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中国共享出行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资本推动下的无奈选择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出行市场的几番大战深刻的诠释着这一句至理名言,拿滴滴Uber此次合并案来说,资本与利益的推动是主导合并的主因。
一、资本力量推动双方融合
滴滴与Uber的烧钱大战持续了一年,却并无熄火之意,今年6月,Uber宣布获得沙特主权财富基金35亿投资,滴滴宣布将完成金额高达45亿的融资,均刷新的双方的融资金额。对于已经融到F轮的滴滴和G轮的Uber全球来说,决定权或许早已不在管理层手中。对Uber的投资者而言,中国市场上的亏损,某种程度上阻碍了Uber全球的上市计划,及时止损、保住全球市场并尽快上市,比抢占中国市场更重要。因此,就在今年七月,有消息传出Uber的投资者希望Uber的管理层停止在中国与滴滴昂贵的补贴大战; 此外,融资轮次越来越多的滴滴与Uber也同样共享了多家投资机构:贝莱德、高瓴资本、老虎基金、中国人寿。据悉这次合并,老虎基金与高瓴资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Uber融资情况(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二、关于合并对价,4:1作价合并成立新滴滴
滴滴与Uber在资本推动下合并了,然而对于之前激战不已的双方来说,终究意难平,此次合并,意味着Uber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滴滴或将止步征战全球。
而在滴滴给出的合并通告中,说到“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很快,Uber 创始人TK的Facebook一封公开信又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说法,其称Uber中国将持有合并后新滴滴的20%股份,而Uber(全球)则顺利成为了滴滴第一大股东。针对双方这一略有差异的说法,随后滴滴公司副总裁,主管PR的陶然进行了解释,称“Uber能行使股东权利的股份数是5.8%,但是占了更多经济利益。”
根据双方给出的信息,滴滴与Uber中国是以4:1的作价合并,成立了新滴滴。
合并后,Uber全球占股17.7%,在过去融资过程中进入的百度等其他投资人股东总计占2.3%,Uber中国的所有股东总计拥有滴滴20%的股权。但是,类似阿里巴巴和Facebook等常见的AB股状况,Uber全球虽然持有17.7%股份,成了新滴滴的第一大股东,但他仅拥有5.8%的投票权,即同股不同权。而另外2.3%的Uber中国投资人股东则是同股同权。至于滴滴在Uber全球中的股权比例,目前不得而知。根据此前彭博社和《纽约时报》的报道,滴滴将以680亿美金估值,向Uber(全球)公司投资10亿美金,若按此估算,持股比例在1.47%左右。
新滴滴将走向何方?
无论是被迫的无奈选择,还是市场竞争下的趋利整合,滴滴与Uber合并已是既定事实,然而,就滴滴而言,从四年前北京打败摇摇招车,到一路披荆斩棘,与快的大战到合并改名滴滴出行大战Uber,一路艰险,那它接下来又将面对什么?
一、出行市场未稳,合并磨合需时日,巨头初成或将遇后起之秀挑战
从柳甄的一句“Uber和滴滴有着品牌上的极大差异”和已确认的“滴滴将以680亿美元的估值,对Uber全球投资10亿美元”,都能看出双方各自都有一定的无可奈何,委曲求全。
试想滴滴合并了Uber中国,很大程度上意味着,Uber在中国的名号早晚要和快的一样,逐渐消失,此后,进入大众视野的,将是新的滴滴出行;而这对于重点关注中国市场的Uber而言,并不好受。而滴滴此前一直将自己定位于“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让其放弃海外梦,让Uber带它去飞,或许也意味着,滴滴只能是一家在中国变大变强的中国企业,而非国际企业。这对财大气粗的滴滴来说,似乎也不好受。
相信创业者和投资人都非常清楚,向心力的强弱反映了一家企业的寿命和发展情况;这从已经合并过的案例里可以窥探一二。Uber这一方坚信自己的服务和用户体验都高于滴滴,滴滴这一方则牢牢占据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这些意见分歧及相互“敌视”都将会是合并后的新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尽快磨合,加强新公司的向心力是重中之重。另外,专车市场面上的竞争向来不小。2015年10月,易到被乐视收购;2016年3月,投过滴滴的阿里也曾30亿人民币投过神州专车(后股份转让给云锋基金和云岭投资,云锋基金的创始人之一是马云)。不论这两家企业是否能够和滴滴Uber抗衡,它们背后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加上,柳青曾说中国出行市场渗透率仅为1%,滴滴在中国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上,不可能不会有后起之秀。一二线的滴滴、Uber寡头之象已经形成,三四线城市尚还属于蓝海。在移动出行年代,Uber中国和滴滴合并后,很可能三四线城市将打起一场巨头和后起之秀的战争。
二、 掌握出行大市场,生活服务或入局
网约车新政将使大量的轿车和司机加入到行业中来,从而增加滴滴的供给端充裕性,这可能会提高滴滴在与司机博弈中的议价能力,但同时,增加的供给又让那些拥有用户流量和场景相关度的平台有机会参与到竞争中来,比如地图、餐饮等本地生活服务、旅行服务等,它们也许会视出行共享为其巩固、提升行业地位的一个机会,或者至少具有防御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随着用户消费理念的成熟,以及现有网约车中不太令人满意的体验的积累,也将为差异化竞争提供机会,这些竞争者可能并不具备平台上的优势,但却能针对那些价格不敏感或者高度敏感的用户、以及需要个性化服务的用户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与大型的用户平台建立合作来展开竞争。考虑到这些平台拥有其他业务作为交叉补贴的基础,从而有机会在成本方面获得相对滴滴的优势地位。
