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3 来源:服饰潭
现实的2009年,我们终究不是在欣赏一场歌舞,而是在观察一个行业的发展动态,它的兴衰成败,与每个行业中人都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对过往以及未来的数字怀着极大的兴趣,期待透过对这些数字的研读和剖析,看清中国服装行业的未来走向。当然,可以用观赏的心态去看待那些让人在喜悦和忧愁间游走的商业数字,但最关键的是要看到数字背后的商业趋势。
休闲装:以纯
聚焦事件:
有报道说,截至到目前,以纯在全国开设的专卖店数量已到达4000家,企业在2008年的纳税总额达到6000万元,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休闲装领域开店最多、纳税最高的品牌企业。
点评:
其实大部分人或许不知道以纯的专卖店数量达到了4000家,2008年其纳税额就达到了6000多万元。让我们再看看更习惯“风云江湖”的美特斯·邦威,美邦在全国拥有2000~2500家专卖店,2007年纳税额不到2500万元,而他们2007年营业额达到了30多亿……当然,我们不能用此方法简单地去换算以纯的营业额,因为那样或许是在低估他们。
以纯是一个庞大的商业个体,庞大到几乎让外人无法想象的程度。这是众多中国服装圈内的知名人士对以纯的评价。但它更是一个低调的个体,低调到我们甚至很难在CCTV5(中国休闲服装广告基地)找到它的踪迹,这就是以纯。
其实,以纯仅仅只是一个中国服装的现象,他们默默地发展壮大,却一直潜在水中,不为人知;他们成为了中国服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并不擅长营销自己;他们很少与政府或者行业协会打交道,甚至很少去“砸”广告。但是,它却从不耽误自己抢占市场。或许也正是这种低调的心态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市场,专注于产品,专注于渠道。2009年的经济形势必将给中国服装市场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而最后剩下的或许将会有更多像以纯这样低调却又强大的“家伙”。
聚焦事件:
2008年,以“零货款、零租金、零库存”为口号,ITAT创造出“服装供应商+商业地产+ITAT”的商业模式。也正是基于这种创新,让他们以一个近乎完美的商业模式成为了1.2亿美金风险投资的拥有者。
点评:
作为2008年初中国服装市场最为疯狂的一位战士,ITAT在3月份成为08CHIC主赞助商时,绚丽得让整个行业惊呼和感叹––“ITAT是一个奇迹”,而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后,ITAT在香港联交所举行的3次聆讯均未通过,上市计划遭到重创,随后,开始爆出公司大幅度裁减人员,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天地之间的距离在ITAT这里仅仅是半年之遥……
无论你是否愿意,我们都不得不承认,ITAT为中国服装产业做了一件好事,因为他创新了,而且他的这种创新似乎在为我们的未来寻找一个方向。“零货款、零租金、零库存”,服装供应商+商业地产+ITAT,一个近乎完美的的商业模式,也正是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让他们成为了1.2亿美金风投的拥有者。
如果ITAT拿着这些钱,踏实而且稳健地走下去,或许他们真能创造出一个中国服装的奇迹。但遗憾的是这1.2亿美元的前期支撑和ITAT老板对后市圈钱的强烈渴望,没能使人们看到这个奇迹的出现。一个成立仅4年的公司却拥有800多家门店,而这当中有500多家是两年之内新开设的,近乎于一天一店。当然还不仅于此,其宣称拥有的3000万名会员,更隐含着一笔巨大的收入。据称,办一张ITAT会员卡需要50元,仅这一项,服装零售商就能挣到15亿元。
或许我们还不能给ITAT盖棺定论,但仅仅从3000万名会员和15亿元收入,还有香港联交所的3次聆讯均未通过,便能大致地预想一下它的未来。一些财经媒体的记者曾经这样评价ITAT,“没人要的衣服+没人去的地段+二流ERP系统+混乱的业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中国最冒进的零售商?”这或许有点极端,但却并非全无道理。
服装产业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开始市场化,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但是在这个产业之中却没有多少上市公司,因为无论是这个产业的从业者还是经营者,都更愿意踏实地走下去。这个市场没有神话,任何企图在这个产业中瞬间缔造神话的人,终将会成为历史烟云,这又不禁让人想起早已从人们视线中消失的PPG“教父”李亮。
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如何寻找到与资本市场的契合点才是我们亟须思考的。“为做服装而上市,而不是为了上市而做服装。”这应该成为行业的共识。相信ITAT是中国服装行业的第一个,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2009或许还会有另外的ITAT,就像PPG倒了之后还会有凡客诚品一样,如果下一个ITAT坚持该坚持的,摒弃该摒弃的,或许真的会有一个奇迹出现!
鞋业品牌:双星
聚焦事件:
2月27日,青岛双星名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双星名人”)16.59%的国有股权,经青岛市国资委批准公开挂牌转让,转让价格为1585.02万元。这一步完成后,双星名人将实现国有股权的全部退出,转制为民营企业。
以往的“国退民进”口号,在最近两年似乎已销声匿迹。而本次青岛“双星名人”的16.59%的国有股权挂牌转让,实际上是"国退民进"的低调延续。
众所周知,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于企业效率,而保证把这种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关键则在于企业产权的明晰。但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和集体企业在明晰产权的过程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贯穿了中国30年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近些年来,对国企MBO(管理层收购)的广泛诟病以及被指责为“倒腾国有资产”等巨大的社会压力,都对中国的企业家乃至企业家精神形成巨大挑战。
与其说中国的企业独具特色,倒不如说是中国的企业家独具特色,他们领导企业几十年,大多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超人能力,千辛万苦将企业从小做大、从弱做强。如海尔的张瑞敏,娃哈哈的宗庆后,恒源祥的刘瑞旗,双星的汪海。我们认为,提高企业家的个人效率是增强企业活力、释放企业能量的另一关键所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不出意外,这次青岛“双星名人”的16.59%的国有股权挂牌转让,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双星集团”)总裁、青岛双星总经理、双星名人总经理汪海应成为这部分股权的最终所有者。年届70岁的汪海表示: “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目前仍活跃在市场一线干国有的仅我一位;在双星一个厂一干就是30多年不动的厂长、书记,据我了解,也恐怕只有我一个。”“我是一个冒险者、开拓者、成功者、幸存者。双星在中国的这个名牌是我带领我的员工伙伴干出来的,我是双星的缔造者这是事实。”上述表示虽不谦虚,但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这次“双星名人”国有股权交易的最后日期将截至到3月26日,相信产权的厘清会给企业带来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会让企业的效率得到充分提高,以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