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你,就一次失败而已,能不能有点男人样!”我爸看着无精打采的我有点恨铁不成钢。
去年考驾照,为了赶考试,早晨四点半起床,没来得及吃早餐,去考场的道路也不平缓,一路颠簸,胃也跟着翻江倒海,身体上的不适再加上对考试车辆的不习惯,没能通过科目三的考试。
考试前就紧张到双腿发抖,害怕失败反而令我状态不佳、离失败更近。
结束后,止不住的失落,朋友安慰道:“你这次就是运气不好,下次肯定过!”
可是扪心自问,真的只是因为运气不佳吗?
如果说是因为不适应考试车辆而失败,那么因为等红绿灯忘记拉手刹而导致溜车就绝对是我个人能力的问题了。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的技术不过关,考试中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就乱了阵脚。
但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因为那一次失败,让我用一次考试不过关的小教训,而永远记住了等红绿时要拉手刹的宝贵经验。
-2-
我们都渴望成功,但是人活在世,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
正如理查德·耶茨所言:“在很多人看来,失败是可耻的,但其实,失败才是常态。”
二十岁多的你,应该正处在大学时代或者刚刚步入职场。
身处大学时代的你,刚刚卸下高中时代的束缚,生活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也更加自由。
四年的时间,有人努力学习、顺利保研;
亦有人整整四年都窝在寝室,与游戏为伴,与综艺节目为伍。
你可以躲在舒适圈里求个安稳,但温水煮青蛙的结局你应该有所了解,你也可以跳出舒适圈主动寻找“磨难”,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迅速成长。
李开复曾说:我们应该给自己找点不自在。
缺少了磨练的人生,想要取得永久的成功很难,总归要遇到点挫折,遇到点打击,提醒自己还要完善,还要充实、提高自己。
四年后,我们将成为怎样的自己,决定权就在你的手里。
-3-
而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朋友,或许你正被房租和繁重的工作所折磨。
担心犯错,担心给领导留下坏的印象,担心和同事不能和睦相处。
最近一个要好的朋友去实习,因为刚刚步入职场,业务不熟练,难免犯了不少低级的错误,为此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闲聊中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长大的代价就是你必须要为你犯的错误负责,即使这个后果你承受不来,也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爸妈打一顿了事。
长大后没有人再打你、再责备你、但你必须默默承认犯错后的代价。
其实我们害怕失败就是害怕承担不起后果。通常,我们会认为失败就意味着损失,意味着需要承担某种后果。
但,换一个角度,跳出现在,从长远来看,有时候,失败反而是一种通往成功的捷径。
想想看一年前的自己,从一个没有任何社团经验的小白,到现在,已经可以快速地组织一场一定规模的线下活动,从找场地、到联系嘉宾、再到活动宣传、分享内容的审查都能一气呵成,而这样的能力正是在我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中总结成长起来的。
当然,每一次都会出现不少纰漏。那些错误,如果不去尝试,当然不会犯,但同样,也不能因此收获更多组织活动的相关经验。
二十岁的我们,应该趁犯错的代价相对较小,主动地去尝试失败,而不是选择逃避。
-4-
不犯错、不失败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我们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学会反思便是我们成长的关键,聪明的人会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普通人也能摸爬滚打,在失败中总结出些许经验,而那些犯了错不知道及时总结反思、又或者是犯了错都不自知的人就有点“不聪明”了。
当然,就像阿酒朋友所言,有些失败的后果我们承担不起,失败也是分大小的。
小的失败令我们伤心、难过、情绪低迷,而大的失败,则会让人一蹶不振,甚至选择轻生。
每个人对失败大小的划分是不同的,有人觉得失恋就如同世界末日,也有人觉得失恋不过是一段爱情的凋谢。
我们习惯性地放大痛苦,所以,要想摆脱因失败而导致负面情绪的蔓延,你不妨拿出一张白纸,用文字的方式,尽可能去理性地分析失败,认清现实。
还拿去年科3失败的经历,当时考完回家茶不思饭不想,写文都没了动力。
回过头仔细想想,一次科三考试失败的后果无非就是重考,顶多再损失75元的补考费以及因为重考耽误的一天。
想明白这些也就释然了,很多失败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
试着理性一点,允许失败,但请不要过度自责,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败就颓靡不振。
适当的自责会唤醒我们的羞耻感、荣辱感,催人奋进,过度的自责便只会打击你我的积极性、变得更加自卑,除此之外,毫无用处。
-5-
顾城说,你不愿意种花是因为不想看到它们一点点凋落,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失败也是如此,多少次,我们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拒绝尝试,也就在这样一次次的逃避当中,拒绝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为错过繁星而黯然神伤。
你才二十岁,有什么可怕的!失败就失败吧,至少我们在探索它的真相,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失败中激发出无限斗志,允许失败,承认失败,正视失败。
过去的已经成为现实,专注当下,瞄准未来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我们不妨用十个字来总结概括:不纠结过去,不畏惧未来。
最后,愿你我都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原文标题为《你才20多岁,到底在怕什么?》,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