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这个名词的起源在网上有各种版本,很多人吐槽这其实是一个特别“虚”的词,有朋友戏称:“O2O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凡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去改进、加速、颠覆(虽然这个词儿快被用烂了)已有的线下行业的相关项目都应该算在O2O范畴之内。本文罗列了一批国外的020项目,来看看目前海外020的融资情况如何。
来看这些实际发生的案例:
P2P/分享经济:
而巧合的是,就在两个月前,Airbnb被曝光最新一轮公司估值已经达到130亿美金,这一数字在未上市的科技公司中仅次于Uber的180亿美金。(虽然传说只是老股转让,但这价格也足以让人兴奋。)
类似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开始被“聪明”的创业者所利用到各个其他线下已存的巨大行业之中,比如:导游、游艇、快递、停车、生活服务等。项目的融资规模也分布在天使期到Pre-IPO等不同阶段。
典型公司:
1、Thumbtack-Accomplishyourpersonalprojects
本地生活服务P2P,用户可以在线购买或提供一些专业技能服务,如工匠、家庭交易、教练等。只在2014年已经完成两轮近1.5亿美元融资,投资人有Tiger、红杉、Google等。
2、Beepi|Buying&SellingaCar.MorethanImproved.Elevated.
二手车P2P,Beepi承诺车主提供的二手车能在30天内售出、并得到至少1000美元的收入,否则Beepi将买下这辆车。13年12月种子轮$1.3m,14年4月A轮$5m,14年10月B轮$60m.
车相关:
车,一个中国和美国市场过去一年都异常火爆的细分方向。从新车的买卖、二手车的买卖到后服务市场的维护、保养、洗车甚至是加油,再到P2P租车、拼车等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交易平台;更不用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Uber;所有类目的发展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时间差距再逐渐的缩小。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市场的类似机会也被资本所关注,东南亚、欧洲、南美等细分地区的“小巨头”也都在过去的10个月中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且融资规模都不小。
典型企业(我就不贴Uber了):
1、EasycarsharingwithBlaBlaCar,theUK'sleadinglowcosttravelcommunity
BlaBlaCar,法国巴黎的拼车服务提供商,主打欧洲市场和长途拼车;目前已在欧洲12个国家里拥有了800万注册用户,月活用户达到100万。14年7月获IndexVentures,AccelPartners,LeadEdgeCapital一亿美元融资。
2、GrabTaxi&MyTeksi:TheFastestandSafestTaxiBookingAppinSouthEastAsia
GrabTaxi,自新加坡的打车软件服务商,目前主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提供服务。GrabTaxi称今年全年融资总额大概为9千万美元——4月融资1000万美元,接下来在5月又拿到了1500万美元,而此次为6500万美元。领投的是一家新的投资机构TigerGlobal,VertexVentures、GGV以及中国在线旅游巨头去哪儿,另外还有新投资方HillhouseCapital(投京东那家)。
旅游:
旅游类目我之前在做统计的时候是单独作为一个类目的,后来发现其实并不足够多所以并入到O2O;其实这个细分类目的结论很简单:
美国本土大的旅游平台级项目机会已经几乎没有,多数融资为A轮融资的新兴模式的旅游项目;
新兴市场的已经被验证成功的在线旅游商业模式的项目被频繁投资;地域上包括但不限于巴西、澳大利亚、德国、印度、爱尔兰、瑞士、芬兰、奥地利、丹麦等;模式上包但不限于:OTA、搜索比价、点评、P2P、团购、限时折扣等。
典型企业:
1、momondo-全球机票酒店搜索
momondo,来自丹麦的旅游垂直搜索引擎,提供一站式的机票、酒店、租车以及旅游套餐搜索和比价服务。
Momondo在今年初公布了2013年的一些财务数字,其201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9%,达到了1450英镑,息税前利润增长了33%,达到了320万英镑。当时他们预测2014年全年的收入将达到5000万英镑。
2、InspiratoWithAmericanExpress
Inspirato,高端定制旅游服务提供商,通过会员制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度假咨询、豪宅短租、房间管理等服务。
Inspirato为会员提供1对1旅行咨询服务,了解会员及其家人的喜好,为会员推荐旅行路线,制定具体方案;Inspirato平台上现有240余处房产,分布在北美、欧洲、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会员可以通过Inspirato短租旅游目的地的豪华住宅;Inspirato的工作人员还能够帮助顾客预订旅行期间的餐饮、演出、SPA等服务。用户在年费之外需要支付房租等费用。
O2O大类下的其他细分服务还有很多很多,甚至每一个细分行业都足够写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去描述,之前我有简单从交易角度提及O2O类服务在中国的发展,详细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那些年被追捧的O2O公司,你们还好么?》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