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从消息响起开始

文/居锋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10.79亿人。其中,即时通讯用户量为10.47亿人,占总量的97.1%。

也就是说,每1000个用智能手机的人,就有971人在用微信

微信让我们实现了随时随地可以联系到另一个人,但是反过来想,微信也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禁锢在了手机上。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任何一个工具的诞生,都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农业革命让人类可以吃饱饭,但长时间农作也带来了颈椎病等“副作用”。工业革命实现了商品大规模生产,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因此,当我们的即时通讯需求被微信满足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消息提醒”的“反作用”:

“消息提醒”像一颗精神地雷,随时会响,令人焦虑;零散的信息让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个人的私人时间随时被暂用。

01、永远在线的“消息提醒”,让心力不堪重负

有时,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是“消息一响”。

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刚到家松了一口气,“消息提醒”马上响起,工作任务像雪片一样飘来。

劳累了一天躺到床上,眼睛都没来得及闭上,“消息提醒”再次把你从床上拽起来加班

欢天喜地去参加聚会,一个微信就把你变成了举着电话到处找安静角落的“孤勇者”。

“消息提醒”里数不过来的工作群,全都是任务发射器。

即使是不需要深度参与的对话,也需要绞尽脑汁找一个合适的表情包去“捧”。

“消息提醒”模糊了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让“被支配”成为家常便饭。

DT财经曾发起一项“这届年轻人加班有多严重”的社会调研,在参加调研的2000多人中,超过90%都在被隐形加班折磨。

而具体的隐形加班行为评选中,“下班后回复工作信息”高居榜首,占比超过83%。“下班后失联自由”已成为职场中最贵的奢侈品

我有一位同事,不堪忍受下班后的工作打扰,干脆买了两个手机,注册两个微信,一个工作用,一个生活用。晚上下班的时候,她直接把工作手机放在办公室,眼不见心不烦。

但她的行为换来的是领导劈头盖脸的指责,她想把生活和工作分开的做法也被等同于“没有责任心”。就连平时交好的同事也会劝他:这就是一个工作和生活分不开的时代。最终,她哭着办理了离职

隐形加班已经成为职场默认的潜规则,不接受就是“不懂事”。而微信无疑是隐形加班最紧密的“帮凶”。

工具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使用工具。一把菜刀可以做出佳肴,也可以成为凶器。

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告诉我们:人类的基因天生就是自私的,它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择手段。

我们天然地希望当我们需要联系别人的时候,就可以立刻联系到,但我们谁也不愿意“随时被打扰”。

消息提醒”正是让“随时被打扰”成为现实。在某个层面,即时通讯放大了人性的恶。

要想真正利用好微信,我们就都应该明白:人的心力是有限的,大脑是需要休息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认知吝啬”。

是指当我们面临的信息过于复杂时,大脑会放弃理性思考,自动按照直觉去做判断,以减轻心力的负担。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认知吝啬态,思考力就会下降,成为一个“被支配”的人,甚至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影响健康。

医学领域,“手机综合症”已经成为一种疾病。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躁动不安,在听到手机响起时会心情低落、焦虑、烦躁,甚至会产生幻听

症状严重的,会直接诱发失眠、抑郁、肥胖、社交障碍、颈椎病、眼疲劳、头痛等疾病。

通讯工具每一次不合时宜的响起,都是对心力资源和身体健康的消耗。

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力上,我们都需要张弛有度。“消息提醒”让即时通讯成为现实,但不该让“随时去打扰别人”成为理所当然。

适时的不被打扰,是人生必需品。

02、沟通最重要的是质量,而非速度和频率

沟通的目的有两个:解决问题和传递情感

微信的优势在于速度和频率,而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传递情感,速度和频率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换言之,“快”并不能等同于“好”,“高频率”并不能等同于“有效”。

甚至,“消息提醒”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遮盖了沟通的真正目的。“快速”和"频繁"成了衡量沟通能力标准,沟通的质量反而被忽视了。

我曾创办过一家设计公司,期间刚好经历了即时通讯工具从无到有、再到火爆的过程。

没有微信的时候,客户在反馈意见时,会先在内部讨论,然后统一整理成邮件或文档反馈给我们。

甚至有的客户会在设计稿件上逐一贴便签,对应上每一条修改,整个过程快速又高效。

可是,有了微信以后,一切都变了。

有条理、有章法的沟通变成了客户群里东一榔头西一扫帚的零散语音。

最多的一次,我们的一位设计师在工作群同时对接20个人,这边要五彩斑斓的黑,那边要流光溢彩的白。

建工作群已经成为工作过程中的一项常规操作,但工作群是否真的有效推动了工作成果却无人问津。

“消息提醒”让沟通更便捷,但有时,反而让工作更复杂,降低了效率

如今,想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随时会蹦出来的微信消息像一把刀,把我们的时间剁成了一段又一段,可以用来专注于一件事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了。

