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降低成本,要避免这5种浪费

导语:为什么说降低成本,要避免5种浪费?今天与你探讨。

作者:张丽俊 Cherry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最近,我分享了很多关于“降本增效”的话题。

我也讲过,企业应该降低的,不是有形的成本,而是无形的浪费。

管理工作中,这些“看不见”的浪费非但产生不了价值,反而会不断消耗员工,消耗客户,消耗公司

那么,这些浪费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我归纳了5点。

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无效会议造成的浪费

上的人,就没有不开会的,但你发现没有:

很多时候,你参加的会议其实挺没有必要的。

比如,你毫无准备就突然被叫去参加会议,可会议明明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会议开始了,领导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变成个人脱口秀。说好30分钟的短会,开着开着,就变成了2个小时、3个小时的长会。

可问题是,会议上什么关键结论都没有。最后,领导说,再定个时间,大家再开一次会。

付出时间成本,却没有收益,这就是无效的会议。

德鲁克说:“做有效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不开无效的会议。没有效果的会议是浪费时间,开有效的会议,主管才能创造高效能。”

那么,如何提高开会的效率呢?这里给你几个建议:

①小事不开会。如果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开会了。能不开会就不开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也尊重别人的时间。

②重要的事情开小会。那些方向性的重要事情,一定要开小会,拉上几个关键决策人,高效探讨,高效决策。只有决策层自己先想清楚了,心里有数了,开更大范围的会才有效。

比如,每家公司都有战略共创会,高管、合伙人等决策层参与就行了,最多下探到老板的n-2层。

③解决问题开一对一的会。当下属遇到了问题,你要一对一的Review,层层抽丝剥茧,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

瞎开会,是对人效的最大浪费。管理者开会有效率,才能创造高效能。

02、用人不当造成的浪费

我之前讲过,在不合适的人身上花时间,是管理最大的浪费。

创业初期,我犯的两次错误都是在用人上:一次是招来了价值观不一致的人,一次是招来了不能躬身入局的“伪高管”。

这两次用人失误,都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也因此明白了一个道理:选拔比培养重要。如果选的人不对,培养也是无效的。

选错人,会带来浪费;用错人,同样会带来浪费。

比如,有些管理者本身并不具备识人用人能力,把人才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把大材缩小了用,明明是一匹千里马,不让它驰骋沙,反而让它推车拉磨,这其实就是对人才的浪费。

如何避免人才浪费呢?最关键的,是管理者能不能知人善任,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优点,把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管理者的任务从来不是去改变人,而是要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从而让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03、缺乏信任造成的浪费

信任,是沟通的前提。缺乏信任,就会出现猜疑和误解,从而导致沟通成本的大幅增加。

缺少信任造成的浪费,通常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由于信息不一致带来的猜疑。

人与人的认知是有差异的,有些人能看见大象的全貌,有些人只能看见大象的一条腿。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猜疑的产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所以,我们经常看见,领导做了一个决策,开会反反复复沟通无数遍,依然落不了地,中间浪费了大量的成本

第二种,由于利益不一致带来的误解。

很多企业存在着“部门墙”的现象,各部门间各自为政,所有部门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结果就是,在协同的过程中,开了无数的会议,但还是没有达成一致。各部门依旧相互掣肘,推诿扯皮,导致业务无法推进。

你看,缺乏信任,信任成本就会增加。信任成本和业务效率团队协作效率是成反比的。信任成本越高,效率就越低。

那么,如何建立信任呢?很多时候,信任缺失,主要源自对他人的不理解。

要建立信任,就一定要创造出坦诚沟通和交流的氛围,加强彼此的了解。

裸心会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每个人在裸心会上,把内心坦露出来,讲讲自己的故事,听听别人的故事,卸下心中的防线,去了解对方,相信对方。

通过这种方式,彼此之间了解多了,凝聚力增强了,也就更愿意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信任不是一次建立的,而是一个累加的过程,是从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当双方背靠背打过几次胜仗,一起流汗,一起流血,信任也就慢慢建立了。

信任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管理办法

04、主动性缺失造成的浪费

有些人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凡事靠等,不安排工作就不干,这种不必要的“等待”,其实是一种浪费。

通常而言,这种“等待浪费”有以下3种情形:

1.等待上级的指示

他们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总是在被动地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就坐等,上级不要求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就不认真。

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不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等待上级给支招,一来二去,机会就白白错失掉了。

2.等待下级的汇报

有些人在布置了任务后,从不主动跟进和追踪,只是被动地听下级的汇报。

下级不汇报,也不主动询问。下级说什么,就信什么,从不主动深入调查情况,也不主动去现核实真实信息。倘若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往下级身上一推了事。

3.等待外部的回复

在和外部沟通时,总是在等别人给答案。客户不回复,他也不主动,他把时间当成解药,幻想着客户主动来找自己,帮自己解决问题。

上述这些“等待浪费”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以致于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应有的停滞,让管理效率不断下降。

消除“等待浪费”,关键在于你自己要有主动性,以身作则地激发大家专注地做有用的事。

05、复杂性造成的浪费

还有一种浪费,是由于制度流程的复杂造成的。

比如,有些公司业务人员报销差旅费,要经过层层审批,流程极其繁琐,拿到报销费用的周期特别漫长,这既会增加管理的成本,也会挫伤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还有些小公司会仿照大公司的做派行事,设计了复杂的流程体系,但这其实是画地为牢,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有一个“奥卡姆剃刀原理”,大意是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凡事都要遵从“简单有效”的原则。

的确如此,复杂容易使人迷失,简单才会带来高效。

与其制定复杂的制度规范员工,不如精简制度,相信员工,这样省下来的管理成本会远远超过可能的浪费。

流程也是如此,流程是帮我们提高效率的,不要让流程成为枷锁,更不要让管理大于经营

所以,对于流程,能取消的就取消,不能取消的就合并,合并不了的,就简化,在保证结果的前提下减少步骤,减少动作,做到绝对高效。

最后总结一下,降低成本,要避免这五种浪费:无效会议造成的浪费;用人不当造成的浪费;缺乏信任造成的浪费;主动性缺失造成的浪费;复杂性造成的浪费。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 +1
张丽俊 Cherry

作者:张丽俊。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组织的力量》一书作者。来源 | 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