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陈春花:大部分企业失败,都会有一个根本问题

彼得·德鲁克认为:“组织社会来临了,在其中,组织文化将凌驾于社会,而组织必须致力去做的,便是创造新事。”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改善,学会活用知识,学会革新。

  • 作 者:陈春花
  • 来 源:春暖花开(ID:CCH_chunnuanhuakai)

企业的寿命很少超过人类寿命的一半。

20世纪70年代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公司,如今有1/3已经销声匿迹。

大部分失败的企业,出现的问题会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的问题都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差。

大部分的组织学习能力不佳有其来由。

组织设计管理的方式、人们定义工作的方式、员工教育互动的方式,这些要是没有做对,就会成为基本的学习障碍。对组织来说学习障碍是致命的。

01.真正的团队一定会成为学习型团队

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超越自我”之上的,因为有才能的团队由有才能的个人所组成。

但是只有共同目标和才能还不够,现实中不乏由有才之士构成的团队,其成员暂时共有一个目标,却无法共同学习。真正的团队一定会成为学习型团队。

组织在今天尤其需要团队学习,无论是管理团体、产品开发团体,还是跨机能的工作小组。

在某些层次上,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

但是如果是团队在学习,团队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它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

在管理界,很多人都相信一个古老(但是错误)的前提: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但事实上,任何一个上司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员工和身边的每个人,这个就是“标杆的示范作用”。

《追求卓越》的作者之一罗伯特·沃特曼就曾指出:“人类似乎有两种学习途径,第一,通过分析我们的缺点并努力改正;第二,通过观察佼佼者并试着模仿他们。”

企业可以在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

这种学习的习惯,可以达成员工之间的相互欣赏、相互合作,消除部门之间的隔阂、上下级之间的距离。

更值得努力的是,内部学习通常可以带来大量的资讯共享,达成有效沟通

内部标杆可以是员工、管理人员、一线岗位职能部门,只要他们有成功的行为,就应该成为学习的典范。

顾客需求作为企业的学习标杆,有助于企业员工不断成长,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向顾客学习是很多优秀企业尤为突出的一点。

我特别记得苹果公司为了了解顾客的购买习惯,专门设立小组,从顾客进入商店开始,全程跟踪录制,然后认真分析顾客在购买过程中的每个行为特征,由此寻找顾客对于购买价值的判断和理解,从而设计出最简洁的产品

也正是“简洁”的设计理念,让苹果一跃成为全球领先企业,并且创造出颠覆多个行业全新产品

02.改变心智模式

20世纪40年代,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创造了“心智模式”一词,其后,这一术语逐步被企业界使用。

彼得·圣吉认为:“心智模式是根植于我们心灵的各种图像、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企业内部,新的变革、新的设想、新的发展规划等要加以推进,往往会遇到重重阻力,甚至在组织成员普遍赞成的情况下,都可能无法实施,究其原因,是与人们固有的心智模式相抵触。

“因此,学习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有助于改变心中对于周遭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而言,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彼得·圣吉是这样理解的,也从中研发出修炼心智模式的途径和方法,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中更是给出了“心智模式”修炼的技巧:

1. 辨认「跳跃式的推论」(leaps of abstraction):留意自己的思维如何从观察跳到概括性的结论;

2. 练习「左手栏」(left-hand column):写下内心通常不会说出来的话;

3.「兼顾探询与辩护」(balancing inquiry and advocacy):彼此开诚布公地探讨问题的技巧;

4. 正视「拥护理论」(我们所说的)与「使用的理论」(我们依之而行的)两者之间的差异。

这四种技巧也许在你看来不太容易把握,但是如果大家愿意真正付诸行动,我相信一定是会有收获的。

我曾经带领过两家公司采用彼得·圣吉的修炼技巧,来改变管理者的“心智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发现人们还是有很大改变的,特别是能够开诚布公地探讨问题。

所以不论这些技巧是否适合你,重要的是企业需要找到自己可行的方式来改变“心智模式”。

03.学会放弃,而不是设法延长

彼得·德鲁克认为:“组织社会来临了,在其中,组织文化将凌驾于社会,而组织必须致力去做的,便是创造新事。”

的确,将来企业将不得不做计划性放弃,而不是设法延长产品政策、业务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改善,学会活用知识,学会革新。

学会改善,即是不断超越自己。没有什么终极目标可言,不断进步才是追求的目标。

学会活用知识,即是知识的运用。就如,日本公司全面品质管理精益生产JIT或德国与瑞士中等规模工程公司的顾客服务等,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以我在美的观察到的情形而言,他们聘用了很多日本专家直接辅导和带领生产现场员工,明显看到质量效率的提升,也明显感受到工艺改进与产能释放的效果。

活用知识,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创造出全新的概念。学会革新,即是行动。

进行革新,必须以实际行动来体行,它包括洞察力、大胆参与、争取获得出色成绩的风气以及组织对革新的支持。学会革新,就是要勇敢地直面失败,在永远的不平衡中前进。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3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