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为什么我建议你卸载这些APP?

01

实不相瞒,我曾是B站的重度用户

白天上班,中午吃饭时看剧配饭,坐公交或放空时,也会下意识地刷一会视频。晚上码字,在高强度输出后,有种身体被掏空感觉,于是又瘫在床上开始看视频。

一不留神,半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就过去了。

我开始陷入自责:啊啊啊我怎么这么不自律?明明还有一大堆事情,怎么还能浪费时间?

想着想着负面情绪不断发酵,搞得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又打开App来逃避这种自责心态。

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个例,而且越来越普遍的现

无数人沉迷于手机,被各种信息和快乐缠绕得无法脱身。

而它不仅仅是不自律造成的。

有个词叫“信息茧房”,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现在的App将这点发挥到了极致。

很多App都是大数据算法流,你多看几个商品它就给你推送同类型商品,你多看一类文章它就不断喂给你类似的内容,你多玩一会游戏它马上给你更有意思的升级任务。

一步步地,将我们困在信息茧房里。

同时,它们形成了高刺激+高密度的感官环境,一步步地抬高了人的阈值。

原本你看一个短视频,感觉“哈哈哈太搞笑了”,看久了阈值高了,必须得看更多、更新奇、更夸张的水平才能获得与之前相同的愉悦感。

这时哪怕你不刷视频,你也会去选择打游戏或刷剧这种能马上带来愉悦、又让人很舒服的东西。

不知不觉地,注意力被这些App消耗殆尽。

02

有些人认为,什么延迟满足都是毒鸡汤,我就今朝有酒今朝醉地图一乐,有什么问题吗?

这么说吧:

当你习惯不需要付出任何脑力的廉价快感后,再想从中抽身出来、去做一些有长期价值的事,会发现极其吃力。

我有个做售前工程师的朋友,工作节奏快,高频出差,碰上招投标时压力巨大,动不动就要加班到凌晨3-4点。

怎么缓解?

他开始抽烟。

从一开始每天抽半包,到后来每天要抽两包烟,熬夜时更是一根接一根。他当然也明白抽烟的坏事,前后多次戒烟,但抽烟的人应该知道:

一旦上瘾后,戒烟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屡戒屡破,屡破屡戒。

他先是患上支气管炎,到后来得了鼻咽癌。万幸的是,几轮手术和化疗下来恢复得还算顺利。经历这事后,再大的烟瘾他都咬牙控制住了。毕竟一个30多岁有家有口的人,无论如何都不敢再来一次了。

我们曾好奇地问他,怎么你工作上那么自律,戒烟就这么难呀?

他说,烟瘾上来的当下,你压根不会在意未来健康如何,就想赶紧来一根缓解。

就算铺天盖地的宣传说吸烟如何不好,可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了啊,哪里比得过当下的快感?

边际效应递减,最初抽1支烟带来的快感,后来要抽3支才能得到。

心情不好,抽烟;
压力一大,抽烟;
困了累了,抽烟;
……

形成依赖后,只会更加频繁陷入其中。

许多沉迷娱乐软件的人,其实与朋友抽烟的经历很相似。

习惯娱乐八卦带来的刺激快感后,他对阅读、学习之类的低刺激事是很排斥的,越娱乐就越喜欢娱乐。

很多人也知道这样不好,上网问如何提高专注力,然而买了一堆专注力的书,翻了5分钟就看不下去了。没办法呀,长期沉迷一类东西,你只愿意接受同类型刺激程度的东西。

恶性循环就这么形成了。

03

那么,如何摆脱沉迷于高频刺激的困境?

1、人为避免高频刺激环境

一个是客观上,另一个是主观上。

先说客观上。

想象一下,你在网吧里,是不是很难静下心来看书?你打开手机,看到一堆的休闲娱乐App,是不是学习动力都少了几分?

人是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动物。

不同环境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

因此,适当限制环境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控制方式。

再说主观上。

有一次我想买个收纳架子,结果一打开App,看到首页推送的是我不久前看中的一款产品大降价,忍不住点击去看了一下,页面里满是同类型产品,这个不错,那个也很棒……最终我刷了半个多小时,才想起收纳架还没买。

好吧,注意力又被无关事带偏了。

做事时,还是得有“先完成这件事再说其他”的目标感。不然看似1小时,被七七八八分散了精力,实际没准半小时都不到。

时间就这么被偷偷注水了。

2、将娱乐设置为“奖励项”

当然,完全放弃娱乐根本不现实,那么,将它们设置为某种奖励就会变成一种新的动力。

比如——

写作45分钟,奖励自己玩两局游戏;
学习1小时,奖励自己刷一会视频;
连续工作几天后,奖励自己一个随心所欲的下午。

将娱乐作为周期性,而不是常态化。

价值的事通常都让人不舒服,所以,做完一件有些痛苦的事后,再奖励给自己一件快乐的小事,不仅抵消了痛苦感,还给这件事一个舒服的结尾——

于是下次就会有动力继续做哈哈哈。

3、用“低刺激”的事来转移注意力

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里,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其他95%都是源于习惯。

习惯不会消失,它只会被另外一种习惯代替。

但如果你用刷朋友圈、刷微博八卦去代替刷短视频,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在同个程度的刺激程度上蹦跶嘛。

那什么样的事情,可作为对我们更有好处的替代行为?

我之前看到作家采铜提到的“长半衰期”。

价值半衰期,意思是我们在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可以从两个维度评估:

一是,它当下能带给我们多少收益,即“收益值”。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即“收益半衰期”。

而我们要尽量做些“长半衰期”的事。

就像学习技能,当下可能用不上,可有机会成为你的职筹码;比如运动健身,当下不会让你变得强壮,可日积月累就能给你带来健康。

它们能对未来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04

最后再说几句。

我一直认为,太舒服的事情,尽量少做。

人嘛,骨子里都是好逸恶劳的,千万别轻易挑战人性,你会发现人性中的阴暗面如果不加以约束,只会肆意蔓延。

我们接触到的东西里,注定有轻重缓急之分。有些东西适合重仓投入+长期坚持,而有些东西只适合点到为止,比如餐后甜品、比如休闲娱乐

分清主次,加以控制,恰到好处的甜度才是最美妙的。


管理公司多年,想读个MBA学位系统学习管理课程
工作忙,没时间参加联考?

国际三大认证 英国 OU MBA商学院
线上(70%)+线下(30%)上课时间自由
中英名校名企近30位导师,案例实战教学
图像标题
近期都有安排面试
赶紧来报名:https://www.mbalib.com/web/project/68?from_source=106

Ps:添加首席顾问微信:mba2049,烦请备注:姓名+手机号,首席顾问看到会立马联系您哦~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52 +1
临公子

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这是个工作、理财和自我修炼的公众号.我是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秋成社区签约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2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切中要害,正在努力部分转移注意力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2021-10-31 00:30

要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而不是每天刷刷刷。

2021-11-01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