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临公子追上了一档综艺,《演员请就位2》。确切地说,是被新加入的导师尔冬升导演的点评惊到了。
真的,我好久没在综艺节目里看到这么骂人,弹幕里却是一边倒支持的情形了。
63岁的尔冬升可以说是华语电影里很耀眼的存在,导演、编剧、演员、监制集于一身,获奖无数。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内地综艺。
结果他一开口,就让所有人包括同场评委目瞪口呆——
犀利指数10颗星。
比如说,张大大和王智搭档演绎《我和我的祖国》中张译和任素汐在公车上相遇的片段。珠玉在前,张大大又不是科班出身,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结束后尔冬升第一个点评,沉默了几秒钟,蹦出两个字:
“无语”。
随后毫不客气地继续说:
“我就留意你那眼神,因为你没眼神”、“你演得就像个小偷一样”、“如果你来试我的戏,我就直接会把选角统筹骂一顿。”
张大大开始解释这个片段对他来说太难了,可怜兮兮地说他拿到剧本之后,又是失眠又是掉发,还跑去医院做检查。
一般来说,听到这种话谁都会随口安慰两句吧。
没想到尔冬升直接呵斥:
“你刚刚那解释,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谁没有压力啊?我们拍戏没压力吗……
观众花钱看电影,看的是演员的表演,不是来听你找借口的。”
再比如,讨论度颇高的男团成员陈宥维演出后,尔冬升先是表情复杂地叹了口气说:演得很吃力,看得很辛苦,看了等于没看。
之后点评的更像刀子一般:
“你的弱点是非常多的。”
“你那个哭很尴尬,好像在嚼口香糖。”
“你靠样子是没用的,靠帅只能很短时间的,你有梁朝伟帅吗?”
点评后,主持人大鹏估计看两位演员太难捱了,就建议陈宥维和女搭档拥抱鼓励一下。没想到,台下他的粉丝大声喊着“不要”,男生赶紧尴尬地将手收回来。
在赵薇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后,尔冬升果然又出手了:那些是你粉丝对吧?不允许你抱她对吧?你能解释下为什么不行么?
“如果你要做个偶像,那就好好做偶像。当你要进入演员的范畴,你必须是演员的状态。如果要取悦粉丝、要顾虑自己形象,你怎么能去演好这个戏?”
说得这么刻薄又难听,可观众叫好声一片。
因为尔冬升说出了这世上最真实的一面:
哪怕你现在得益于流量和人气,可红利会退,人设会崩,最后只有硬碰硬的实力才能支撑你走下去。
任何行业都没有捷径,更没人听你吐苦水说理由。
02
张大大被观众吐槽的最关键点,不是演技,而是他明明表演不行,还一直找借口。一会说剧本太难,一会说失眠掉发,一会说赛制不公平。
这情形,在现实中简直比比皆是。
工作干砸了,说老板SB、同事太蠢、大环境不景气;
能力不行,说自己专业不对口、转行来的没经验;
副业做不起来,说太忙了没认真想、时间不允许。
没错,这些现象或许都存在,但它们是你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你开脱的理由。
我以前公司有个同事,40来岁,日常需要用EXCEL处理一些数据报表。
估计她觉得麻烦,于是遇到稍微复杂些、需要用到公式的报表,常常让她办公室另外一个年轻同事处理。
有一次年轻同事休假,刚好有个很紧急的任务要她马上做完,她一边急得到处找人帮忙,一边不停地念叨:“我哪里会弄这些东西,平时又用不到”,“我EXCEL有时还会闪退”,“事情太多了,根本没空学这些东西”。
明明上个网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但她就是嫌麻烦,总找了一堆借口,所以只能不断地依赖别人。
后来听说,她调岗到后勤部门,做得特别边缘。
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38封信》说过两句话:
借口是制造失败的根源。一个人越是成功,越不会找借口。99%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惯于代寻借口。
借口多说几次,人往往就会陷入一种认知失调,喜欢将结果合理化。
结局很可能变成——
你将心安理得地越变越烂。
想变好,自然会千方百计地去改变;不想变好,自然会绞尽脑汁地找借口辩解。少说借口,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
03
娱乐圈有很多流量演员,演技平庸,但胜在外形和话题度,他们常常坐拥令人羡慕的资源。
流量本身没什么不好,可问题在于:
流量红利是有限的。
就像尔冬升说的,过了几年,没准你的粉丝就跑去喜欢别的明星了。偶像当不成,拍戏又不行,你怎么办?
除非你就打算蹭完红利走人。
我们在生活中或是职场中,其实或多或少都希望有捷径可走的,哪怕一丢丢。
然而现实是:这世上确实有捷径,回报有时确实大于你的付出,但它们无法持久。
但倘若你没有足以匹配的实力支撑,浮面上的泡沫会一个个破碎。
就拿流量来说吧。
我和我的图书编辑聊天时,她提到一位书籍作者,连续几年在同领域的书籍销量都名列前茅,秒杀很多所谓的“大V”,而她日常公众号阅读量几乎没超过500。
我们聊着聊着就产生了共同的感受,就是在这流量为王的时代,很大一部分创作者把阅读量或浏览量视为唯一目标。
说白了,阅读量高了,广告费才高。
于是出现什么情况呢?
不少人这种模式下,心思全部花在如何更容易地获得高阅读量上、如何让标题更博眼球,或是索性也懒得想了,套用别人的热门标题就好,对内容反而轻忽怠慢。
老实讲,想让标题更有吸引力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至少内容不能太敷衍。
毕竟对自媒体来说,本质是内容创作者,内容自然是永恒的根基。
它有着“兜底”属性。
赚钱没问题,但该做的事情,起码要做好吧。
商业顾问刘润分享过自己在微软时的一个思考,当时他想啊,怎么能在两年时间,学到其他人花5年才能获得的知识能力呢?
后来发现答案很简单:加班。
不管你再怎么努力思考、再怎么天赋异禀,都绕不过实打实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我们看待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哪些是一时的,哪些是可扎根的,然后把注意力倾斜到后者上,多关注能支撑你走得更远的东西。
哪怕当下更吃力,但未来不吃亏。
04
我有个早期共事过的同事,能力尚可,人情世故处理上比较出色。
在调岗时,有AB两个部门经理都想要他。他认为A经理更受老板器重,而且部门还有技术经理的岗位空缺,有利于自己晋升,于是就去了A部门。
可惜事与愿违。
那位经理负责的业务一直不温不火,反倒是B经理连续几年业绩出色,快速升任中层。
如今5年过去了,同事依然还在A部门,依然收入上没太多起色,依然不时聊到部门经理太差了,导致下属员工都不被老板重视。
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踩的坑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错误,而是最寻常不过的两件小事:
1、喜欢找借口。
2、太依赖捷径。
总指望别人或外界带给自己好处,到处想借东风,然而失败了却又找了一堆借口,把原因统统丢给外部因素。
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时至今日再也不可能有人拿着皮鞭抽着我们前进,未来走得如何,完全取决于自己。
不偷懒,不苟且,不心存侥幸。
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空中楼阁随时都可能倒塌,只有自己脚踏实地走出来的路,不会消失。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