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史无前例的浪潮:中国企业投资海外

来源:沃顿知识在线 时间:2008.09.24

正值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金融风暴袭击华尔街的时候,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在9月18日宣布斥资2.363亿欧元(合3.41亿美元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La Compagnie Financière Edmond de Rothschild)20%的股权洛希尔银行是法国一家从事财富管理银行业务的家族式企业。这一投资,不仅是中国国内银行进入欧洲市场的迄今第一笔大额交易,同时还彰显出中国公司收购海外公司的强烈兴趣。

2008年上半年,中国共有境外并购交易102宗,并购总额达320亿美元。单这个金额就已经令整个2007年相形见绌(去年全年共有并购交易 166宗,总额260亿美元),比起前些年更是呈现数量级增加。截止2008年年中,中国的境外并购总额接近1500亿美元,且近期至中期并购交易增长不会放缓。

国企业大举进攻海外的原因很多,其中最普遍的动机包括寻求资源品牌建设以及战略考虑。近期跨国并购的目的除了寻求资源,还有希望进入价值链的上游,进军海外市场或为境外客户提供服务。譬如,联想Lenovo收购IBM家用电脑业务部门在全球拓展品牌及分销渠道。此外也有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是为了改善自己的运营,著名的例子包括中国汽车厂商收购欧美汽车零件公司,甚至直接买下知名汽车品牌(譬如路虎Rover)和名爵MG))。

沃顿全球家族联盟(The Wharton Global Family Alliance)学术主任、沃顿管理学教授拉菲尔·阿密特(Raphael Amit)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他们的客户正在变得全球化需要更多的海外服务。为了保持竞争力,留住自己的客户,这些公司必须走向全球。以中国大陆一家领先的IT服务公司为例,它的客户中就有正在全球建立网点的金融机构。通过海外并购它就可以为金融机构服务,同时保持竞争力。这个例子说明领先的中国企业高级管理人目前的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这些领导人正在学习如何在海外市场运营业务。在我看来,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浪潮才刚开始。”

截止目前,绝大多数进行跨国并购的都是大型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前身都是国有企业。所以多数此类公司最大的股东仍是中国政府(政府在部分公司的持股高达70%至80%)。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创业投资公司(ChinaVest)的副总裁博思睿(Erik Bethel)认为,“由于这些公司的自身规模和容量,再加上有政府的方针及扶持,他们走在全球化的前沿阵地也是顺理成章的。”

资源之战

国企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不论是澳大利亚、非洲还是拉丁美洲皆是如此。自然资源里最吸引中国企业的又当属离岸开采,单2008年一年的离岸开采行业交易金额就将近160亿美元。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几个简单的事实: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20%,经济飞速增长,但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中国创投投资经理、来自南非的拉吉思·塞巴斯蒂安(Rajith Sebastian)说,“这股趋势在近期内不会消失。现在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市场与全球最大的尚未开发的商品资源市场相结合的时候。”

中国目前的人均名义GDP约为2500美元。假如要保持过去几年的发展速度,中国就必须极大地增加铁矿、铜和铝的进口量。随着消费力的增强,中国消费者需要购买更多的汽车电子产品小家电产品。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将继续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学校、道路和电厂。这些结构性的社会经济变化需要更多的资源,但中国目前储备的资源并不多。南非英美总裁基金Anglo American Chairman's Fund)负责人、著名未来学家克莱姆·桑特(Clem Sunter)这样说道,“这并购游戏很简单,但却是史无前例的。19世纪中期至末期,英国有3000万至4000万人参加工业革命,并且它可以从殖民地获得原材料;20世纪之交美国有1.5亿人参加工业革命,它可以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参加工业革命,但这个国家既没有殖民地,本土的自然资源中也只有煤储量比较丰富。”

过去几年来,中国企业对海外的自然资源公司发起了前所未有的进攻。譬如,在拉美以8亿美元收购秘鲁铜业(Peru Copper)。在澳洲买下中西部公司(Midwest)、西澳矿业公司(Murchison Metals)、金达必金属公司(Gindalbie Metals)和澳洲资源公司(Australian Resources)。今年中国企业甚至把触角伸进阿富汗,斥资约40亿美元买下当地的安亚克铜矿(Anyak)。这是该国历史上收到的规模最大的单笔投资

在中国企业以140亿美元收购能源巨头力拓矿业公司Rio Tinto)的股份之后,英国(力拓总部)就成为今年中国企业最大的目的国。新加坡的几宗与能源相关并购案以36亿美元次之。近几年来最活跃的收购方当属中国铝业公司China Aluminum Corp),但几乎所有国内资源公司中石油PetroChina)、宝钢Baosteel)、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都在积极进行并购,包括开采和交易金属中国五矿集团公司China Minmetals)也被视为潜在的收购方。五矿集团与智利国有铜公司Codelco合资建厂,在智利开采铜矿。五矿集团今年进入财富500强公司名单,名列第435位,销售额达170亿美元农业公司也不甘落后。2008年7月,就在中国政府放松对境外农业投资的限制之后,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购得美国Smithfield Foods Inc.公司5%的股权。后者是美国最大的猪肉加工商。中粮集团销售额为180亿美元,在财富500强企业中名列第405位。

