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全民焦虑的时代,大多数年轻人其实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负面情绪。我们焦虑、失眠,并不同程度的患上了抑郁。
......
曾见过一个大家口中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习优秀,本科、硕士接连名校毕业,家境卓越,同时还有一个爱他的女朋友,在人前是积极勤奋、自信开朗的“三好青年”,在家里是温柔孝顺的好儿子,可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患上过重度抑郁症,数次在深夜中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曾经对我说,“活着太累了,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啊,既然这么累为什么要活着呢?这个问题跟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灵魂三问”类似,早在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就已经提出来了。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25岁,有哪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值得被养成”的讨论,下面一个高票回答来自一位叫李多鱼的作者,提出只有先学会观察自己,才是养成其他好习惯的基础,深以为然。
“观察自己”这样的概念从来没有被写入教科书中,我们从小接触的教育都是如何达成一个外部性的目标,比如如何考试取得好成绩,如何变得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如何在千军万马中走过“独木桥”。我们从小被告知的都是如何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但并没有人真正关心我们内心的感受。
这些是大人们都不会或者是很少关心,最可怕的是,渐渐地我们自己也对此漠不关心起来,隐藏起自己的情绪,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完成目标。可问题是那些存在在我们大脑中的负面情绪是真正存在的,又怎么能被隐藏甚至忽略掉呢?它只会不断积累、不断扩张,像一个黑洞一样自我“成长”,最终在“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效应下在一个时间点集中爆发。所有的隐藏只不过是延迟了爆发的时间,增强了爆发的影响罢了。
那什么才是自我观察呢?
简单说分成两种,“情绪上”的自我观察和“生理上”的自我观察。情绪上的自我观察包括导致“我”情绪波动的事件,以及随着事件推进情绪上会有怎样的反应?比如有些人解答一道题只花了10分钟,而我花了30分钟也没完全计算出来,此刻的我沮丧、灰心,患得患失,把所有问题归咎于自己“太笨了”;比如工作中同事一句不经意的责怪让我难受了一下午,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你担心因此有损自己在同事中的形象,时刻想着反驳回去。这些都是值得你记录并跟踪的。建议你在电脑或脑海中建立一份自己的备忘录:什么事件引起了你情绪上的波动,事件是正面的、积极的、使我开心的,还是负面、消极、使我悲观的,这之后我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是逐渐好转还是变得更糟?我采取了什么措施能够使我感受好一点?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你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把自己从情绪波动的情境中抽离出来,客观地记录了整个事件对你造成的影响,而每一次记录意味着你有了一次重新审视、了解自己的机会。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对什么事情敏感,对什么事情厌恶,又对什么事情感到开心和幸福,当下一次再出现类似场景时,你的脑海中会迅速找到曾经被记录的场景,并提前预测出自己的反应来:当然,此刻就是我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机会,如果当时那个场景让你纠结了很久,这次你可以选择果断、恰当的反击回去。
生理上的观察包括日常生活中一系列生活习惯的观察、记录,可能是你每天睡几个小时第二天能够精神饱满?吃完午饭小憩20分钟下午工作学习更有效率还是玩20分钟手机更有效率?一天内哪个时间段工作学习效率最高?我平均工作、学习多久休息一下效果最优等等。再往小了说,可以是什么气味、什么材质的衣服让我感到心情舒畅?什么颜色的办公用品让我更想使用它?平时我的桌子上摆一盆花好还是什么都不摆好......只要你能想到的统统都算。通过日常可以观测到的种种小的现象最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观察,最后更加了解自己。
所以,别再抱怨为什么健身房跑了几次就不想去了,为什么我没法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为什么很多事情坚持不下来,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关于“自律”的书却还是这么不自律?只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自己。毫不夸张的说,自我观察一定是你开启一个全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只有先成为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成为掌控自己的人。
【本文为作者投稿,MBA智库(ID:Mbalib)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向作者申请授权,谢谢合作】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