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毕加索,立体主义大画家。
……啥叫立体主义涅?
就是从四维或更高维度,看三维世界的人物风景。
比如说,从三维视角,如果看到一个人的脸,铁定看不到后脑勺。
但从四维角度,脸和后脑勺,贴在一起,一目了然。
正常人类,只有三维视角,看到毕加索的画,自然懵懂。
看不懂。
就有人怒极,质问毕加索:净弄些我们看不懂的,啥意思你?想打架吗?
毕加索问:鸟叫的声音,好听吗?
好听。
你听得懂吗?
不懂……
(02)
没几个人听懂鸟语。
不懂没关系,很正常。
但有些人,明明不懂却故弄玄虚,这又是何故?
——或许是人家的工作吧?
(03)
我有个盆友,政府机关任处长。
有天传达政策,他手拿文件,边讲边念:现在是创新的时代,呃,创新懂不懂?不要再默守陈规啦,不能再陈陈相因啦,要创新!晓得伐?
正讲之际,台下突然冒出一位:咦,啥是创新呀?
啥是创……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
创新就是……就是……正要回答,突发现脑际空空,一无所凭。
啥叫创新?好象自己并不懂。
不懂就算了,反正不扣工资。
下班时,遇到局长,说起这事:局长,今天有人问我啥叫创新。
咦,局长瞪圆了眼睛:你当时咋答的?
我没答上来……直到有人问起,才知道我根本不知道啥叫创新。
不知道就对了。局长谆谆教导:今天司局领导会议,十几个厅局长,讨论了大半天,也没说清楚啥叫创新。
天天说,日日讲。每个字儿都认得。
却根本不明其义。
(04)
不知道啥叫创新,不碍事。
随便找个博士生,他会告诉你:
创新,就是在现有的认知体系里,向外稍微的拓展那么一点点。
哪怕一点点,都会引发大脑深处的认知革命,
创新只是一个词。
可还有多少名词,我们只识其字,不识其理涅?
(05)
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中,有两个人不可不提。
大海海明威。
小福福克纳。
海明威写过《老人与海》。
福克纳有写《喧哗与骚动》。
都是名著大家。都有获诺贝文学奖。经常会面,相互尊重。
可有一次,福克纳接受采访,被要求私下评价一下诸位作家。当说到海明威时,福克纳犹豫了再犹豫,最后还是没忍住:我觉得吧,海明威缺乏勇气。
记者把这个评价发表了。
海明威看到,立马炸毛了。当时找来个证人,是位将军。
将军拿起羽毛笔,刷刷刷,连写了好几页。列举了海明威多次打架的事绩。将军做证,海明威打架急了眼,连自己都揍。凭什么说他缺乏勇气?
被海明威这么一闹,福克纳说不出的别扭。他用各种方式回应海明威:老海兄弟,说你缺乏勇气,这话的确是我说的。但这话的原意,别人不明白,你还不懂吗?我说你缺乏勇气,不是说你不敢和人打架,是说你和我,在创作上缺乏突破自我的勇气。
解释完毕,福克纳小心翼翼的问:老海兄弟,我有解释清楚没有?
谢谢解释,非常清楚。海明威回答:有种你出来,咱俩打一架。不打到你哭爹叫妈,就算我输!
唉,福克纳仰天长叹:你看这事闹的,还说不清楚了。
——以海明威的智慧,断无可能听不明白福克纳的意思。可他为什么故意曲解呢?
因为,揍福克纳一顿容易。打到他爹妈都认不出,亦非难事。
——但要是突破自我,这个挺难的。
而人性本身,总是向着容易的方向偏移。
伟人难免俗,俗人俗一世。所以海明威,无意识的做出了和普通人一样的选择:
曲解逃避!
——人世间,又有多少由这些只识其字、不识其理的名词所组成的道理,我们并没弄懂,却以为自己懂了涅?
(06)
有个年轻人,心里烦忧,遂去找智者解惑:
智者呀,我家隔壁老王,比我高,比我富,比我帅,老婆温柔又可爱,撒了狗粮秀恩爱。跟人家比,咱活得就象条狗。智者你说这事咋办涅?
智者答:勤洗脸,常刷牙,没事勤剪手指甲。经常出门少宅家,见到朋友笑哈哈。记住了没?
年轻人:记住了,可这跟隔壁老王有啥关系?
