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即使你从不犯错,也不见得能待到最后:如何评估职场生涯安全指数?

“坚持原创的公众号不到7%,你真有眼光!”

寒冬,裁员,中年失业。是2018年以来国内媒体经常提到的词。

相比10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对这个话题更加感同身受。我是在金融危机前夕步入职场,那时候年轻无畏,从零开始,身处动荡中心在我看来都是绝好的锻炼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以初级员工的身份就开始参与业界最大的几次兼并,并迅速成长。开始独当一面负责合并项目,并在这段期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职场财富和人脉。

现在站在奔四的节点回头看,才逐渐意识到这些年经历的十几次机构重组中,从我身边消失的同事们,大部分都不在金融界了。

同时随着阅历的增长,对趋势的味道越来越敏感。一个不可争辩的现实是,未来的科技展会越来越快,甚至快得超乎你的想象。而人类的大脑学习能力并不能急速提高。

80年前后出生的这批人,往往处于最尴尬的地位。一方面经济负担社会责任重,上有小,下有老;另一方面在市场上的竞争值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中大部分人过往的工作一直都平平顺顺,他们都认真地将工作完成,没有犯下什么无法补的大错,几年下来生活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自己也没有太高的质欲望、追求多高的生活品质,于是也就依附着一份基层工作,相安无事好几年。

但随着近几年资讯传播的加速,又或者年纪渐长,逐渐发现体力、心力无法负荷,甚至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难道只能这样了吗?

这群人意识到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该从何开始。激进一点的认为自己工作好几年有点积蓄,于是断然离职想沉淀一下,思考未来人生。

迷茫一点的,可能手上的技能找不到更好条件的工作,现在的工作又乏善可陈,导致自己卡在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型态中。

01 大航海时代的职:即使你从不犯错,也不见得能待到最后

相信这几年,大家都能够感受到职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有可能是破坏式创新公司影响了你原本所在的产业,也可能是整体经济情势对你的公司造成了影响。

所以原本觉得还不错的职业生涯路径,或是本来觉得可以持续下去的工作,这几年不得不开始思考转弯的可能。

比起20年前的职场环境,现在的职场更像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航海时代 。以往在一个组织里勤勤恳恳、认真做好自己工作,这艘大船就会自动开往人间乐土的情况越来越少。

前不久在我的职场群里一位90后的群友问了一个问题:在很多公司,都很少见到60+的员工,但退休年龄是68,那50岁以后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呢?

再过几年,大家可能会发现50+的员工在某些高收入,高竞争行业更少,比如互联网信息技术, 金融等。

一个不可争辩的现实是,大部分人到了中年,处于企业中层一个普通的管理岗或者技术岗,处境就会比较尴尬。他们往往无法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在行业下沉、公司业务收缩,或是发生重大变动的时候,很容易被“甩包袱”出去。

所以不可避免的是必须在这个纷乱的竞争市场,不断的成长、选择,让自己不至于被超越,而减损了自身价值

如果说你是一个不追求大富大贵,只希望平平顺顺过完一生,没什么比较心也没什么太大的欲,所处的产业本身变动不大,眼下也尚未有任何市场威胁,那么确实你可以不必有太多顾虑。

可是啊,这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就算你没什么追求,一个月薪水35K,一年上涨1K,有可能在你生活的城市已经非常好。

但是如果物价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旧的科技不能使用必须替换、随著年纪增长伴随而至的其他开销增加(例如:子女教育,更安全的家电医疗费等),你最终都有可能面临被迫改变的情境。

也就是说即便你都不犯错,不确定性仍然有可能会找上你。从公司倒闭导致中年失业,到胁迫性使你被离职,又或者是自己忍受不了公司自请离职。总之只要你离开原工作,又因为年纪较长,找下个工作处处碰壁,都可以视为某种程度的灾难。

买一台车,你要开五年十年,为了性命安全,你会考虑防撞系数。买一套房,你要住20年30年,为了长治久安,你会考虑坚固系数。

那么你用大把青春换投注长达40年的职涯,是否有好好的评估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安全系数呢?除了高考,人生还有哪些重要转折点

虽然职业生涯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充满风险,可是既然未来仍可能因为环境变动招致不可应付的境况,那么提升职涯的安全系数不就变得非常重要吗?

02 如何评估你的「职涯安全系数」?

