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们要做知识管理,是因为现在有太多知识让我们难以适从了。其实很多时候,让我们困扰的不是知识,而只是难辨真假的信息。我们想要进行知识管理,是要从很多信息输入,经过内化思考,到实践输出指导我们的行动,从而得到能力的提升。
01、记录
记录是第一位的,但很少有人能做记录,每天做了什么,每个月做了什么,问起来,很多人的回忆都是模糊的,似乎什么也没干一天天就过去了,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养成随手记的习惯。无论是看过,走过,做过,经历过,只要对自己有启发,有趣,有意义都要想着随手记录下来,放在一个你觉得方便的地方。
很多人纠结于工具形式,我倒觉得这个并不重要。我认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时间是不可再生,不重复的唯一资源,那只要以时间为轴,所有记录都可以放在一起的,所以我是公事私事用同一个纸质笔记本,同一个电子笔记本的,我个人用的是OneNote, 有很多其他选择也很不错。
02、整理
光是记录是远不能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的。
现在爱学习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有学习焦虑症,把什么都收起来再说是很多人的习惯。很多人喜欢买书囤书,搜集保存文章,记流水帐....很多人告诉我用印象笔记VIP,否则空间不够啊,那么多资料,每天都要收集文章。可是那些有趣有用的文章很可能你只看了开头甚至标题,收集后想等有空时再看,不过你会找不到有空的时间的。
如果囤积很多信息不处理就容易得信息松鼠症,就象松鼠一样勤劳得囤积了很多东西,很多资料,很少用上第二遍,于是渐渐自己也找不到了。
就像仓库里的存粮,几年之后就成了陈粮,已经完全无用了,你可能还舍不得,每年在为这些陈粮交VIP存储费。
所以任何资料和信息,不仅要存,还要整理,整理的过程往往是思考的过程,一件事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整理时你就能找到他们的集合,就可能就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03、行动
想要知识变成能力,就一定要实践,输出 ,无论是讲给他人听,写出来,还是在工作中用起来都比光学习要重要。
真正会形成能力的提高,是从行动变化到思维变化。
我们懂很多道理,但往往行动起来还是昨天的我们,如果我们想要成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就要在行动上与昨天不同。
要想取得小进步,要行动,要想取得大进步,就要靠思维。
受外部影响做几次行动其实不难,比如写几篇文章并不难,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做下去成习惯,而思维是要有习惯做支撑的,内化知识的实践要形成习惯,无论什么样的新知识,道理,思考一下如何去运用起来。
当一件事不是你的习惯就不能说你真的懂了,我们论语里全是简单的大道理,说成白话,我们没有不懂的,但是做到就是圣人,可以治天下了。
04、复盘
哪怕是脑子里过一下,对这件事也能有不同的体会,但很少有人在事情过去再愿意花时间想一想。
如果一件事经过后不做思考总结,那么你经历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件事,在你生命中是散点的影响,下次换一件场景,对你就是新的,你要再花差不多同样的力气再做一遍,你的错误很可能再犯,你的认知也不见得会改变。
如果每经历的事都有反思,都会重新在脑中重演一次,甚至将所有要素复盘,将事件拆开,你就能从旁观者角度找出欠缺,抽出规律。
比如,我每月都会读一些书,自己读书写笔记大多是自娱自乐,后来每月把复盘文公开,里面会放书单,但这样就要求我把我每月读的每本书再翻出来,把书名和作者再记到复盘文里,做了几次我就觉得烦了,这样违反了我每件事争取只处理一次的最小化力气原则,所以经常只凭回忆写几个书名,但有很多人还是来问我具体的书名,我改了下流程,每次读书时就把书名直接写到一个专门的书单文件中,这样每月我读了哪些书,自己也很清楚,分享出去也非常省力,还不会出错。
经常有人因为太累了就什么也不想做了,其实再累,坚持一下把当天,或做过的项目做下总结也花不了太多时间,而一旦过了时间点,你就借过了一个提高的机会,因为你再也不会做了。
最后小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获取成本极低的时代,但即使获取信息越来越平等,我们发展的速度却不会一致,因为想要得到能力的提高,需要形成自己的体系。
管理知识并不是目标,我们是通过知识管理,提升我们的能力。随手记录,积极行动,及时总结,反复思考,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管理过程也是提升我们能力的过程。
因需而学,因学而变,因变而行,因行而获
2021-05-17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