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产品IP的价值及实现策略
当下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时代,势如破竹的IP发展精彩纷呈,设计定位好自身独有的品牌人格化,产生持续的内容生产力,乃是产品IP的核心所在。
一个IP的打造,需要有这五个原则!
通过一个IP的线将用户消费的所有需求都贯穿在一起,宛如一条珍珠链,总有一个地方和产品让你产生消费的可能。
从0起步,6年干到50亿!全行业哀鸿遍野,凭什么它能逆势扩张?
很多人说,森马现在成功了。我不认为我们做了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我们只是踏踏实实地做零售。我们还在路上。
搜狐2017年布局成功,张朝阳如何才能迎来第二春?
搜狐2017年的发展可圈可点,在我看来其正处于厚积薄发的时刻,能否在2018年爆发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抓住中国内容产业的东风,这不容易,不过已经有一些好的苗头。
为什么宜家的成功无法复制:一个宜家前员工眼里的英格瓦爷爷
我们真的很爱英格瓦爷爷,爱他的理念,爱他创办的这家公司,爱他建造的文化。我们时常引用他说的话,不是为了奉承,大老远的奉承了,他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的观念实在很棒。
百丽用IP做新零售,跨界营销能否做到1+1>2?
百丽绑上互联网IP翘楚同道大叔显然不是看着同道名气大就拉来做一波营销,一个要朝新零售行进,另一个在零售行业的跨界方面已经是老玩家,一拍即合罢了。
新品牌命名究竟是策略还是创意?
品牌名要反映用户价值,当一个容易被用户理解的新品类出现时,品类概念本身就代表了“用户价值”,不过更有甚者,是将“品类”和“用户价值”一并写进品牌名。
从专注专业到过度多元化,万科正在遗失传统?
当住宅地产主业遭遇增长瓶颈时,进行适度的多元化布局本无可厚非,但是万科却一改过去的专业化传统,四面出击,从专业化的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7-11带来的新零售启发:效率依赖于共生平台系统
7-Eleven 基本没有自己的直营商店,也没有一个工厂是自己的,更没有一个配送中心是自己的,却成为近百亿人民币利润的零售企业。
“华为的文化是考核出来的”
华为是通过制度、流程把文化变成每个人的自主行动,文化价值观不仅仅是写在墙上的具体的字面解释,更是作为行为的导向。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