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2019年走过10个月,总结成功的经验只有这三条

  • 文|七芊

2019年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10个月。在这个10个月里,我和选择力的团队也经历了很多。思维和配合各方面都更加成熟,整体而言越来越好。

今天想要认认真真地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文章写得比较即兴,多数是我今天的感受,有些口语化的地方多多担待。

从哪里说起呢?今天准备分享三个我感触非常深的方法论:1 选择不要什么。2 正确克服恐惧。3 建立自身的正面循环。

就从选择不要什么说起吧。

身边很多人犹豫不决,自我消磨的核心问题都是在问自己要什么。

但这是个无解的答案。

扭转思路,只要不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去接触自己不想接触的人。想要的事情就慢慢浮现,理想的圈子就慢慢汇集了。

排除法会比做选择更高效。

因为坚决不去做不想做的事,就可以腾出时间去研究更多想要的事情,这件事不会是漫长无解的,相反是一件急速见效的事情。

不管是我工作还是做公司,最初在梳理业务和强项的时候最先做的都是排除法,先把自己坚决不要的东西排除在外。这样反而比苦苦寻找方向,忍耐自己不感兴趣的业务更有效率

我最近一直都在出差,见了很多人,去了很多地方,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风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属于自己的强项和成功的途径方式,可以参考但不能完全复制,时刻要警惕“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把时间集中在自我强项的研究上,并且因此衍生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论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刻意在朋友圈屏蔽一些个人光环极大,会对自己造成干扰的人。虽然朋友圈里有很多名人(我过去的职业带给我很不错的人脉圈),但其实很多人的朋友圈我是看不到的。为的就是排除干扰。

为什么会排除干扰呢?

因为我觉得人很容易模仿他人,当你看到某一个人非常好的事业现的时候,你会研究,会下意识地用对方的方法论进行尝试。

模仿他人成功的方式是一件双刃剑,比如我看到某个人的方法论,真的太棒了,会尝试起来,但是尝试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陷入到对方的发展模式中,限制极大,可能到头来无外乎最好的结果是和对方一样。

如果你模仿的“偶像”错了,无形之中就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毕竟从过去到现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偶像”实在太多了。

我是个独立思考能力极强的人,几乎不想以任何人的基础模板为参照去设计自己的路线,不太想模仿别人,我可能会参考很多种模式,最终设计一个独属于自己的。这样,是我想要的自由。所以我没有偶像,也不会模仿。

这些年,我身边“自我说服”型的人越来越多。

自我说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在说的话的时候,别人没有问,就开始强调自己的认为,比如“我相信我会更好”“我相信我非常幸运”“我一直感恩这样的生活”“我就是觉得……”……

不断地通过自我表达加深对自己的肯定。

或者就是肯定自己的时候打死另一条船上的人,比如“微信生态做裂变是没有前途的,我就坚信,一定是运营是最有好的”“xx那样是不会有发展的。”“我就是不融资,北京这类融资的公司很多,烧别人的钱很不靠谱”……

一个人的表达方式变向反应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自信要通过打击另一船的人来构建,这样是隐形的自我说服。

在我看来“自我说服”的人总归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自己的强项上下功夫研究,自身的风格还没有确定,自己的强项还没有找到,还处在探索未知的迷茫期。

人是有很多不同的风格的,包括每个人成功的路径,元素也是截然不同的,你不看好的,换另一个人来做就会柳暗花明,因为世界太多样性了。

你厌恶的东西,一样有人可以做成庞大的产业,丰功伟绩。世界不会因为你厌恶而屈从于你的喜好。相比之下,别人不看好的,因为是你在做,你有独特的经历和资源,独特的方法也可以取得独特的业绩,并不会因为他人的喜好而转移。

从大局观上来讲,尊重多样性,让自己处在包容的文化和心态之中,积极探索自己目前这个条件能成功的方法论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可以不接触,但是不要否定自己不看好的事情。

纵然这个世界有很多方法,很多赛道,坚守自己的风格,挖掘自己的强项,深造自身成就方法论这点是绝对不会错的。

其次说说恐惧心理吧。

我的一位好友是做儿童心理学的,她说她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心态,如何能够在早教的阶段为一个人的好心态打下基础。

我当时听了之后觉得特别重要。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心态对于事情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这件事能够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打下基础是极为重要的。

我在去上海的一段时间,碰到了一位自由业转型新媒体公司的好友。

谈及她两年的自由业者时间,即便她写了非常多爆文,去了很多地方旅游,但是内心其实是非常崩溃。这种崩溃来源于缺乏同事,缺乏互动,也源于对于未知发展方向的恐惧。

“你能赚到钱,但是你不知道未来是否还能赚到。”

“你不知道自己会遇到怎样的事情。”

“那个时候态非常不好,但是状态越不好,越是希望不要被别人看到,所以我经常出国旅游,经常会晒自己的幸福,但其实我并不幸福,这是很真心的。”

