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第一批学习“胖东来模式”的公司,已经在破产的边缘

文/姜榆木

最近有位在做跨境电商的朋友跟我说,他们公司拐角的架子上,一夜之间摆满了《觉醒胖东来》、《胖东来,你要怎么学》之类的书。

胖东来作为一家河南本地的商超品牌,近几年的名声却响彻到了全国的各个角落。

许多业内大佬,对于胖东来的商业模式也不吝赞美。

雷军就曾评价胖东来:“是中国零售业中神一般的存在。”

而盛名之下,想要沿用胖东来其管理模式企业也不在少数。

除了我朋友所在的公司,就我接触过的不下20家公司,都在学习所谓“胖东来式管理”,大有前几年学习“华为模式”的势头。

至于学习的成效,我朋友的公司才刚开始学习,不方便断言,但就此前接触的公司而言,效果则都不尽如人意,或者说,不尽如老板意。

为何胖东来的模式难以复制?

我认为背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直接的,一个则是更深层的。

1、“工资低,就不要谈管理”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曾说:“工资低,就不要谈管理。”

网上公布过一组数据,胖东来员工平均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为7000元,两倍于许昌当地的平均工资

除此之外,胖东来员工每年还享有超过一个月的带薪年假。

而且考虑到员工每天会服务各种各样的人,难免会受到些委屈,胖东来还特意会给员工发放“委屈奖”。

难怪有人评论胖东来的员工“比老板都担心公司倒闭。”

如果胖东来的经营三板斧,那么给予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就是前两板斧。

很多公司无视这两个方面,只是专注于管理这第三板斧,注定只是白费心力。

对一家公司而言,所有(注意我说的是所有)被认为是管理上的问题,最后都能归结为钱的问题。

过年前一天,老顾收到了公司发的年终奖

这本该是件高兴事,但他过年见到我们这些老同学,说起这事时却是一脸怨念。

原来小顾在去年9月份接了一笔单子,而这笔单子起初并不是他的项目组负责。

只是原项目组因关键成员离职解散老板临时把单子压在他们身上,并承诺做完单子后会有项目奖励。

老顾于是加班加点,连续熬夜熬了几个礼拜,最终才保证项目的顺利交付

然而到了年底,老板却将承诺好的项目奖励当作年终奖给发了,数额还跟去年年终奖相同,一来二去相当于什么奖励都没发。

上周开工后,老顾的老板突发奇想,提出要学习胖东来。

该模式中有一条,就是“竞聘制”——谁参与,谁决定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5个员工参与竞争一个升职机会,那么则由这5个员工决定谁来升职。

结果大家谁也不服谁,空缺出来的岗位迟迟不能敲定人选,而原本和谐的团队氛围,也因此变得乌烟瘴气。

后来老板又照搬胖东来的一招:管理接受民主评议,满意度低于80%的就要停岗培训

这下可好,大家本来就为项目奖励的缘故一肚子怨气,这下立刻把怨气撒在匿名的民主评议上。

一次评议下来,超过半数管理层人员的满意度低于80%。

老板不能允许这么多管理层同时停岗,只能默默停掉这个方案,但他又没废除竞聘制,使得基层员工觉得自己没被公平对待,进一步激化了企业内部的矛盾。

类似的情形,在无数“摸着胖东来过河”的公司里,每天都在上演。

不能在钱方面让员工满意,无论你是采用华为还是胖东来的模式,员工都不可能让你满意。

2、缺钱的管理,本质上是缺信心

为何许多企业学习胖东来模式却不能成功?

钱是一个直接原因。

但我们会发现,很多企业明明比胖东来有钱得多,却也总是在钱的方面上不让员工满意。

这涉及到一个更深层的原因,也就是管理学大师史光起曾说的“信心管理”。

说个直观点的案例

假设你经营一家公司,本年度净利润为10亿。

如果告诉你,你要将净利润的80%用来发工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在这种情况下,明年你的公司就能继续营收10亿的净利润。

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愿意用净利润的80%来发工资。

可当你不敢肯定,按照现有的运营战略,明年还能有同样的营收水平呢?

