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稻盛和夫:中国企业要学会回到原点

  如果说,现代日本企业史上有一个人对于中国特别有观察和启发意义,那应该就是稻盛和夫

  日本有很多超过百年历史的财阀企业,通过垄断一些行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这些中国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但稻盛和夫在二战后才创立的生产陶瓷产品的小企业京瓷,能够跻身世界500强,而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京瓷之后,稻盛又在1984年创立了第二电话公司(KDDI),在电信行业与国家垄断企业竞争,把一家民营通讯企业又一次带入世界500强行列,这一点更不容易。

  功成名就、告老还乡之后,稻盛在2009年受执政的民主党之托,执掌破产日本航空公司,一年下来,日航经营状况已大大改善

  不久前,稻盛和夫在中国访问时接受本刊记者专访,谈及他作为日本唯一在世的“经营之圣”(另三位分别是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最新的经营心得,以及对于中国企业的观察。

一个有志做大的企业家,必须考虑员工的“愿景

  日本有60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能成长为世界500强的并不多。稻盛在1959年创立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即后来的“京瓷株式会社”),独自开发了众多的精密陶瓷产品。

  “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忽然有十几个人提出涨工资,否则就集体辞职。那次我和他们谈了三天三夜。”稻盛和夫对记者回忆起50年前的创业史时,这样开头。

  作为小企业,市场还没有开拓出来、人手不够、资金周转困难,大部分员工又要离职,对当时刚刚30出头的稻盛来说,几乎已陷入绝境。

  谈判公司谈到家里,又从家里谈到公司。“我是老板,但我绝对没有想过在这里贪图个人私利,我第一个拼命工作,要做出一个大家都觉得能永久在这里待下去的企业。”稻盛说。靠这种韧劲,他总算是把员工们留了下来。

  但老板让工人能吃上饭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质和愿景两方面满足员工的愿望。稻盛后来总结说,一个企业家必须去考虑该如何在愿景方面满足员工的要求,否则是很难成长为大企业的。

  明确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后和员工共享成果与喜悦,在稻盛的经营之道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我们把营销目标设定在1亿日元,一经实现,全公司的人去香港旅游,大大激发了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斗志。”稻盛说。要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从日本去香港旅行,跟现在让中国员工去美国观光具有类似的激励价值

  在京瓷公司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后,稻盛开始寻求做一番更大的事业。1984年,他创立了第二电话公司(DDI,即后来的KDDI),开始了在通讯方面打破国家垄断的艰苦努力。当时日本的通讯一直处于极度垄断之中,完全靠私营企业的力量,稻盛打拼出了一个新的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亚洲少有的向垄断势力挑战并最终取得成功的私营企业。

  在京瓷及KDDI两家企业取得成功之后,稻盛在1997年以65岁之龄告老还乡,在京都附近的圆福寺剃度出家,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

阿米巴管理重整日航

  稻盛和夫的传奇本来似乎已经功德圆满。但2009年,稻盛和夫又出人意料地重新出山,接掌了一家破产国企”。

  当时,稻盛力挺的民主党成为执政党,该党接下了自民党执政时期丢下的日本航空公司(JAL)这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日本最大的企业家合会经团联不肯接盘,78岁的稻盛最终复出,在2010年2月担任日航董事长

  稻盛和夫向本刊记者回顾刚到日航时的情景:日航原来是家国有企业,政府退休官员来这里当官“享清福”,很少有懂经营的人在公司决策部门工作。5万多日航职员,在今年2月以前一直是吃“大锅饭”。

  “我到了日航一看,见大多数中层、高层的管理者,甚至不如街上卖菜的那些人。卖菜的人还知道早晨批发的菜要在晚上全部卖出去,每天结一次账,但这里只有一笔糊涂账,既不知道谁在为企业创造效益,也不知道为何这么多年一直亏损。”

  稻盛于是推出了自己的“阿米巴”管理法。阿米巴是一种极小的细胞,独立存在,京瓷在成为大企业以后,为了避免官僚主义等“大企业病”,仍然让每个组织保持小团体特点,以保持应变和生存能力

  他回忆说:“我进入日航后,对大家说的就是要认真干各自的工作,并开始推进中上层干部的意识改革---靠官僚主义是干不成事的,需要大家拼命工作,如果企业再一次破产的话,国家绝对不会再来拯救我们。”

  从没有收益航线中退出,让多余的职员回家,这是稻盛重组日航的第一步。5万多名职员中,1.6万人需要清退,特别是一些飞行员、空中乘务员也要下岗,劝退进行得并不容易。

  “我们一时不能增加销售额,但至少可以立即减少支出。”稻盛严命公司必须做到这点。不必要的支出迅速减了下来,企业的经营效果很快显现。2010年4月至9月的半年时间,日航国际取得了870亿日元盈余,同比多出了1851亿日元。

对中国企业家归纳出12条原则

  稻盛和夫虽然很少直接面对中国媒体,但他现在只要可能,每年都会到中国来演讲并与企业家交流。

  稻盛更多以一个长者和思辨者的态度,倡导中国企业家发展自己的经营哲理,并完成企业家的使命

  在前不久青岛的一次讨论会上,面对数百名中国企业家,稻盛说道:“《周易》上有一句话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无论人生还是经营,其成败取决于经营者如何想如何行动。”

  他把自己50年来的经营心得归纳为12条,比如处事要正大光明、要能与员工共同享受丰收的喜悦等等。12条原则大都以“善”和“勤奋”为主要内容,始终找不出“快”、“速度”这样的时髦词汇。

  本刊记者问稻盛,中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待日本企业,但现在进入了2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崛起,日本企业是否仍然有值得中国企业鉴的地方?

  稻盛回答说,不仅是80年代,在70年代日本企业也是很有活力的,这和五六十年代日本战败后主要工业生产力量被美军破坏,一无所有,不得不白手起家的背景有关。

  “那时的盛田、松下本田都是从小企业做起的,所有企业家、公司员工都要靠拼命找工作市场才能存活。那个时代有这样一种拼命努力的社会背景,才取得了战后的迅速发展。”

  但现在的日本,“战后那种克勤克俭的精神渐渐地失去了,有了一点成功后,就把成功看得一成不变。曾几何时,日本的所有大企业都开始官僚化,开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中国企业就大不一样了。中国在过去缺少财富,中国企业家在30年前开始努力创造财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稻盛说,如果他可以给现在的中国企业一句忠告的话,就是“回归原点”---用日本二战后曾经有过的那种劲头和思想,一切从头开始。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8 +1
复制成功
稻盛和夫  阿米巴  管理  经营者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