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从外企到民企,你撞疼了吗?

我的朋友Zara最近换工作了,从原先的美资大公司到了一家新兴民企老板行业旗帜人,现在在大力引入外企人才改造他的公司。从外企到民企从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职老司机了,还能遇到新问题。Zara到新单位处处觉得不顺眼,周末约我喝下午茶,谈到她这个月的一些措施,比如要求穿职业装,用六顶思考帽这些方法开会,老板一直表示赞赏。可能与现有的人的习惯不符,效果并不好, 叫好不叫座。Zara是位干将,也是念过名校MBA的,又有十多年优秀的职场经验。准备大干一场,引入一些先进的理念,让公司这帮人看看什么叫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

我想起北大陈春花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当管理超过经营的水平的时候,就会出问题,并不是管理不对,而是经营 承载不了。管理起不了效果,就会显得比较空,所谓不接地气就是这个原因吧。

我又想到昨天我带孩子到一个新的健身房去游泳,因为这里的柜子开门方式和我原来的方向不同,我没注意,狠狠的碰了下头,还摔了一大跤,当时感觉差点脑震荡。

Zara这种情况在新入职一家公司,尤其是文化比较先进到文化较为滞后的公司去常会遇到的,所谓高势能的地方到低势能的地方,比如,外企到民企,大企业到小企业,去非常多的现象。这些民企、小企业并不因为现代管理水平不高而业绩差,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生存发展到现在,他们都已经自成体系,而且经营得相当不错。当然,也会有很多问题,人人都想改变。如果希望向更好走,必须引入新的管理,这是管理升级的过程。于是老板也会去读EMBA,请咨询公司,引入外企成熟高管...

外企的很多管理人员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天花板、外企经营在中国水土不符、理想和情怀……等等原因加盟到民企来。每一位到民企来的外企文化熏陶(驯服)过的人都有Culture shock不适期。大家都想做出点成绩,但能融入文化,做出成绩并不是易事。

反而如果不小心,就会像我一样,不仅会碰头,说不定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我们新到一个地方,熟悉环境是,是有原环境的惯性地图的,尤其当新环境和旧环境有些熟悉之处时,正如我健身房的环境我大致熟悉,而没有充分注意到新的健身房的柜子门是另一个方向开的。

如果一点都不熟悉,完全陌生,我们反而会很小心,这时候反而不会那么容易受伤。

其实进入一个新企业也是如此,如果做的事都是都是我们似乎很熟悉的,我们会以为我们很了解这内中的问题,用经验去看新的环境。这会让我们有诸多不适。以至于我从各类跳槽案例中会发现,有些完全转行的反而比换企业或换岗位职能的适应更快些。因为有些熟悉的东西让我们放松了对陌生部分的警惕。

1、熟悉环境,不忘初心

Zara入职后才发现,新公司非常激进,一到开会,大家都在互打鸡血,实质行动没什么跟进,所有的事其实都在会下解决。公司居然还有那种“类似传销”的全体呼口号,表决心的晨夕会,简直太可笑了。Zara困惑的说,大家难道不知道开会的基本原则吗?难道不解决问题,光表决心就行吗?

她原先公司的晨夕会都是摆数字,找问题,落实方案、责任到人、解决问题,实在没想到到新公司会议居然是这个形式,至于什么老员工土,裙带复杂,反而有心理预期,虽然不认可倒也没什么了,这也是她原先预期的最大的不同罢了。

其实这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如果真认准了老板战略眼光,公司前景很好,就不必留恋原来理性克制的文化。既然到了新环境,必须牢记当时为何加入这家公司,不忘初心。

现在不少民企用这种外企人一看很可笑low的形式,这实际是员工素质不够整齐,为了提高执行力凝聚力的一种形式。很多时候,也是企业无奈之举。现在这种形式已经在多个行业,尤其是保险地产中介餐饮、美容美发…如果毫无可取之处,相信也会被抛弃。

据我了解,有些外企也在效仿。如果整体方向是自己喜欢的,不必把这种形式上的东西看得不可接受

至于老板同事没什么界限概念,公私时间不分,公私事务不分,这也是很多民企自身的特点,甚至老板自身根本没有这种sense。这也是需要先接受,再慢慢改造的。

也不要那么悲观,所有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环境,社会环境总体是更职业,更有隐私的。我们所要牢记的正如卡耐基先生曾经讲过的:折磨我们走不远的,往往不是路途的艰辛,而是鞋子里沙砾。