虽然中国资源公司海外并购多数都有政府支持的背景,但有证据表明,一旦并购交易完成,利润就代替国家战略唱起了主角。譬如,约有三分之二的中国海外石油资产没有运回国内,而是以现货价格在全球市场直接出售。中国的汽油价格受到管制,所以中国的炼油公司(除获得政府大量补贴的之外)都处于亏损之中。

如火如荼的金融收购

不久前中国的银行还是外国收购者眼中的投资目标,如今他们却变成了买家。其原因是这些银行清理了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引入海外投资者并开始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几年前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都有大量的不良贷款NPL)。2001年,不良贷款约占总贷款的30%,2007年,该数字降至7%。随着不良贷款率的进一步下降,国有四大银行的股值也跻身全球10大行列。与此同时,保险行业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变,中国最大的两家保险公司目前也已进入全球 10大保险公司的名单。

由于手中有充足的流动性,中国的金融机构也一直活跃在收购前沿。过去几年来比较令人瞩目的收购案有:2007年末,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以50亿美元购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股权投资30亿美元购买黑石集团股权。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以30亿美元购买巴克莱银行Barclays)的股权

中国创投的博思睿说,“中国金融机构海外收购的目的并不只有财务回报,他们还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他们希望在IT风险管理等各个领域学习海外经验,了解全球的最佳实践。”此外,这些金融机构着收购区域性银行还能获得所需要的战略客户群,譬如工商银行以50亿美元购得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20%的股权,籍此接近非洲的采矿能源资源公司。最近工行标准银行成立的合资企业建立了一支以非洲市场为中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旨在在非洲各地进行资源投资。塞巴斯蒂安称,“收购标准银行干得很漂亮,因为它帮助中国在该地区建立起史无前例的密切联系。”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亿美元,是中国最有活力的主权机构财务投资者;但还有一些其它的重要主权实体也在进行海外投资,譬如管理着中国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投资的都是美国国债;但最近由于担心美元下跌会削弱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的购买力,它也开始转向其它投资。2008年上半年,它斥资20亿美元购入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约1%的股权,以28亿美元购得法国石油巨头Total1.6%的股权,向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投资25亿美元

海外投资风险

博思睿指出,“中国企业目前的处境很有意思。他们日益累积的财富让他们有能力海外收购,但很多时候他们都会遭到猜疑。在一系列高调的收购动作失败之后,譬如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Unocal)失败,许多中国国有大型企业在竞购美国公司的时候都很谨慎,避免太过高调。但他们在拉美和非洲等地的竞购十分活跃,这些区域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他们在当地兴建道路、桥梁和学校还能改善政治关系。”

虽然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非常激进,但他们却在发达国家谋求保持低调。为了不受人瞩目,他们近来选择与海外公司结盟,竞购外国企业。但中国电信基础设施巨头华为波士顿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贝恩资本Bain Capital)联手收购3Com战略却遭遇失败。目前还有大量类似的交易正在筹划当中,但许多公司也已经选择放弃这条道路。另一个办法就是购入少量股权。中国国有投资基金已购得黑石集团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的部分股权。然而,这些对于国外上市公司投资,尤其是遭遇了目前的金融市场风暴,已经造成了亏损,并在北京产生了政治影响。

国企全球化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缺乏具有合适技能员工。由于缺少具有从事国际经济事务的人力资源,这些公司谈判和操作海外并购的时候都会遭遇困难。沃顿商学院的拉斐尔·阿密特指出,“走向全球化当然还碰到许多挑战,包括经营一家国际化公司面临的管理组织挑战。除了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高级管理层还必须拓展自己管理和控制全球经营的能力。另外,在海外经营还会遇到不同的规则,不同的法律法规,不同的员工薪资等级等问题。”

他还补充说,“企业能否具备各项功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效无缝的经营,能否在全球提供质量相同的服务产品需要克服的另一大挑战。另外,企业还必须建立先进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制度,帮助总部有效地管理公司财务,这对于全球化企业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我相信通过一些辅导和学习,许多中国企业都能克服这些挑战,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取得极大的成功。”

虽然全球化的挑战依然存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将继续增加。有充足的国内储蓄和高额的外汇储备做后盾,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潜力很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全球化取得成功,其他公司也会效而仿之。《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最近采访了39家中国企业的高管,结果表明近80%的企业将全球化作为优先战略。眼见大批外国公司涌入中国,现在的中国公司通过对海外原材料人才技术品牌客户的追逐,也正在把他们自己变成跨国公司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6 +1
复制成功
海外投资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