恐惧心理对于人的影响很大,很多时候做一件事有太多恐惧心理,这件事情对你就开始有负面的情绪和影响了。

我和这位好友都曾体会过来自未知的恐惧。所以深知其中的滋味。

我经常观察自己的恐惧从何而来。 甚至在评判一件事是否值得做的时候,也要看自己是否有恐惧心理

通过我对于自己很多失败的项目的观察,最后发现恐惧心理的来源无外乎是:1 过高的期待目标。2 没有把握的方法论。3 害怕承担后果的自然反应。

过高的期待自然不必说,年轻的时候真心很难有低标准低期待。没有把握的方法论,很多事情你其实并不知道怎样实现它,大部分时候认知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是我们上升的空间,但同时也是我们痛苦的来源,没有办法有效的方法论,不知道如何提升。害怕承担责任,我觉得是任何一个职人正常的反应。

恐惧让我个人的势能变低,把事情搞砸。我也是摸索了很多项目,最终才学会和恐惧独处。我首先突破恐惧的事情是学会接受最差的结果,这是个过程而不是个方法。

我一次在和律师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说道公司一件烦心事,但是对方三言两语就开解了我,他说这个不是什么问题,如果出问题了打官司就可以,目前看不是个大问题,不需要纠结。

他说的轻描淡写。我听了之后心里的石头放下来,接受恐惧的最终结果。结果事情超和平解决。事后回想起来,多亏了这位律师朋友的开解。很多事情,我们接受最差的结果,过程中的体验都会变好。至于如何接受,真的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人,一点来自外界的启发。

至于方法论,也是需要做大量的调研,从看似好用的方法中筛选。我做一件事,会采访30-50位成功做成这件事的朋友,调研好用的方法,然后再快速试错,筛选出好用的方法,不断重复。

后来我渐渐明白,很多事情是过程,如果你不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是个过程,只是希望赶紧解决,那么问题总会比你想的复杂。

我25岁之前读不懂一句话叫:慢慢来,比较快。

后来我读懂的时候已经27岁了。

所谓慢慢来,比较快。就是说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解决也不可能通过一天的时间,必须要认知到解决一件事是过程。克服恐惧是过程,梳理方法论是过程,包括构建目标也是过程。只有在过程中认真研究,落实到行动上,才是比较快速的方法。而这绝对比站在原地焦虑,想要急速解决问题有效很多。

正确克服恐惧的第一步是接受最坏的结果,然后是调研好用的方法,最后才是通过实践中真正的投入产出比,测算出自己的目标。

最后是构建人生的正面循环。

我前几天接受央广网的视频采访。其中说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比如说艰难的求职,比如说日更写文章,比如说探索做公司

其实过程里都是做了非常多非常多见效缓慢的努力,最终才有一个爆发的节点。

很多人都曾质疑我的方向和速度,但是我在了持续坚持上。但是这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背后一定也有我非常独特的环境加持。不是说,所有的人面试百家企业都会有好的工作,不是说所有人日更文章都会有好结果,更不是说所有人用我的方法都可以轻松探索出一家公司的方向。

一切都来源于你的正面循环到底是什么?

所谓正面循环就是你的付出可以得到回报,回报刺激你更大的付出,能够在付出的过程中得到趣味。

比如说一个人学习很好,一定是在过程中可以得到趣味,在一个正面循环的过程中,同样,做任何事一定要有趣味,自己能够在这个过程里体会到正面循环,才能够不断做下去,这件事才能有好的结果。

比如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够进入一线互联网公司,找到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接触的资源也都是未来可以用到支持发展的。核心原因就是我在求职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我能从分析公司,研究公司的过程中得到乐趣。这就是在进入到一项正面循环,付出,有乐趣,有回报,持续付出。所以不焦急不焦虑

很多人都质疑说写职文章没人看,到最后流量市场过去了,其他的文章流量都是几毛钱,职场文章人群精准,流量费用远超普通文章。为什么坚持冷门,核心也是能够在这件事情上找到自身的正面循环。

我最初写的职场文章都是在吐槽我自己的生活,每天写就会每天给自己一个发泄的出口,后来到帮助更多职场人找到方向,这件事意义价值非常大。仍然是一个付出,有乐趣,有回报,然后继续正面付出的事情。

正面循环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做一件事,做很久,模仿别人,抓风口,但是自己在整个过程里一直处于负面的态之中,处于不想做又不得已要做的状态,那我觉得那不是一种好的进步方式,甚至说你持续做这件事,最终的结果只有崩盘而已。

很多事情并不辛苦,对于成绩好的人学习不辛苦,对于公司发展好的人穿各样不辛苦,对于能够赚钱的人赚钱不辛苦,这些都是一个道理,一个对于你而言是负面循环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讲是正面循环。

所以学会扎实研究自己的正面循环是什么,能够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付出刺激回报,从中得到乐趣的正面循环是所有好结果的开始。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晚上10;41的北京。

我感谢这座城市,从五年前来到这座城市,到今天,我依然感激北京。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9 +1
七芊职场物语

作者:七芊。职场专栏作家Linkedin,智联,插座学院等多家职场平台邀约专栏作家,国内多家媒体访谈撰稿人,前搜狐视频市场公关经理,关注职场中的态度人与有趣事,分享实用的职场学习信息,微博@七芊,微信@七芊职场物语(qiqianwuyu)。

复制成功
方法论  认知  目标  思维方式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