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人民币为啥进入到“暴涨+阴跌”模式?

昨天(周四),人民币美元汇率再度大涨。在岸人民币日内一度大涨约270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一度上涨约180点,刷新6月15日以来高点。而这又是在岸、离岸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日的大涨,在岸人民币累计上涨近600点,离岸人民币累计上涨逾700点。

对此,市场分析认为,近期人民币的暴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逆周期因子中间价的“催化”作用。逆周期因子旨在适度对冲市场情绪顺周期波动,消除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尽管官方措辞仅是“考虑”引进逆周期因子,但市场已经迅速作出反应。

其实,这次人民币汇率突然走强并不意外,临近半年末,且达沃斯论坛正在中国召开,监管层或有意控制重要时点汇价。此外,近期美元指数疲弱,但人民币汇率指数连续下跌,监管层并不希望人民币贬值预期再起,而希望用人民币升值逼出结汇盘。

实际上,人民币汇率近期一直呈现“暴涨+阴跌”的模式。5月25日至6月1日,在岸人民币累涨千点,离岸则上涨了近1500点。此时,人民币的暴涨,让很多人对人民币允满信心。

但没过几天,人民币又开始阴跌了,从6月15日至6月26日,离岸人民币累计下跌逾700点,抹去了5月底涨幅的一半。而这几天又开始出现暴涨了,那为啥人民币会出现“暴涨+阴跌”的模式呢?

一方面,近期人民币暴涨体现了逆周期因子对中间价的“催化”作用。央行通过不断上调中间价等手段来推动人民币走强。近日来,人民币收盘价与中间价的价差却在扩大,说明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但是,人民币本身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所以当央行操控人民币汇率快速走高后,一旦有所松懈,人民币往往又会进入连绵不断的阴跌态。

另一方面,当我国央行操控人民币汇率出现短暂快速升值之时,便会触发购汇需求,从而再度触发下跌。例如,部分并不看好人民币汇率,并且预期年底人民币将贬值至7.0的企业,当在人民币涨至6.8时就可能会出手购汇,此类交易一旦拥挤便会再度带来下跌。

总之,通过人为操控汇率市场办法,只能让人民币出现短期暴涨,当暴涨过后便会出现阴跌。对于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该怎么走?多数机构给出的答案是“双向波动”,预计人民币波动范围将在6.7-6.95之间。而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取决于以下几大因素。

第一,美元指数真的会一直疲弱下去吗?美元指数自上年末累计下跌6%,从103一线跌至96.3左右。这主要是美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那么好,还有特朗普上台后各项政策主张的兑现效果不佳。但问题是,美元如果一直贬值下去,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弊大于利。未来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缩表,这使得下半年美元指数下跌空间已经不大。

第二,中国经济是否向好?国内货币政策是否收紧?下半年国内经济各项数据可能要弱于上半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又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转向。所以不排除PPIPMI制造业指标走弱的可能性。这会从一定程度上给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压力。

此外,从4月底开始,我国对金融业展开了“控风险,降扛杆”的举措,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各银行贷款利率都不同程度上调。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开始从极度宽松逐步转向为中性。

所以,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稳定,就要看决策层是否有坚持“去杠杆”的定力。如果坚持“降杠杆”、“收信贷”那么人民币汇率会得到稳定。如果承受不了短期经济下滑的压力,再搞所谓“大水漫灌”,那么人民币汇率跌破7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态度如何?我们知道央行可以通过抛售外储、上调中间价,或引入“逆周期因子”等手段,避免短期人民币出现大跌。很多人欣喜看到,5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240亿美元,似乎央行并没有通过抛储来干预汇市。

但是,笔者认为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是隐性的:一方面,外储的增长是非美货币升值贡献了190亿美元,并不代表央行没通过抛储稳定市场。另一方面,5月末,外汇占款215496.18亿元人民币,创2011年2月以来新低,较上月减少293.34亿元,连续19个月下降。外汇占款连续下降才是央行抛诸的有力证明。

人民币汇率出现暴涨,这只是央行干预市场的结果,而这样的干预一旦停止,那么人民币又将呈现阴跌态。下半年人民币该往哪儿去?这主要看央行干预汇市的决心,国内经济表现,以及货币政策最终走向。如果坚决去杠杆,收紧货币,那么人民币或将在一个箱体内震荡。若搞大水漫灌,人民币汇率将再难保7。

  • 平说财经(微信ID:bzzcaijing)供稿,观点犀利、时效性强,财经爱好者喜爱的内参!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4 +1
张平

张平,聚焦财经时评第一线。公众号平说财经(微信号bzzcaijing),高级经济师,知名财经评论家,每经智库专家,金融界、百度百家、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硕士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