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

配对的单词有两类,一类是同义词,学习起来非常容易;另一类是毫无关系的单词,学习起来非常难。

在实验的过程中,拉琼克和卡特莱尔详细记录下在不同环境中学习的情况以及学习效率、成绩等,通过把这些记录的材料统计和分析,他们发现:

在容易的任务中,群体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困难的任务上,群体却会带来干扰,成绩反而不如独自一人时的情况。

4

拉琼克对社会惰化效应与社会助长效应两种说法做出解释

他人在场的时候表现越好,通常是因为这个人对于这项任务非常熟悉,或者这项任务相对简单,激发了我们与他人进行比较或者展示自我能力水平的心态,于是对做成做好这件事我们有了更强的驱动力,提高了人们的一般动机水平,进而提高了行为效率。

相反地,如果是遇到复杂、棘手、生疏的任务时,我们就更容易感到紧张焦虑,害怕出错,害怕完不成导致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受损,于是更加容易手忙脚乱,从而产生了抑制现象,阻碍了任务的完成。

这也可以解释很多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管理者在什么时候应该紧盯进度,什么时候应该放手让下属去做?

家长或老师在什么情况下监督或辅助,孩子的学习效率更高?

......

如果只是单纯地考虑群体人数这一个因素来安排工作任务,有可能会导致事与愿违。但如果综合考虑其他心理因素,我们就能更好地安排事务,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大咖讲频道。
那些关于生活和职的困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点击链接领取优惠券,即可享受7天大咖讲VIP免费体验:https://www.mbalib.com/web/voucher/642e4a6638034dcfc98990784eb4f8e8
限时三天!快来领取吧!!!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9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