我自己对职涯安全系数的简单理解是:我在职业市场中的价值高低=我的职涯安全系数高低(正相关)。

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我们可以概略职业市场价值归因于两大要素,包含:工作市场的供需关系、专业难度的高低。

如果画成一个矩阵大概会像这样:

  • 市场需求强+专业难度高:价值最高
  • 市场需求弱+专业难度高:价值次高
  • 市场需求强+专业难度低:价值中低
  • 市场需求弱+专业难度低:价值最低

有了这张表之后,你可以试试看,把各行各业都归类到这四个大类中,然后去比对一下人力资源库中,是不是也有相同的趋势。如果你身处的行业确实有这样的模式,那么你就可以估算一下,你在所处的行业中,约略的价值是多少。

在你估算出自己的「现阶段」价值后,要注意一件事情,这个世界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市场是不断变动的。

原本需求很强,未来有可能变少,原本很难的专业,也可能因为新技术推陈出新而被取代,也就是说你的价值,其实是一直不断在这四个方格中流动的。

另一点要注意的是,专业工作者的价值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值,你的专业有60分,你在一群都只有50分的人里你是最厉害的。

可是如果你在一群90分的人里,你就成了最差的。也就是说即便你完全不变,努力维持专业分数,或是你有进步但是很缓慢,都有可能因为别人进步得比你快,你的价值反而是下降的。

在这种情况下,持续、高效的学习新技能,就变成一个重要的行动。

基于「你在职业市场中的价值高低=你的职涯安全系数高低」这样的逻辑来看,那么市场需求以及专业难度,就会直接冲击我们的职涯安全系数。

可是市场是属于外部的环境,有太多不可抗力在影响,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所以说要增加职涯安全系数,就只能从我们能控制的,学习新时代需要的专业技能做起。

这也是为什么,不断学习是必要的。

我看到不少中年工作者,因为技能长久没有更新、升级,导致选项不断变少、甚至失去转职筹码的案例

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早一点开始做一点准备,即便真的遇到的职涯的意外况,就算不一定能帮助你完全不受打击,至少也不至于跌得太惨,让自己有足够的缓冲去做转换。

大家试想一下,假如你正航行在大海上,你所驾驶的小木舟破洞就快要沉船了,这时你身边出现橡皮艇、铁皮船、大邮轮、快艇…等其他更安全的选项,你会因为:我只会驾驶小木舟,所以打死不跳船去换其他交通工具吗?

如果不会,那么你就不该在职涯大海上,紧抓着一个过时的技能(小木舟),期望他会在哪一天重新成为市场上的黄金技能。

你更该做的是不断看看身边有哪些更好一点的选项,然后抓紧时间学习、累积,以备不时之需。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是沉船先来还是疯狗浪先到啊……

03 评估职风险问题

这里分享一些我三不五时会拿出来思考评估一下的题目给大家参考:

●最近一年我有学习新技能吗?这个技能与我的产业领域有相关吗?对转职或升迁有帮助吗?

●最近一年我在工作中学到些什么?

●我所在的产业是属于高变动还是低变动?

●我所拥有的技能是高取代性还是低取代性?

市场上与我拥有相同技能的人是多还是少?我在市场上所有拥有相同技能的人中,是前段班还是后段班?

这里针对在海外职场的中国朋友还要说明一点,你能在海外职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能干当地人不愿意干的活;或者能干当地人干不了了的活。”

这两个选择显而易见后者比较受偏爱。怎么样打造自己的独特竞争点就是时常要思考的问题。

美的公司大部分体系健全,站在公司角度,一定是希望员工更加精细分工,最好每人每天就负责一个环节,雷打不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可控性,让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运转,省心省力。

但站在个体的角度,这种做法,正在不知不觉地把你毁掉。

如何才能有「自己的成果」?最好要有一个独立负责的项目,再不济,也要有一个模块。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任务,去配合别人、对接别人,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转。

这是大公司常见的弊病。你可能只是负责系统中某个模块,日复一日地维护、执行、优化,成为「流程」的一部分。

我非常庆幸的一点,就是职的起步是在项目上。因此,我从一开始,就有机会参与到内部客户的接触,前期的沟通,方案的策划和执行,以及后期的监控、维护上面,得以从「线」的视角去看待全局 —— 这种感觉跟单独去做一项任务,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往项目的上游和下游延伸,从「点」到「面」,尽可能参与和涉足整个项目链条,这才是你价值的体现。

如果你已经工作很多年,很久没有好好针对自己的职涯现况做一些澄清和评估,建议你趁这个机会,赶快拿起纸笔,评估一下自己的职涯安全系数

一方面先在公司里继续积累、成长,另一方面,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培养自己的敏感度、意识和心态,让自己慢慢适应「独立工作」的模式,提高应对各种情形的灵活性,减少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

  • 图片:全景视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1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