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毒打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文:格总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喝茶,他们儿女比我儿子岁数稍小一点,这不孩子们刚刚开学嘛,于是聊到最近特别火的假期研学。

其中有一个很兴奋,问我,有没有给你儿子安排研学?

我说没有。他表示不理解。

当时我有点疲惫,讲得不多,今天想谈谈关于孩子研学这件事我怎么看。

一句话,把孩子研学当做是旅游,增长增长见识就可以了,其他不要想多了。

很多家长喜欢给自己的决策加戏。

有的说让孩子研学,可以体验劳动的艰辛,比如让孩子们去农摘果子;有的说可以体会到先辈创业的不易,比如带去航天城参观;甚至还有说,从小接触到高科技的制造现场,能提升学习动力,比如去一些数字化工厂

作为一个父亲,我很能体会这些心理

望子成龙嘛,理解理解。

但我很冷静,因为我一直没忘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家长的加戏在孩子眼里是什么?

善良的孩子,会觉得家长无聊。

不那么善良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愚蠢。

上面那些宏大的意义,绝大多数人都是在30岁以后,被社会毒打一番开始内心反省,渐渐才意识到,而且不排除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意识到。

而你指望一个读小学中学的孩子,去了解意义?这不自取其辱么。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参观之后回学校有了“社交货币”,说得直接点,同学聊起来不至于没法融入话题。

那你说有没有孩子参观完数字工厂,会暗暗在心里埋下发愤读书的种子?

有没有?也许有。

但这个比例之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我们把研学看做旅游,就可以了,旅游时孩子跟孩子一起,不无聊不枯燥,多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除了贵一点,没别的坏处。

而且研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父母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用陪同,两口子给自己放几天假。

这也很重要,不是吗。

为啥我会认为,研学就是一种变相的旅游,根本没法带来家长希望的那些作用?

因为,真正决定一个人能从经历里学到什么的,第一,是这段经历中他被迫承受过的压力,第二,是他如何去看待这段经历。

这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讲讲20多年前,我经历过的一次研学吧。

那会儿我家刚刚搬,新家是县城我妈单位垮掉之前的办公室,搬家结束,我妈盯上了新家的屋顶。

因为家里收入太低,太想省钱了,她决定把屋顶开辟成可以种菜的菜地。

种子容易搞,问题是屋顶是一片水泥地,土怎么来?

当时我爸的腿出了医疗事故,刚截肢,所以这任务就得我和我妈来。

每人挑着两簸箕土,从几里之外的农村把菜地的土,就这么一趟一趟挑上没有电梯的四楼,再搭着梯子提上屋顶。

那会儿我才初三,之前也没少做家务。

可是挑土这个活儿,对我来说太重体力了,肩膀第一次挑就红肿得不行,走两步腿直闪,感觉就得跪下。

体力上是难,更难的是担心路上遇到同学。

少年人嘛,总是最在意面子的。

但我不忍心让我妈一个人来,当然,我妈也不可能惯着我,反正咬紧牙,就是干,慢慢从一开始背都伸不直,走路跌跌撞撞,几周后感觉比较熟练了,最后把所有的土都弄上屋顶,我还挺有成就感的。

现在回头来看,朋友们,这不就是“研学”吗。

来看我刚说的第一条。

这段研学经历里,15岁的我被迫经受了肉体(自然的)和精神(怕被同学看见)的双重压力,那几十斤重的土挑在肩上,一走几里地,真的太具体了。

这跟去农摘摘果子,是完全两回事。

很多人看到这里,说格总,你妈妈太懂教育了,我想说呵呵,她老人家根本不懂什么教育,只不过是上一辈怎么教育她,她就怎么教育我。

我妈那个年代,家里更困难。

外公因为各种运动,没法顾家,外婆天不亮出门干活深夜才能回来,他们几兄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我妈在我挑土那个岁数,已经挑着一两百斤的石子,走十几里路去挣工分,开始为家里出力了。

所以,当我挑着几十斤的土,上了四楼。

觉得自己还挺牛逼的时候,我妈在一边露出微笑,那是劳动人民母亲对书呆子儿子的笑容,可能有一丝丝欣慰,但我觉得应该还有一丝轻蔑。

而我惭愧得什么都不敢说。

所以再看第二条,我如何看待这段经历?

这次“研学”只是一个例子,家里停水时,我还得挑着水桶去附近把山泉接了挑上四楼,从一开始接一桶路上洒一半,到后来可以满满当当挑回家。

平时我妈忙不过来,学习之余我还得承担各种各样的粗活儿重活儿。

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让我比起周围其他书呆子们,多了一股豁得出去的劲头。

所以,在我之后人生中许多关键的决策时刻,我都拿得起放得下,从来不担心失去什么。

最差最差,无非是找份体力活来干呗。

我特么就是沦落到去挑水,也是挑水工里最帅的那个,有什么问题?

写到这里,就想起这几天的一个新闻,一个中国女留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在日本活活饿死,对,就是那个精日的Akid。

我不讨论她精日的事,我只是想。

如果当初她的成长经历里,也有我这么一段“研学”,我觉得再怎么也不至于到这步田地,精日不会致死,但自诩知识分子眼高手低,真的会死人。

现在来看今天流行的研学,大家明白啥没有。

教育这个事,它只跟刚才我提到的那两点有关,第一点是让孩子承受的压力,第二点是他如何看待这份压力。

这两点到位了,有些东西你根本不用说。

孩子都不傻,自然会懂。

小时候,我妈很少跟我说生活有多艰难,有啥好说的呢,川南山区的夏天,太阳无遮无挡的从早晒到晚,走在大太阳下,两个大水桶压在肩头,头上火辣辣,肩上火辣辣,鞋子里打了水泡还是火辣辣。

这生活艰不艰难还要她说吗?

而在挖土来挑的时候,我看到农村的同龄人正在给父母干农活,个个蓬头垢面,我这土挑完就结束,人家的农活是一年四季都有。

我怎么想?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这哪叫研学,分明是一天几次的变形记。

再来看现在城市中产们所谓的研学,如果你不打算仅仅只是旅游,想给孩子留下点别的印象,那我觉得,张雪峰老师的建议倒是可以采纳。

比如你让孩子去北京研学。

张老师就说,北京旅游有两个必去的地方。

其中一个叫做八王坟,去八王坟坐开往燕郊的830公交车。

体验一下“一辆公交车1000人是什么感觉”,体验一下“双脚离地不会倒是什么感觉”,体验一下“上公交车不用挤,因为你会被挤上去是什么感觉。”

“那才是真正的北京。”

如果有这样的研学,价格贵一点不是问题,我挺有兴趣让我儿子去一趟的。

既然社会的毒打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当爹妈的不如自己先动手。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 +1
格总

作者: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

复制成功
工作  收入  教育  决策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