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罗永浩:一个创始人如果企业不成功,屁都不是,但人才到哪里都有价值

从草根名博到科技公司创始人,罗永浩的经历曲折又颇具喜剧色彩。

选择有时候比努力重要的多

关于一家企业如何选择方向和战略这件事,有这么几种判断方法供你参考:

第一种,这是一种理想态,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这是一个屁话,那就是你拥有一个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的技术或者产品。比如你是一家单位搞科研的,搞着搞着突然搞出了一个大招,在满世界都是火车的时候你做出了飞机。而世界上本来没有飞机,被你们做出来了。

或者你不是搞科研的,你的朋友之中有人是做科研的、并且已经憋了一个大招,而你对这个朋友又非常了解,把他骗出来一块创业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种事不是不会发生,但从概率上来说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撞上了,那你就是祖宗积德了,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的。

第二种,你发现了一个蓝海,也就是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市场需求。比如说,你发现滴滴已经搞定了中国人坐出租车需求,但你下楼到附近拉面馆去吃兰州拉面的这几百米没有人管,然后你发现了可以用共享单车的方式填补这个空白,然后这个项目就火了,这种就属于这一类。

发现一个市场需求,发现一个蓝海很好对吧?有时候觉得创业这件事也不错对吧?你可能非常认同这一点,但你研究下面说的内容你就会发现,其实选择比努力重要的多。

很多人可能非常不爱听,因为它特别不符合我们经常说的什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努力就一定有回报」之类的从小就接受的鸡汤。

这种价值观我们从小就接受,但在现实世界里并不是这么回事。有人做空气净化器,拉着十几个人一年就赚了几千万、几个亿,但也有人选错了项目,拉了五六百个人,辛辛苦苦做了五六年手机却还在赔钱(自嘲)。

选择有时候真的比努力重要。比如选老婆,你选对了老婆,两个人几十年都高高兴兴的、什么事都没有;但选错了老婆呢,你得为婚姻做各种小心翼翼的经营,你为了维持、维护一个婚姻做了很多事情,可最后发现效果可能也不怎么样。

创业基本常识:规模和利润、增长和人性

再说选择创业项目时的注意事项和基本常识:大概有三个,一是规模和利润、二是要看准增长的时机、三是要洞察人性的特点。

先来看第一个,弄清楚你所进入的行业总体规模有多大,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最后会成为一家成功的大公司,还是成功的中公司,还是成功的小公司。

个例子,中国房地产规模大概是四十万亿,汽车大概是六七万亿、七八万亿的样子,手机更小一点。

你同样的投入三年、五年、十年以后换来的是十分、五分还是一分回报?很大取决于你一开始的选择。

另外,同样是一个企业产品踩在哪个价位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取决于你要的是规模还是利润。丰田车可能并不是豪华车,但丰田汽车公司市值要比奔驰宝马加起来还要大得多,这就是规模带来的效益

如果你选择靠规模来实现更好地利润,那么你肯定要做中档和低档市场。当然,还有一件事你要想清楚,那就是当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是处在这个行业的高速增长期、还是一般性的中长期、还是基本不增长的时期或者甚至是衰退期。

一般说来,对产品特别自信团队通常会犯这个错。他们一般不在乎时机,但实际情况是,即使是产品足够好,选错了时机的话即使死不了,也会累个半死。

还有就是创业的时候要洞察人性的一些特征。对于产品需求而言,你要想清楚这个需求存在还是不存在,强不强势。健康是个好生意,但预防性健康就不一定。什么叫预防性的健康?是希望你提前未雨绸缪把身体弄好了,比如低热量的食品,但要是这些措施真的管用,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胖子了,我相信我在这点上还是有发言权的。

那什么是好生意?人健康出了问题之后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所以,要洞察人性,根据这个判断产品的需求。游戏就是好生意,但学习就不是。你会看到市面上那么多学习类的应用,但赚钱的是少的。

我和一个朋友吃饭,他说做教育的教训惨痛啊,下辈子再也不想碰教育了。「黄赌毒」才是好生意,开玩笑的说,游戏也是一种黄赌毒,是吧?

不要以为你在某个行业做了十多年,就一定要在这个行业创业。如果你跟我一样做手机,并且是刚开始做,那就非常不好,是吧?除非你做手机的时候刚好满足我上述说的那几点,发现一个蓝海,并且市场还在增长。比如美图手机就是这样的,它开辟出了一个新的手机品类,叫美颜手机。虽然这个市场不能像大众手机那样把量冲的特别大,但它的利润率是非常非常好的。而且,买这个手机的那类群体也不觉得贵。一方面市场上除了它一家没有别的供给,同时它又是一个偏小众的需求,也不会有人跟它竞争。不出意外的话,它可以很多年在这个领域里稳稳当当的赚钱。

初创企业如何挖到人才

我因为在创业之前,已经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一些名气和影响力。所以很多人认为我在创业初期招人的时候是很容易的。

