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关于成长的思考:真正的改变,始于自我觉察

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当你凡事都以改变为标准时,你的成长路径会更加清晰。

这段话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如果以是否发生改变来评价,我们很多时候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感谢这位伙伴的分享,帮助我们找到了一个我们是否成长的标准——改变。

我想把这个标准再往前推演一步:真正的改变一定是建立在【自我觉察】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自我觉察后的改变,才能更稳固、更本质。

1、什么是自我觉察

我理解的自我觉察是这么一个过程:

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心理况的保持觉察,并对这些觉察进行反思,找到背后的人生信念

简单来说,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想。

比如,一次讨论会议,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你却默不作声,尽管你心里也有很多看法,有时候话快到嗓子眼还是给咽了回去。会议结束后,你又觉得很懊恼——为什么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①随它去,当做什么也没发生。

②懊恼,下次一定要大胆一点,多向其他人学习。

③认真地进行自我觉察,找出自己的人生信念,如果这个信念是不合理的,那就校正它。

第①种方式,我们没有进行任何觉察,自然也不会有所改变。

第②种方式,较第①种有所进步,开始有了自我觉察,但由于深度不够,问题还会反复或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第③种方式,顺着行为、感受,觉察到自己的人生信念,这个信念可能是“冲突/另类是不好的”、“合群很重要”、“我的意见没那么重要”等等,找出这些信念后,去重新观察它们、校正它们。

当然,改变人生信念并不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

我们的人生信念,根源于我们从小的各种经历,特别是家庭环境、幼年时期的经历。这些信念的合集构成了我们的价值判断体系,而价值判断体系早已浸入了我们的潜意识,仿佛一张无形的网,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心灵与大脑,将我们团团包围。

2、“内心的小孩”和“内心的成年人”

难的事情,才有价值,才值得做。

自我觉察、自我接受、自我整合,是通往心智成熟之路上,难而正确的一件事情。

好在心理学的研究已经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件事情。

这里给大家介绍对我个人帮助非常大的一个方法:“内心的小孩”和“内心的成年人”。

我们的内心有“两个我”,一个是没有长大的我,一个是已经成年的我。

以开会发言为例:

我们不敢发言、感到紧张、害怕,此时是没有长大的我,是内心的小孩。

我们认为应该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不要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此时是已经成年的我,是内心的成年人。

内心的成年人是理想的我,是追求“真善美”的我,内心的小孩则是有缺点的我、不完美的我。

如果你有孩子,你甚至可以将“内心的小孩”想象为你的孩子,当孩子出现闹腾、甚至无理取闹时,我们最恰当的做法是去观察小孩的反应,去引导、循循善诱,而不是拒绝、排斥、回避,甚至对抗。

当你持续这么做时,你会发现你的小孩会越来越乖巧,越来越接近成年人该有的样子。到最后,“内心的小孩”和“内心的成年人”实现融合,这时候,你就完成了自我整合

写到这,我终于明白了“育儿先育己、育儿就是育已”这句话的含义。

3、如何自我觉察

如何才能更好地觉察到“内心的小孩”和“内心的成年人”呢?

我总结了几个实用的方法:

①冥想

自我觉察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专注,没有了专注,我们可能连自己正在做什么都不清楚,更别说自我觉察了。

冥想的本质,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对提升专注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批判性思维

如果说,冥想是“不想”,批判性思维则是“多想”,二者一静一动、互为补充。

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思考,是元思考。

经常问自己:我这么思考对吗,推理严谨吗,结论可靠吗?有没有什么是我没有考虑到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我有没有陷入归隐谬误自利性偏差

③反思

反思是针对生活中某一件事情的再思考,是对某个决策背后的隐含假设的思考。

我们做出决策的过程一般如下:

外界信息→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但我们在大脑有一个巨大的Bug——跳跃假设。

西奥迪尼在他的著作《影响力》一书中,对这个Bug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西奥迪尼《影响力》

在大脑的这个Bug作用下,经常会省略假设,我们的决策变成了以下步骤:

外界信息→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而反思,正是要找到行动前的假设,一般遵循的步骤如下:

观察结果→找到结果产生的前提假设→对假设进行分析→反思校正假设。

④寻求反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在几千年前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个道理,只有“自知”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明白人。

除了以上的自我觉察外,我们也可以助外力——寻求他人的反馈。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有段时间,工作压力比较大。

有一天,和朋友走在路上,他突然来了一句:我看你最近叹气好多啊,是不是压力太大了啊?

我第一反应,我有这样吗?我打心里觉得自己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

于是,第二天,我每叹一口气,我就马上把它记录下来,结果,一天下来,竟然出现了12条记录。

这还只是别人主动的反馈。主动寻求他人反馈,更不容易,需要有很强大的心里建设。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写在最后

自我觉察是改变的开端,只有通过深度的自我觉察,我们才能对自己建立更加准确认知,这个时候,我们采取的改变才会更加稳固。

自我觉察,又建立在大量的经历之上,如果没有大量的经历,我们就没有了用以反思的素材,失去了与本我连接的通路。

所以,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当下的每一件事情之中。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6 +1
陈后圣

作者介绍:陈后圣,前世界500强职业经理人 、MBA智库&商业新知等知名平台签约作者、大愚咨询创始人&CEO、个人成长教练、目标管理专家。,微信公众号:陈辞令(ID:ccl2019-00)。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