智者:隔壁老王的身高收入,温柔老婆,跟你又有啥关系?
年轻人:……不是智者,你说的这大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心里苦。
智者:心里苦,是因为你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年轻人:你看我不是说过了吗,道理我都懂,就是心里苦。
智者:你只是识得组成道理的文字,根本并不懂得任何道理。
如果真的懂,不会再痛苦。
(07)
有些字我们识得,但习惯于曲解。
有些词我们常说,但从未深思。
人生大道理,我们听得耳朵起茧子,自以为懂实际上并不懂。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人类的认知,是分三个圈层的。
什么叫三个圈层?
就是仨同心圆。
最里边的圆,是绿色认知区。在这个区域里,文字完全懂,道理彻底通,绝对不含糊,正确始至终。
中间的圆,是黄色认知区。在这个区域里,文字也认得,道理也听过,以为自己完全懂了——可实际上,从未从这些道理中受益,甚至会因此吃亏碰壁。
最外边的圆,是红色认知区。这是我们心甘情愿承认无知的世界。比如说陌生的行业,未知的领域,或是从未去过的地方。
承认无知,就是智慧。最外边的圈层倒还罢了,一旦我们自承无知,就会静下心来,拿起书本或是找导师,开始认认真真的学习。
——麻烦的是第二个圈层!
一切似是而非,道理似懂非懂。但我们却武断的以为,这里的一切尽在掌握。
——一旦犯下不懂以为懂的错误,人生的困惑与苦恼,就来临了。
(08)
有些人学养不足,把艺术等同于漫画书,一切以自己看懂为依准。所以无法理解毕加索那种高端立体的创作。
天天说创新,但我们的思维,异常保守而顽固——虽然根本不懂,却仍然不停的说,大会说小会说。有时候说了是骗自己,有时候说了是骗别人。
不是不理解什么叫缺乏勇气,之所以曲解——还是因为缺乏勇气!
一旦听懂了,那就要改正错误,挑战自我,努力突破认知极限——可这太难了,还是揍那些乱讲话的人一顿,更省心些。
听了无数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是因为我们把一些并没有弄懂的东西,错以为懂了。所以不学习少历练,等到碰得灰头土脸头破血流,就开始怀疑世界骗了自己。
——这世界,就这样子的。
——如果它没有骗别人,也肯定不会骗你。
——你还没重要到这种程度,让整个世界来骗。
——是我们自己,骗了自己。
正如大思想家海明威,明知缺乏勇气的本义,却瞪圆了眼睛曲解。只是因为人类天性,不习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罢了。
(09)
人生的幸福或是自由,与认知垂直关联。
——真正弄懂道理,明晰概念,言不伤人,行不逾矩,做事不犯错,自然就活得轻松写意。
——我们所有的痛苦与抑郁,无不是来自于模糊的认知区。以为懂了,其实不懂,举足艰难,懵懵懂懂。辛苦波折,图劳枉然。
正视你的痛苦与不适吧!
痛苦或不适,无非不过内心的纠结。
之所以纠结,还是认知含混,没有想通。
想通想明白,问题不复存在,又何来痛苦与纠结?
(10)
人的能力,相差无几。
形成差异的,是我们对能力实践的预期。
道理彻底弄懂了,预期与现实较为接近,这个叫“胸有成竹”。
明晰道理,详尽流程,所以不会急躁,不会慌乱,而是心平气和的缓步推进。这个叫“会者不难”。
——如果半懂不懂,却自以为懂了。这时我们的心理预期,就会与现实形成巨大落差。这个叫“事不如人意”。再加上我们并不熟悉流程,做起事来事倍而功半。这个叫“难者不会”。
让事不如意,变胸有成竹。
让难者不会,变会者不难。
不过是认知的破局,与改变。
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习惯于从外部环境找原因。明明是一知半解,道理懵懂,硬是瞪眼说自己全懂了。实践碰壁还不认错,死咬着牙非说道理不管用,说世界骗了你。可是各位亲,静下心来想想就会明白,在别人那里有用的道理,在你这里失灵了,你说应该怪谁?世界不曾欺骗任何一个真诚的人,咋就看你不顺眼?回到自我,认知本性,只要打开自我纠结,一切变得简捷,明析透净,周转自如。这才是我们该有的人生,也才是真正的自己。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