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经济越不好,越是普通人赚钱的绝佳机会

文:格总

我说“当所有人都在哀鸣,你要露出狞笑。”

这句话完全是现挂,讲到那里了不吐不快。

我当时在谈什么话题?我在谈职上的“机会”,我说机会不会产生在死水一潭的地方,机会只出现在混乱之际。

所以,“混乱是阶梯”。

面对混乱,大多数人想到的只有自己会失去什么,自己会承受什么痛苦,自己的未来有多么不确定,而不确定让他们忐忑焦虑

这是大众的主流认知

你回忆一下,是不是在任何一条有关职场的新闻后面,都能看到几百上千条类似的留言,全是把自己看作公司陷入混乱的受害者?

无数人甚至脑补进去成为受害者,是不是这样?

但我恰恰不给你们这样的建议。

不要自行代入受害者视角。

公开课现场我说,下面这些话如果让你感到冒犯,正是因为,我想改造你,我想破坏你内心以受害者自居的秩序感,帮助你转换视角,在混乱出现的时候拒绝成为公司旧有秩序的维护者。

而要把自己当作新秩序的建立者。

当大部分打工人感叹“天有不测风云”的时候,我希望你作为少数人,要生出“一遇风云便化龙”的野望。

所以才有那一句“狞笑”,看了公开课的同学,相信还有印象。

我知道,狞笑这个词是十足的贬义,我们的出版物里永远都是反派才会狞笑,狞笑的反派自然招人厌恶。

但在现实世界里狞笑与好坏无关,只与强弱有关。

你足够强所以你了,你的笑容在输家眼里,就是狞笑。

对,我希望我的公开课的观众和公众号的读者们,我们要学会从强弱的角度而不仅仅是好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当你成为一个强者,你才会明白狞笑其实是一个中性词。

只是因为这个社会长久以来对你的要求是做一个好人,一个守规律的人,一个只可以用社会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乖孩子,于是你被告知狞笑是一个坏词。

今天我想告诉你,不是这样的。

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狞笑,而你完全可以在确保自己是一个好人的前提下,成为一个强者,一个胜利者。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很强,强这个字很好,但是强的尺度太难拿捏了,既要强,还得收着点不要冒犯他人,太难了。

我更喜欢另一个词。

强悍。

什么叫悍?勇猛,带着决绝。

强悍不是叫你一天到晚横着走路不可一世,不是叫你去欺负别人贪赃枉法投机取巧,不是做事不讲道理没有同理心

强悍是指你的内心,要有热望有冲动,有渴盼,还要对自己有要求,有现在的你不敢去想象自我要求,并且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办到。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混乱是阶梯,当你足够强悍,有一天你的公司出了问题人心惶惶,你不会把位置坐偏了,你不会哀伤,不会绝望,不会替老板忧心忡忡。

反过来,你会兴奋。

你足够敏感闻到血腥味。

你会审时度势去思考如何面对部门的混乱,公司的混乱。

甚至现在经济不好,行业越混乱,你越会发现在混乱和变化中哪些资源开始转移,哪些人际关系开始松动并且露出缝隙,哪些新机会正释放出来。

有钱人都盼望稳定,他们希望资源代际传承,无穷无尽。

只有混乱和下行才是普通人崛起赚钱的绝佳机会。

水不够浑,怎么摸鱼?

很遗憾,绝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一点,即使被告知,也选择不相信。

因为,他们太乖了。

他们总是以受害者的视角代入。

虽然每个婴儿不分男女,出生后身体都带着来自远古的冒险和嗜血基因,但在从小到大的一路教育里,在被灌输文明和规则的同时,他们的野性已经被阉割了。

他们习惯于被别人告知规则,于是服从规则,然后享受到服从规则的好处。

他们太乖了。

我们看一看绝大多数父母给孩子规划的成长路径,就知道了:

上小学好好读书,考好中学,考好大学,然后进到一家好单位稳定地拿高薪,买房买车成为一个家长可以拿出去夸耀,同辈在背后羡慕的幸运儿。

我并不是说这条路不可以走,能把这条路走出来的人都很优秀,但是所谓优秀到底是什么呢?是指你对个性足够克制,行为和结果都符合社会期待。

有没有发现,这里缺了一点什么。

缺什么?

缺了一点野性,缺了一点不服管教,缺了一点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和随之而来的冲动。

上,这样的人太多了。

他们永远都在遵守规则。

他们不明白当你弱小的时候你没有筹码,所以服从规则是对的,而且服从的确能得到甜头。

但服从仅仅是因为迫不得已,服从只是委曲求全,服从不应该是你职业生涯的全部。

你要做的不是哀叹自己太弱没有机会。

弱只是你之前怎么做得到的结果,不是你接下来该怎么做的原因。

不管你强还是弱,你都该用心,用力,用尽一切可能去认识强人学习强人,追随强人的认知最好是和强人结盟,集齐你自己的筹码,再去寻找混乱和混乱中的机会,挑战规则甚至开创规则。

否则你会被规则限制得死死的。

这就是为什么不管你20多,还是30几40几,你在任何一个方向的挣扎都在发现,一大堆和你一样的乖孩子已经在卷了,你加入进去只会更卷,卷得要命卷到死。

在这些乖孩子的认知里,人的职业生涯就像荡秋千,他们荡得也很用力,时进时退,而这样的人生风景不过是原地踏步把同一个日子重复几千几万遍。

有一天他们老了,自嘲说与生活握手言和了,其实是掩盖对生活的俯首称臣。

他们跪着过完一生而不自知。

事实上如果你和我一样,受到的阉割还不够彻底,对自己还存有渴望的话,你会发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绝不应该是荡秋千。

因为秋千架一垮,你就只能摔死在原地。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好的人生是什么呢,是骑自行车

你只有用力蹬才能朝前走,在行进中保持平衡,然后每一天每一年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看起来,骑自行车比荡秋千危险很多,稍微快了或者拐弯了就容易摔倒擦伤,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应该放弃自行车,回到秋千上。

你要做的是戴好护具,多加练习,不断提升你的骑车技能

然后把你的车蹬到混乱之中,蹬到机会出没的旷野里。

世界每天都在变,世界永远都有机会,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机会,但只有骑自行车的人才能听到耳边的风声,骑得越快,风声越紧。

我希望你认真听一听你的耳边有没有风声。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5 +1
格总

作者: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

复制成功
工作  认知  同理心  自我价值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