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感觉身体被掏空?你需要压力管理!

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条狗。”
“十八天没有卸妆,月抛带了两年半。”

  继北京瘫之后,最近一首很流行的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传遍朋友圈,句句是戳中加班狗脆弱的心灵。随着生活和节奏的加快,现代职业人面临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事实证明,必要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压力过大则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

  前段时间,一份面向中国15个城市和8个行业的499位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和2099企业员工的调查报告(《2015中国企业员工健康状况及医疗福利报告》)中显示,中国企业员工健康状况堪忧,中国企业员工Vitality年龄,平均比真实年龄老5.7岁。近60%的人员患有各类慢性疾病,工作压力健康风险首要诱因。

  《财富》中文网在今年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也显示,2015年高级经理人压力指数空前提升,达到了近五年来的峰值,77.6%的高级经理人面临高压力的“泰山压顶”,非常值得警惕与注意。据有关研究调查表明,在美国,每年因员工心理压力给公司做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美元,查过500家大公司利润的5倍。因此,如何进行压力管理对员工和企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评估自己的压力水平

  要想战胜压力,第一步就是要敢于承认压力的存在,承认压力是你正面临的问题,然后正确的了解自己压力况、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压力水平。而这时候每个人往往对自我压力状况除了生理的感知之外,很多时候是没有个客观、准确认知,如何进行评估更是无从下手,在此不妨可以利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测试工具进行自我鉴定。这是1967年霍尔姆斯和雷赫在美国对5000余人进行了关于生活事件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提出的方法,通过在生活压力分数栏内将各项的分数相加即为去年一年的生活压力总分。如果大于或者等于300分,表明近期患病率约为80%;小于或者等于299分且大于150分,则近期患病率约为50%;小于等于149分,则近期患病率约为30%。通过比较客观的方式来感知自我压力状况,才能针对症状做出反应,有效的管理压力。

二、利用压力管理曲线图调整计划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承受压力与行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掌握压力的规律,分析压力变化,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适时调整计划,可以有效增强自身行动力。

  对于每一个职人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焦虑曲线”或“压力曲线”。焦虑曲线的每一个区域之间的临界点因人而异。只有清楚了解自己的压力曲线,通过科学的工作计划和有效的缓解压力方法才能让压力曲线图变得更加平稳,也让掌控压力变得更加容易。作为管理者只有清楚了解自己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压力曲线,才能做针对性管理。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通过对自我压力管理曲线进行剖析,一方面可以不断将发展区改造为新的舒适区,以便适应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培训等手段不断将潜能区开发为新的发展区,以便承受更大的压力,更快、更高地发展自己。所以,要尽量使压力不要一下子就超过破坏区临界点,并且尝试助潜能的开发,突破旧的临界点,建立新的“临界点”,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利用凯利魔术方程式自我调整

  克服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可以借助凯利魔术方程式,其流程包括:1、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况是什么?2、准备接受最坏的状况;3、设法改善最坏的状况。这套面对压力流程是由凯利空调的创始人凯利先生发明的。在不能迅速地逃脱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时,应用凯利先生的魔术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用理性战胜负面的感性。

四、利用“3R”减压原则自我减压

  “3R”原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减压方法,即:放松、退缩、重整。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尽量避免遭遇压力源,尽量放松自己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或者期望值。对已存在的正面压力、自发或过度的压力要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一职业压力管理的概念并不是要彻底消除压力而是缓解或分散压力。

  作为职人士来说,首先要学会放松。适当进行娱乐消遣,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及时调整不良情绪。歌德说过:“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因此在找不到其他放松的活动时,体育锻炼是不错的选择;其次要进行缩减。所谓的缩减,指的是减少遭遇压力源的机会。适当的降低目标,别把目标、期望值定得太高。不要与自己抗争、过不去,保持平常心是关键;最后重新调整期望值。分解目标、适当降低期望值,对比下木桶效应,适当的检讨下自我短处、完善自我优势,重新整合自我竞争力。并且学会从家人、朋友、心理咨询老师那里寻求到好的心里支持系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我们总是感觉压力来自于外部环境,但并不是每个人在同一环境下都会感到有压力,同样面对同一压力每个人做出不同的压力管理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职场人士,除了薪酬,我们很难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不知道有谁在意自己所做的一切。因此,在寻找意义感过程中,要学会“张弛有度、适度最”压力管理,避免身体被掏空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并保留原文链接,违者必究,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8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