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良叔去香港,需要给别人买一件首饰。
逛了一圈,看中了两款价格差不多的,一款在周生生,一款在卡地亚。
最后我选了周生生那款。
原因是,周生生那位服务员是位香港大爷,服务态度非常好,我也动了点恻隐之心,毕竟卖出去,那大爷应该也能拿点提成。
如果你去香港就会发现,很多服务员都是大爷,包括快餐店的小二、超市的配货员、出租车司机......
这一点和日本非常相似,日本的服务业,也充斥着众多老年人,而其中很多人年轻时也很风光。
有的是公司管理层,有的是收入不菲的自由职业者,但是长期的经济低迷,使得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老了还要从事体力工作。
众所周知,日本人的寿命长的吓人,那些老人的父母往往还健在,所以要赡养父母;
众所周知,日本年轻人失业率很高,那些老人往往还要顾及子女。
所以,他们要终身工作。
这种现象是都市化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双重夹击的效果,使得“退休”一词变成和“自由”一样空洞而飘忽。
当然,我相信中国不会这样,我们总有办法度过各种难关。
所以,我上面所说的香港和日本,丝毫没有预言我们将来的意思,仅仅作为一种思想实验,来让你想象一下,当你老了,是否愿意从事服务类工作?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调整一个误区,不要以为这种工作就一定代表收入低。
在英国,体力劳动者的薪水平均值还高过白领,只是不如后者那么光鲜而已。
我们家的阿姨,年近60,兼了四份工,月收入也能达到13000左右。
我每年都会主动给她加工资,为什么呢?
因为她做得好,比前任12个阿姨都强,所以我用了她3年,就怕她走,一看她接电话,我就紧张,总害怕别人来挖墙角。
所以, 无论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都要知道一点,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这个世界也总会对胜者友好一点。
这个问题如果让我回答,我想我是愿意的,而且还稍稍提前规划了一下。
当我老了,可以去某个富豪家做“保父”,打扫卫生应该轮不到我,到时会出现很智能的清洁装备。
我可以做菜,虽然机器人也可以,但是多半做不出人味。
我可以借助我老妈留给我的“郭妈家常菜秘谱”,轻轻松松的打败它。
“红焖羊肉”、“扬州狮子头”、“五香土豆泥”一摆,先稳住富豪的胃,然后再发挥我的其他特长。
陪他打高尔夫球、给他小儿子讲故事、教他大女儿写作、教他二儿子演讲,说不定商业上我还能出点主意......
想到这些,我心里还是有点谱了,也没啥焦虑感了......
良叔不是在装逼,而是早就认识到一个现实:
痛快淋漓的生活很少很少,枯燥的工作才是常态,越早接受这种常态,越早解脱。
就像《千与千寻》中,汤婆婆质问小千:
“你知道人如果不工作会变成什么吗?”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授权,谢谢合作!】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