2、公司管理为了经营,接地气很重要

充分了解新企业的做法,管理不能超过经营,外企的人才相对整齐,招聘标准也相对高,培训和培养体系完整,更重要的,因为已经运作较长时间,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企业文化比较稳定。中国的民企时间较短,草根出身的企业老员工招聘时会参差不齐,培训培养体系在建设中,老板就是文化的核心,制度也在建立之中,外部环境又要求企业灵活多变,文化上自然相对更灵活。所有打工惯了的,都希望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中工作,但实际上经营就是要面对多变的市场,我们在为民企服务时,很多老板招高级经理人希望有创业心态,而外企从来没听说过要有什么创业心态,如果心态要求,更多的是要求执行心态吧。

3、注意用词,想改变别人,先调整自己

外企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尤其是时间较长,成绩不错的容易养成较“洋范儿”的形象,用词和举止就能看出,这也是最表面看出的差异,我们常笑称同样一个行业,做同样的生意,用同样的渠道,外企人和民企人从样子上就像两国人。外企入民企要过的融入环境第一关就是不要急着Judge他人的谈吐,邮件用词等,而要看环境用“同一国语言”沟通。语言行为改变思想,先从表面上让Ta人认可你,比你从心里瞧不上Ta,却妄想让人家改变受欢迎多了。

4、不要急着改变,改变从小处着手,从减法开始,慢慢替换,再慢慢加法

人都讨厌改变,尤其大家身在这个环境中,多了个外来的空降兵,大家并不会感觉会改变什么,但一下子增加很多东西,大家会立刻发现,会觉得很烦,人的第一反应是抗拒。但减少一件不太重视的东西、一点点改动大家其实并不注意,如果效果好,就会形成共识。

5、成绩最重要,有时候,但真正的业绩,会得到及时反馈

任何地方,领导力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而影响力除了职位的权威,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专家能力。专家能力是在专业上体现出来的,在老臣子遍地的新公司,只是要等待机会,积极创造机会,优秀的人总能脱颖而出,而有人格魅力的人机会也会更快的来临。人格魅力在于严格的自我要求,和真诚的关爱别人,为他人创造价值

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先贡献价值,再展示权威。

6、坚定信心,调整心态

坚信自己能为新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不是批判,而是逐步改造。

优秀的外企经理人,不是正是因为可以打破天花板才投奔民企的吗,我们选择一条道路时,必然要接受这条路上的荆棘和坎坷。有能参与决策的机会就要接受决策的伙伴与自己的不同。

疼痛有时是件好事,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会碰到障碍,我们会磕磕碰碰,但疼痛让我们迅速学乖。

到新的环境我们一定要舍弃掉存量思维,以前的成功经验可能是以后的失败的种子,存在即合理。既然来了,需要向现有公司学习,还要认识到,新公司请自己来,也许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光是批判并不能帮助团队,要有更好的方案,让人信服才能带来改变。

7、多创造机会进行各层级非正式沟通交流

在外企条线清晰,沟通成本较低。而在民企,有很多模糊地带,团队之间的配合很多时候沟通并不在工作上,这会让人觉得沟通成本高,其实只是表现形式很不一样。民企除了和老板要多沟通也要在线下创造机会和同事多沟通,取得信任有时候需要展示信任,有了信任有了感情很多事情才能顺利进行。

和老板多交流,除了得到老板的信任,了解老板的交流方式、思维方式,理解老板的战略,理解公司资源的局限,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意见,让专业得信任和尊重。在民企里,老板的能力、眼光、决心作用远比在一个成熟外企重要很多。

最后Zara也同意先用Allin的心态投入工作,但理解了为什么过半的外企到民企职业经理人实在适应不了。这和跨界一样,需要很多准备,如果准备不足,在一个平台上的经验并不能用到另一个平台上。这种情况下要清醒的认识到时机上自己并没有准备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时间,如半年,还实在不能融入,失去热情,反复审视,还是接受不了,可能就是离开的时候了,这在职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也许大家合作的时机还不到罢了。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 +1
景红

景红,亚洲知名猎头公司仲望咨询总经理,在人力资源行业拥有15年以上的资深经验,LinkedIn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景红空间(ID:JinghongJoyce), 微博:Joyce-景红

复制成功
外企  管理  经营  职业经理人  民企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