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润
丰巢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天。各方冷静一些后,终于能来好好讨论一下。
这里面有一些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比如到底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比如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才是有效的商业模式。
几天前,一直给用户提供免费服务的丰巢快递柜,突然宣布要收取超时费。快递超过12小时就加收5毛钱,最高3元钱封顶。丰巢还为此推出会员制服务,月卡5块,季卡12块。
这意思就是说,免费那么久,我要开始收费了。
但是用户并不买账。甚至,民怨沸腾。
大家纷纷抵制丰巢,上海中环花苑小区的公开信,更是以有理有据有节的姿态,完胜碾压丰巢的公告。甚至有人说,小区的这封公开信,是一篇值得仔细学习的PR稿,丰巢应该认真朗读三遍。
提供服务向用户收费,没有问题。但是未经用户允许,没有给予用户选择,强制提供服务进而强制收费,就有问题。
就像有人给你送了一瓶酒,等你喝完了,那人突然回头和你说:兄弟,这瓶酒我可是要收费的哦。我已经从你的账上划走500块了。
啊?什么?我明明就没有要,是你送给我的,怎么能收费呢?这酒我不喝了,你把钱还给我。
哦?想退?那可不行。反正这瓶酒你已经喝了,所以我就要收费。
强买强卖。
有些网友说得更狠。原来我让小哥把快递送到家门口,是你们丰巢横插一杠,半路把快递截胡放进了快递柜,我已经很不爽了。现在你居然还要向我收钱?强制收费,形同抢劫。
用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民怨沸腾的原因,是用户觉得被冒犯被欺骗,被强制收费了。
但是,丰巢为什么突然就要向用户收费呢?
这要说到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问题。互联网公司的基本打法,是早期通过疯狂烧钱的方式大量补贴,跑马圈地,等到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积累到一定用户规模之后,变现盈利。
大家看见其他公司是这么成功的,其他人是这样赚大钱的,自己也坚信这样一定是对的。一开始先把流量做起来,先把规模做起来,先把速度做起来。三个字,先起来。两个字,扩张。一个字,抢。
至于商业模式?不重要。一开始想不清楚?不重要。“流量在手,天下我有”,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创业心态。有了用户自然就有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但是等扩张到一定程度,往往会突然惊醒:我已经有了这么多用户,为什么盈利模型还是没跑通?我的商业模式到底在哪里?
这个时候,也往往最有压力。补贴这么久,投资人看到这样的业绩高不高兴?下一轮融资到底还有没有?经理人会不会被直接干掉?C轮死,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只能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变现。
我斗胆猜测,丰巢可能是遇到了巨大的资金和业绩压力,必须要收费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丰巢的商业模式到底是否有效?这钱,丰巢能收到吗?
这要看丰巢创造了多大的“价值空间”。在多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丰巢创造的“价值空间”有两个。
第一个,是帮助快递员节省成本。
快递小哥不用把快递送上楼了,直接放进快递柜里面,节省了5分钟的时间,可以多送几个件。这5分钟,就是丰巢创造的价值。
所以丰巢向快递员收取费用。丰巢快递柜大、中、小三种格子,分别向快递员收取0.45元、0.4元、0.35元每单。这笔钱,丰巢收到了。但是,还不够。
第二个,是帮助用户节省成本。
我不在家,没有办法及时收件。放在楼下?那被偷了怎么办。明天再送?可我等不及了怎么办。这样,你放在快递柜里吧,下班后我自己去拿。帮助保管,让用户能早点收件,就是丰巢创造的价值。这些用户,也才是丰巢应该去收费的用户。
那这笔向用户收费的钱,丰巢能收到吗?
也许本来可以。但现在丰巢强买强卖,强制收费,民怨沸腾。天下苦丰巢久矣。
用户怎么想?用户根本不缺那超时的3块钱,用户只是因为不受尊重而冷了心。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