其实不然。

我早年在文化圈、英语培训行业、媒体行业里,这些资源倒是有一些。后来,当我去做一家科技公司的时候,我发现周围没有太多理工男、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这时,我以往的影响力非但没有给我带来好处,反而我觉得这些在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包袱。因为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讲,当他听说一个「相声演员」要做手机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

我早期的遭遇和现在创业者所经历的是非常相似的。当时有一个摩托罗拉软件工程师,要求跟我见面跟我吃顿饭,我当时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饭局上跟我说了一堆,什么从小听着我的音频长大,对我有无限仰慕之情之类的话,最后他「袒露」内心跟我说的话让我非常吃惊。他说本着他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并看到我走在一条「邪路」上,特意托朋友一定要跟我吃一顿饭,并一定要在酒桌上劝我一定不要做手机

所以你可想而知我一开始挖人有多么困难。

因为不得法,就四处邀请别人见面、交朋友。但见了几十个人以后,我觉得我花了太多精力。等到见面了以后,二三十个里才能劝说一个加盟。所以,一开始整体的招聘进度是非常糟糕的,如果一个创业公司按照这个进度往前走,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觉得「术业有专攻」,然后我就想到我需要一个背景足够资深、能力足够强的主管,然后让他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样一来,人才即是说对我本人不信任,但由于这个人比较资深,自然而然也会有所考虑。

然后我们放弃了全力去招聘工程师这条路子,转而全力去找有科技公司背景、足够资深、足够能干的人力资源主管。然后我们找到一个,这个人除了上述几点都足够好之外,还对我们的价值观和理念非常认同。当然,价码很高。

创业公司创始人经常犯得一个错误就是,招聘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员工比自己的薪资还要高的情况。这时候心里难免很不平衡,你可能心里会说,我CEO干这么多活你怎么比我赚的还多。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很不可取的。

对于一个创始人来讲,如果你创立的企业没有成功,那么你屁都不是。但那些人不同,他们本身就是职业管理者或者职业经理人。她即使不来你这里到别的地方,也是这个价值

这个人力主管其实当时还拿了BAT其中一家的offer。对于这个人来说,去BAT的好处是,那里的领导非常赏识她、欣赏她,去了的话可以跟着更牛的人学习东西,没准还能掌握更大公司的管理方法

同时,她对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也很感兴趣,也很谈得来。几次沟通下来,我发现她和我们的价值观是趋同的。所以,我决定向她做更坦诚的交流。当你觉得一个人价值观和你极为相似的时候,你应该做的其实就是更坦诚、更真诚。

所以后来,我们和她讲了我们种种难处,掰开揉碎说了我们的困境。我们用这个方式,激发了一个跟我们志同道合人的想帮助我们的强烈意愿。这种帮助如果能起到作用,是很容易让一个事业有成就的人取得成就感的。

后来,她老公在微博上关注了我们。和他们两口子一起见面后,长谈了一个晚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她老公也帮助她来我们这,因为我们示弱,所以他们把这件事理解成了帮助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就事业。

而正因为有了这个插曲,使得我们这几年的合作成了真正的精诚合作、志同道合,这对于我们在早期时的帮助非常大。由于她是这个行业非常资深且非常专业的人才,所以她入职之后,招聘效率让我们吓了一跳。我们之前招聘,一个月只能招一个人、半个人这个样子。她入职以后,一个星期就能招到好几个人。

最主要的原因,她在这个圈子里有深厚的人脉,并且人们对她也有一个基本的信任。特别是,她劝说了几个大牛加盟之后,后来的发展就变得越发的容易了。

技术出身的CEO普遍认为工程师特别难搞:你跟他谈钱吧,他跟你谈概率,说创业公司绝大部分都会死;你跟他谈理想吧,他通常比较冷静,你说的那些他无感;你跟他说产品吧,他可能对产品兴趣并不大,他只对技术兴趣高。

其实,我们过去的经验发现,其实这些技术人员也有感性的一面。如果他们出道了几年,当时带他们的那个技术主管去了某一家公司,那么他也倾向于不计回报地跟着会来。所以当我们搞定了几个技术大牛之后,他们过去的那些同事也跟着来了。

我们渐渐进入了良性循环。

有一次,我出门看到一个人,我并不认识他。但这个人挂着我们公司的工牌,明显是我们公司的员工。让我惊奇的是,我不认识他也就罢了,他竟然也不认识我。我随即找人力去聊,她倒表现的很高兴说,你看咱们公司终于步入正轨,去掉了草台班子的痕迹,已经不是一家微博明星经营的粉丝公司了。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4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4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人才

2017-11-15 18:41

精辟

2017-11-15 18:52

创业基本常识:规模和利润、增长和人。

2017-11-28 04:59

对于产品需求而言,你要想清楚这个需求存在还是不存在,强不强势。

2017-11-28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