大部分人在发工资时,可能就要多犹豫一下了。

一家公司的战略信心越强,越会把钱给到位,将其视作必要的投资,而对未来越是缺乏清晰的定位,哪怕眼下不缺钱,在发钱时仍会瞻前顾后,生怕发出去的每一份高工资都成为沉没成本

于东来曾在采访时表示,自己敢于将胖东来95%的利润全部留给员工

底气,源自于对公司的信心。

刚过去的春节,全国各地的游客赶到许昌,只为感受一下慕名已久的胖东来,生生将一家超市逛成了“6A级景区”。

大部分人很快发现,胖东来的出圈,不是没有原因的。

商场门口贴心地给顾客准备了宠寄存处;

光是购物车就有好几款样式。

其中老年购物车配置了小板凳,购物时可以随时坐下。

甚至,购物车上还专门配有放大镜,方便老人看标签

水产区的袋子专门留了洞,保证称重时袋子里的水都会流干净;

除了在这些细节方面的用心之处,胖东来在当地还拥有自己的供应链,不仅能将成本优化到片区最低,还有底气在标签上标注进货价,做到利润透明。

人性化的服务搭配优秀的成本控制,构筑成胖东来的护城河,也使得胖东来即使最大限度让利员工,依然能保持自身生态的正向循环。

美团CEO王兴曾说:“对未来越有信心,对当下越有耐心。”

企业对未来的经营预期越有把握,越不会在当下亏待员工,而一家懂得善待员工的企业,最终也会被市场所善待。

3、看齐胖东来,不如寻找自己的定位

于东来有句话获赞无数:企业文化的扩张远远高于企业规模的扩张。

翻开胖东来的历年销售额,你会发现胖东来在2011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0亿元。

可到2021年,胖东来的销售额则为70亿左右。

十年内胖东来的年增长率不到2%。在发展迅速的零售行业中,显然是“不大上得了台面”。

然而经过三年疫情的冲击,许多当年野蛮生长的零售企业纷纷倒闭或者关闭线下门店,反倒胖东来却在2023年收获了超过100亿的销售额,呈现出一种厚积薄发的姿态。

我想,这跟胖东来一直以来明确的战略定位分不开的。

打从一开始,于东来就强调只会专注许昌本地的市场,而不会因业绩增长就一味扩张。

近两年火得出圈,各地网友都希望胖东来能到自己的城市开分店。

但胖东来仍然坚守河南本地的30余家门店,专注自己的基本盘。

胖东来很明白,自己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很难支撑全国的布局。

而且同样的工资水平,足够员工在许昌当地过上体面的生活,但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就难以保证员工的幸福感

在这种情况下扩张,哪怕能凭当前的流量收获一番快速成长,到头来只会变成一种自我透支

在我经手的项目中,很多公司缺乏长线思维,总以为自己踩到了风口,为了扩张而大批招人。

直到发现增长不足预期,招来的人又不好随便裁掉,只好想尽办法压缩用人成本

所以说,看齐胖东来,不如找到自己的定位

很多时候,经营者想的是,计划做多大事,就准备招多少人。

但很少有公司这样考虑问题:自己的钱能让多少人全身心工作,然后以这些人全身心工作时的产出,作为自己经营的边界。

胖东来,属于后者。

而缺乏这种自觉,一味想着复制胖东来管理模式的公司,注定只是本末倒置。

写在最后

这些年,越来越多公司都在标榜自己 “以人为本”。

不过同样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根本和以人为资本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以人为根本的公司,时刻想着和员工共享发展的红利;以人为资本的公司,每次发工资都想着“划不划算”。

两者的鸿沟,不是靠着管理模式就能填平的。

事实上,任何公司在管理上遇到的难题,99%都能在钱的层面上解决。

而我们也能从分钱的态度上,看出一家公司的格局、眼界和未来。毕竟,普通的公司也许能赚取利润,但伟大的企业得人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1 +1
姜榆木

作者:姜榆木。榆木脑袋,亦有浪漫情怀。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