当然,由于新的滴滴公司中同时有BAT这几家主要的平台型公司的股份,而这几家公司旗下又囊括了中国主要的几家场景相关度高的垂直平台,比如新美大、去哪儿、携程、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因此可以预期BAT可能会使用影响力将滴滴设置为后面这些公司提供出行接入服务时的优选服务商,甚至与后者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但前提是它们自己以及这些细分平台从其他接入伙伴(包括亲自介入)处获得的整体收益不会超过从滴滴处获得的。
而且即便滴滴有机会建立起这种合作模式,也可能冒着让自己被工具化、从而被这些细分平台掌握入口的风险,在后一种情况下,滴滴的价值将更多来源于其作为工具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也可能迎来政策红利期,并且出现整合,过去这个市场因为受到地区性政策的分割保护,而呈现高度分散的结构,虽然这个领域过去一直缺乏互联网的基因,在盈利模式方面的也受到一些限制(从而缺乏价格战的动力),但它们可能成为行业价值重构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滴滴不得不回归到一些基本而拥有持久影响力的指标上来,比如用户体验和用户移动壁垒的建立,车辆/司机的调度效率以及移动壁垒,每个用户/司机为滴滴创造收入和利润的能力等。从某种程度上看,作为交通行业的一个颠覆者的滴滴,才刚刚开始。
三、技术壁垒需突破,或将面对无人车颠覆行业
这两年来,滴滴和Uber依靠疯狂补贴形成价格壁垒,继而不断融资形成了资本壁垒,最后两家合并形成了无人能敌的市场份额壁垒。根据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近日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专车市场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Uber以7.8%位居第二。滴滴Uber两家合并之后,出行领域创业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打破这两家公司所形成的市场壁垒的,还有能够用技术壁垒突破价格壁垒的无人车。
就成本而言,无人车的费用远低于司机驾驶,从司机驾驶+非共享经济的模式到无人驾驶+共享经济的模式,成本降低会将近大大降低。而司机这种可以标品化的职业,用人工智能替代只是时间问题。
就用户群体而言,96%的中国人对于无人车表现出了兴趣。我国对于无人车的接受度高得难以想象。有95%的中国人愿意在90%的日常驾驶中接受智能驾驶功能。96%的中国人对于无人车表现出了兴趣,远高于58%的美国和德国用户。
就市场布局来看,目前布局无人车的玩家众多,乐视,百度,Tesla,苹果等等互联网企业联合吉利、宝马等等传统汽车行业都在进行布局。Uber和滴滴虽然在这块都有所布局,但是谁能笑到最后抢占出行市场,还不一定,这个无人车市场的大牌玩家太多,出行市场份额的壁垒迟早会被技术所形成的价格壁垒所打破。
四、或可进一步布局互联网金融
滴滴Uber此次合并不出意外的话市场地位会更加稳固。下一步滴滴要做的,可能需要将规模化的市场份额转换成规模化的利润,向市场、向资本方证明自身有造血的能力。
如今滴滴收购了优步中国,市场上少了一个劲敌,继续向前发展,需要扩大营收的来源,也要向资本市场讲个好故事,争取早日盈利,顺利上市,拥有流量与场景优势的滴滴做互联网金融是滴滴的一个不错的可选项。
而此前滴滴虽然已经在金融领域有所尝试,但相比于其他国内互联网大企业,滴滴对于互联网金融参与度比较低,目前还没有成型的业务,这与滴滴的主营业务竞争激烈以至于无暇顾及应该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合并Uber后,在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布局,或是滴滴未来发的一大方向。而如若从事这一领域,滴滴的优势也较明显。
首先是对用车服务链的把控,掌握了大量用户用车需求,并对接了很多司机和租车服务企业,可以顺势切入汽车金融业务。这也是滴滴开始在汽车融资租赁领域布局的原因;其次是用户出行大数据,可以在征信、理财、消费金融等领域发挥价值;另外,滴滴相对来说是一个高频的流量入口,做互金会有一定的流量优势。
滴滴有用户端和司机端的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和使用场景,据此可以判断用户的基本消费能力及消费偏好甚至使用场景,滴滴可以切入征信业务及保险业务,在这些业务基础上,搭配滴滴的大数据处理能力与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再拓展消费金融、理财、保险商城等业务,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业务。
就目前来说,滴滴对于互金重视度不够,缺乏基本的布局与业务构架,落后于同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在互金业务越来越成为互联网大企业标配的时代,滴滴还是有必要未雨绸缪。
总结:无论是面对后起之秀的挑战,还是面对更多生活服务的切入,更甚者是技术的革新,切入新领域的挑战,滴滴作为一家四年内快速成长的创业企业,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它一次次刷新着大众的认知,“打车补贴”从它和快的的竞争开始轰轰烈烈,苹果投资让大家惊诧滴滴的“魔力”,合并Uber成为唯一一家BAT都有投资的企业,或许有人想到了,或许没有想到,未到不惑之年的创始人程维,充满传奇经历的总裁柳青,还有滴滴团队的更多人,我们看到他们带领团队步步前行,创造着无限可能。此后滴滴走向如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揭晓。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