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买房最大的困难,不是没钱,而是这4个字…

01

临公子这几年因为写公众号的关系,接触了很多读者咨询,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人往往会掉入同一个坑里。

比如,有人跳槽了几次总遇上“职场PUA”,上司经常把责任归咎于他,随意扣KPI,组内会议上司能花一半时间去数落他的不是,而且说的话都特别难听;

比如,有位女孩交往了5、6任男友全部渣男,多次钱不还的、接二连三劈腿的,她买了好几千的招良缘开光手链都转不了运。

最近一次听到类似问题,是我的一位读者发私信念叨,说她公司内部调岗了两次,在3个部门都不太受待见。

明明她不算新人,但同事们老让她帮忙干活,连几个上司也经常把一些没人愿意做的脏活累活甩给她。

你可能觉得,哎呀谁让她不懂得拒绝呀。

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在于:她日常的言行,让她变成一个容易欺负的人设。因此不管到哪里,都会遇到差不多的事情。

再说件很现实的事。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脾气比较差的人,收入通常还不错。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牵头联合进行了一项研究,历时10余年,先后进行了4次调查,采访了约1万名美国人。

研究表明:不易相处的人的平均收入,要高于易相处的人。

根据我观察,现实也挺符合这个规律。

为什么?

首先,脾气烂,通常得有一定能力,不然不敢肆无忌惮地发脾气。

其次,他们总给人“不好惹”的印象。若有人想动歪脑筋到他们身上时,多少会忌惮几分。人么,都是欺软怕硬的,于是那些脾气不好的人无意间避免了不少麻烦事。

脾气烂+能力差的人,当然也有。

只不过这类人往往一踏入战就成炮灰了。

就像《甄嬛传》里的夏冬春,为人跋扈,生存力为0,总共活了不过一集就领了盒饭,根本没机会参与后来的宫斗大戏。

说起来也算符合常理,我们常说,对一个人印象如何如何,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人设效应:

你的言行举止,一笔一画地描绘出你在他人眼中的样子。

它成了你身上无形的标签

02

再说一件事吧。

有位自媒体作者在群里聊天时苦恼,说自己写情感号,现在标题和内容尺度如果没有大到一定程度,读者们都不愿意看。她原本尝试转型,马上被惨淡的阅读量毒打,不得不继续用一些博眼球、甚至有些反伦理的标题。

“没办法啊,读者爱看嘛,我只能写这类文章。”

实际上,不是读者爱看,是一位作者写了什么样的文章,就会吸引来什么样的读者。

吸引力法则无处不在。

很多人没意识到,他人对你的态度其实是根据你的人设而定的。

好比你买东西时,同样几个品牌,你脑子里多少有些模糊的印象,A品牌的代言人是那谁谁,特别有气质;B品牌拍的广告很有质感;C品牌宣传照有些low,前阵子还闹出负面新闻

为什么大品牌舍得花那么多钱做宣传+搞市场

说白了,就是为了打造出一个产品的“人设”,吸引潜在消费者

放在人身上,更是如此。

我有个老同事,比较豪爽慷慨,尤其在花钱上,和别人出门吃饭都抢着付钱的那种。

说来也奇怪,他总隔三差五地遇到不靠谱的投资,“爱心公益”资金盘众筹互助、高杠杆衍生品……前后被坑了不少钱。要不就是时常有人找他钱,小到3、5百块,大到小几万,累积起来数目不小。

之所以他遇到那么多不靠谱的事情,接触到那么多不靠谱的人,恐怕是因为他给人的印象就是对金钱轻忽怠慢,做事不太靠谱的人设。

以类聚,人以群分。

于是不靠谱的人和事,自然会慢慢靠近他。

03

除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人设对自己也是一个心理暗示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月薪5千买房的文章,当时在一个平台成了热文,叫好的叫骂的各占一半。

骂的评论多数是:

“你懂不懂如果在北京,工资5千根本活不下去?还买房,瞎扯淡!”
“呵呵,你在梦里可以买。”
“房我可以付,缺首付,找你借吗?”

先不说那篇文章并没有圈定买房的地点,就说如果真在北上广深,你有没有考虑过:

月薪5千,意味着明显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是不是更应该办法先提高收入?而不是气急败坏地骂:你胡说,我根本没钱买!

人是相信自我暗示的动物。

你习惯性抱着某个想法,久而久之,现实就悄摸摸地变成了那个想法的模样。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一个故事。

作者罗伯特·清崎与富爸爸在一个小海滩散步时,富爸爸突然指着那块地产说:“我要买下这块地产”。

清崎非常惊讶。

因为在他看来,富爸爸彼时并不算很富有,自己的爸爸虽然是一个收入颇丰的政府官员,但绝对没有能力买下这样的海滨地产,他会说:

“我买不起。”

这就是穷爸爸和富爸爸最大的区别。

穷爸爸说了句“我买不起”,就转身回到自己的生活;富爸爸认为买不起的东西,需要想办法怎样才能买得起。

穷爸爸说,我不富有,因为我有孩子;富爸爸说,我必须富有,因为我有孩子。

从某个角度看,买房最大的困难或许不是没钱,而是从头到尾不断说着“我买不起”这4个字。

正如蔡康永说过的: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这种人设意识会反射到你身上,产生越来越强的自我暗示,直至成为现实。

04

大概十几年前,央视《对话》节目邀请马云做了一期访谈,给那期节目起名叫“狂人马云”。

在人们印象中,马云一直是个自带鸡血的吹牛X专业户。

比如,1999年,阿里刚创立,条件艰苦,马云整天出去找投资,整天被拒绝。而回到民房面对员工时,他总会仰起头牛逼轰轰地说:今天我又拒绝了一家投资公司。实际上呢,是又一家公司拒绝了他。

就在那年,他还放出大话:阿里定位竞争对手是美国硅谷

如今阿里确实也与亚马逊苹果微软等硅谷巨头比肩。

比如,2000年,马云说他要改变世界,CNN记者嘲笑说没赚到钱,口号倒是震天响。如今网购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互联网

再比如,2005年,马爸爸又立小目标是每天纳税100万,没想到这个牛在那年就实现了。

这么多年看下来,马云这个背上插满flag的老将军,居然还真的把那些看似天方夜谭的大话都实现得七七八八了。

除了绝对的乐观主义,他放出话就要吸引关注的,助人们的关注再督促自己把画的大饼填满。

一个人再怎么乐观,也是要顾虑脸面的。你想啊,说了那么多大话好歹要实现几个拿得出手的吧?总不能真的坐等被冷嘲热讽吧?

他放出话去,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回到开头,为什么有人总是混得不好、经常遇到歹人,或是形形色色坑蒙拐骗的事?

一次两次,还能说是偶然,可频繁发生,恐怕就是你身上的某种人设,吸引到了同气味的事情了。

《圣经》里有个词:言即肉身。

什么意思呢?大意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它可以是:

在你面对不公正待遇默默说“好吧”的时候,在你面对渣男乞求谅解轻易点头的时候。

也可以是:

在你暗下决心“不管如何,我必须得买房”的时候,在你咬牙说“我就是要拿到全公司业绩TOP”的时候。

你呢?愿意说哪种话?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5 +1
临公子

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这是个工作、理财和自我修炼的公众号.我是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秋成社区签约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

复制成功
自我暗示  能力  潜在消费者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