原本,花一个小时可以沟通清楚的事情,现在要从一天里找出60个一分钟去应付。

见字如面的家书、字斟句酌的交流、相谈甚欢的体验全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段60秒语音、一行行琐碎的文字、一句句未经思考的碎碎念。

这直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发浅淡: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十几亿网友,但在现实生活里,能称得上“朋友”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我有一次面试一位应聘者。

她说她在公关行业资源丰富、朋友众多。

我问:你平时如何维护这些关系?

她颇为自豪地告诉我:朋友圈点赞啊!

朋友,已经从实打实的深入交流,变成了手机里一个个静默的头像,藏在朋友圈的点赞里,藏在短视频互动里,藏在显示器背后看不见的键盘里,唯独不在现实生活里。

人人都变成了“低头族”:面对面的聚会已经等同于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一起看手机。

而聚会的内容也从“交流、同乐、回顾过往”变成了“一起拍照、一起修图、一起发朋友圈”。

人的现实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工具”所支配。手机让短暂的感官快乐成为主流,消散了真正的“知心相交”,留给我们的,只是一次次空洞交流后的深夜emo。

我们可以收到一千公里以外的微信,却很难再感受到现实生活里的情谊。

手机让“远在天边”变成了“近在眼前”,却让“近在眼前”变成了尬聊、社恐和不得不应付的social。

诚然,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无“罪”。如果工具给我们带来了问题,那么需要反思的是使用工具的人。

沟通是一项值得我们长期精进的技能,但精进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和传递情感,而非为了沟通而沟通。

03、放下手机抬头看世界,幸福才会降临

有人说,在这个时代,人一旦离开手机就好像在“裸奔”。

即使那些不喜欢被手机无端打扰的人,也会默认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生存,就必须用手机。

事实真是如此吗?

吴磊的骑行视频栏目《骑有此理》火出圈了,但并不是因为吴磊的明星光环,而是因为他和一个陌生大哥加了微信。

在人烟稀少的新疆赛里木湖畔,吴磊坐在路边休息。

一位也是来骑行的大哥在他身边停了下来。

两人聊天气、聊骑行速度、聊前一天晚上的冰雹、聊旅行对自己的意义。

分别时,大哥说:加个微信吧?
吴磊有些犹疑地问:你认识我吗?
大哥摇头:不认识。

对于从小就生活在聚光灯下的吴磊来说,这份来自陌生旅友的善意是格外难得的。

他通过了好友申请,告诉对方:

我叫吴磊,你叫我小磊就行,我给你发昨天下冰雹的视频。

大哥骑上摩托,渐行渐远。

吴磊蹬上自行车,时不时回望大哥的背影。

很意外的是,这段平淡的邂逅视频发布后,正因为它的平淡而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这才是微信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日复一日“发消息回消息”的生活中,人人都在期盼一自然轻松的真实交流。

手机理应是沟通的工具,而不应该是生活的主角。

放下手机,才能看见一个真正美好的大千世界。

就像木心说的,那是一个“车马慢、邮件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世界。

在诸如支付、验证、导航等一类事情上,我们确实离不开手机。

但,我们也要清楚,手机只是工具。

我们是工具的使用者,而不应该是工具的奴隶。

学会利用新工具,而不是被新工具绑缚,技术革新才有意义。

幸福就在眼前,但一直低头看手机的人难见眼前人。一叶可障目,一个手机可以挡住整个世界。

写在最后

城市画报》做过一个“今天,我不带手机出门”的实验,号召网友一天不带手机,并记录下心得体会。

事实证明,如今不带手机出门,确实几乎寸步难行。

但还是有人完成了挑战:用一天的时间徒步、聊天、看书、回顾往事……

她说:没有手机的日子真的又安静又惬意,时间过得很慢。

我们已然离不开微信、离不开手机。

但我们能做到的是不被工具绑架,让所有软件都回归“工具”的本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现实生活。

幸福的答案不在微信里,而在山川湖海和市井人情里。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居锋,新媒体人、撰稿人、公益人,打造过多个轰动全网的传播案例,持续创业,持续精进。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