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牛津词典发布的2024年度关键词——“脑腐(Brain Rot)”上了热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讨论。
什么是“脑腐”?它指的是,网络上碎片化、低质量的内容,正在广泛蚕食人们的心智状态,导致大脑像“腐烂”一样,出现一定的功能衰退。
这个词,实际上,早在19世纪中叶,它就被《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提出来,用于批判当时社会喜欢简单无脑的想法,而拒绝深刻复杂的思考。
他曾说:“当英国致力于治愈马铃薯病时,难道没人试图治愈更广泛且更致命的‘脑腐’吗?”
时隔170年后,“脑腐”在今年“爆火”,成为牛津的年度热词,并非偶然,因为它切中时代弊病!
在短视频铺天盖地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出现了“脑腐”的症状。
看看周围那些沉迷刷短视频的人:
他们每天都在短、平、快的信息轰炸中,麻木地刷着一条接着一条的消息,放下手机后,脑袋里却一片空空。
他们对“不能满足即时的欲望”感到恼火,越来越没有耐心,眼界跟短视频一样,“只有几秒”。
他们变得行尸走肉,越来越懒于思考,脑力像被抽干了一样,成为现代社会里认知僵化、盲目愚昧的原始人。
诚如作家水木然所言: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年轻人在游戏和娱乐中沉迷,成年人在直播和短视频中放纵,大家都在沉溺于眼前一时的快乐。
02大脑是怎么被“腐蚀”的
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每一款短视频APP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让你不断的沉迷他们的产品。
那短视频是如何一步步俘获你的大脑,让你逐渐沦陷,然后将它彻底“腐蚀”的呢?
2021年,浙江大学几位研究人员,就曾在神经科学领域顶级期刊Neuro Image发表过相关的论文,他们对正在观看短视频人员的大脑进行影像扫描研究。
研究显示,当我们刷到特别定制的PV(精准推送的个性化内容)时,会激活大脑中奖励系统的某些部位,这个部位的神经元会释放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让我们产生幸福快乐的感觉。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能够持续地看到相似的内容,就能一直处于幸福快乐当中。
而这,正好被那些短视频公司所利用,他们通过收集你的各种行为数据,然后借由算法规则,源源不断地给你推送符合你口味的内容,让你从大脑到身心都徜徉在舒爽的感觉,不能自拔。
“我们有无穷无尽的即时快乐,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而一旦停止刷视频,多巴胺也就会停止释放,到手的幸福快乐感荡然无存。
但此时,我们的大脑已经适应了频繁多巴胺的爽感,就好像在最高处戛然而止的过山车,情绪一落千丈,很可能开始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
就这样,短视频把你的大脑劫持了。
长期刷短视频,甚至会导致额叶皮层的结构萎缩,让大脑缩小,这并非危言耸听。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甚至提高抑郁症发病率!
03如何避免“脑腐”
美国传播学家兰斯·斯特拉特在《震惊至死》中说:“娱乐至死、信息过载至死、震惊至死、虚度光阴——我们要对抗这一趋势,我们要用健全而明智的对话,对抗一切疯话、蠢话。”
在“娱乐至上”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各种肥皂剧、八卦新闻、搞笑节目,已经开始变得麻木不仁,“脑腐”症状泛滥。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如何避免我们的大脑被“腐蚀”?
两个建议。
01、“信息节食 ”
这是《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提出的方法,他曾在采访中说,算法在控制我们的注意力,我们需要进行“信息节食 ”。
以往的时代,信息是匮乏的;如今,信息泛滥成灾,把我们淹没其中。而且,这些信息很多都是注入贪婪、愤怒和恐惧垃圾信息,仅仅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对我们并无好处。
如何进行“信息节食 ”?
首先,要意识到,信息并非越多越好,我们需要限制接收的信息量,并花费更多时间来消化。
最后,消除对信息最根本的误解:信息不是真相。有些人,误认为接收更多信息就获得了真相,但其实信息的基本功能是连接,真相是代价高昂的稀有信息。真相有时会令人不适,甚至令人痛苦。
02、坚持阅读
“脑腐”的本质,是大脑在算法投喂的内容长期驯化下,逐渐空洞,丧失了思考力。
想要抵抗这种驯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那些浮躁速朽的内容,给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大量阅读,这是提升认知的基础,也是抢回思考力的关键。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说,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考模式:依赖直觉不费脑的“系统1”和运用逻辑耗脑的“系统2”。
“系统1”虽然反应迅速,但容易受到偏见和错误的影响;“系统2”则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它能让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通过大量阅读,激活“系统2”,训练自己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
《海绵阅读法》的作者说:“只要我们坚持在阅读中深度思考,我们的思考力就会像树一样,从小树苗慢慢长成苍天大树。”
同时,书籍中的观点和论证案例,也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思考素材,帮助我们建立起自身的认知框架,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养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各种互相冲突的信息和思想,保持独立清晰。
可以说,大量阅读是我们重建思考力,抵抗“脑腐”最好的方式。
04写在最后
作家陈丹青评价《娱乐至死》时曾说:我们今天已经处在尼尔·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讯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
短视频的风靡极大地扩张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学习到的知识比前人更丰富多彩,也更聪明。
然而,大量娱乐无用的信息,廉价的垃圾快乐也同样充斥着我的眼球,不停的引诱我们沉迷。
对此,我们要警惕,避免沦落为算法操控下的“僵尸”,成为只懂得追求低级快乐的物种。
面对大众娱乐,我们要保持清醒,做到“信息节食”,保持阅读,摆脱“娱乐至死”的诅咒,抵抗“脑腐”。
唯有如此,才能从容有序地应对生活,让自己不断向上生长。
-THE END-
● 作者:张公子(MBA智库专栏作者)。一个喜欢读书写字的手艺人。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