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2023年,做对选择还是把选择做对?

我的一位读者G上周给我发了很长的邮件,说在国外学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即将要研究生毕业,专业有点万金油,胜在年轻名校,家人也有一定资源,想回国找工作

因为第一份工作太重要,特别紧张,不想选错专业,所以想听听专家意见。问我,选什么行业好呢?选新能源还是半导体?或者人工智能似乎也不错?

应该说,G事先做了很多功课,说的几个方向都是现在的热点,看上去前景都相当不错。但是G非常焦虑,一直强调选择大于努力,现在入行当然要选一个最有前途的行业,生怕入错行。

不仅新入职新生代,我们的候选人大多是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中生代,今年很多人想换到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行业去。

因为职场上,选择大于努力是明显的道理,不同行业意味着不同的机会。脉脉每年有《人才迁徙报告》,2023年报告《抢滩数字时代》中招聘大数据也显示碳中和新能源汽车招聘需求翻倍, 人工智能、电子芯片、新能源汽车人才紧缺。

当下看这些行业确实是高成长性行业,可是选择了当下看来正确的行业,就一定会怎么样吗?现在要转行的那些人难道以前都没有认真选择当时最火的赛道吗?如果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对了赛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几年后就会觉得路越来越窄呢?那些人难道都不努力吗?

人生充满不确定,任何选择都不能一劳永逸,同样,当时看似错误的选择,其实也不见得就会错过一生。

当下选择似乎难做,但更难的实际上是选择后的行动。因为我们的目标并不是选择赛道,而是选对赛道后获得成功,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做对的选择,不如把选择做对。

01、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有阶段的选择

风口易变

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要加上一个最重要的维度——时间。

不要谈远,想想这几年来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互联网地产企业,做地产的,做互联网的….有谁当时不认为自己的赛道好?可这两年要换赛道最多的也是这些行业的人啊。

在2023年脉脉人才迁徙报告中就统计出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比2021年就减少了50.4%,前年还是炙手可热,今年就流行冻编裁员并不罕见。

选择大于努力,其实大部分人都希望可以少奋斗,少努力,少走弯路吧。

可是,只要时间拉长,你会发现,那些努力的人再去重新选择,选择会多些,而那些习惯了想省力,少走弯路的人并没有特别突出业绩的,后面选择就难些,反而人生际遇平平。

短期每个人的可选项都是有限的

在我们做选择时,能选择可选的项目往往是有限的。所有选择都是在可选项之内,任何人都无法真正有完全充分的选择,我们需要在更长时间,让选择正确。

以G为例,虽然已经得天独厚,但由于所学专业限制,他最想去的领域的顶尖公司核心工作也没办法去,照样焦虑

十多年前,我换工作刚到上海,我大学时同一宿舍的同学,来看我在上海花园饭店请我喝下午茶。

我们是学外贸的,我去读了研究生,她比我早工作,去了外企,我工作五年,她工作8年,我当时换城市换行业从小猎头做起,当时我的薪水是5K,她已经是一家电行业外企的销售总监,薪水是我的10倍有余。

当时我充满了沮丧和挫败。当时深刻感受到,毕业五年拉开的差距太可怕了,我像个灰姑娘。当时反复想,要是眼界更宽些就好了;要是当时一毕业就去外企好了;要是当时一毕业就到上海就好了;要是找工作看看行业,到电信业好了; 要是有人引路就好了….

后来我慢慢接受,人生没有“要是”,当时我的选择就是能做出的最佳选择啊。

而且现在那家电信外企早就退出中国,她仓促换了工作,后来实在行业调整,再次仓促换工作,每次都觉得以前第一份工作没选好,后面没办法,于是后来换的平台越来越小,中间联系起来,她经常说的就是,当时不去电信行业就好了,当时不那么急,再想想清楚就好了,当时再去读个书就好了….

人生没有“要是”, 也无法回到“当时“。

我们过去的经历往往是我们选择的基础也是我们选择的障碍。我们只有和时间共进,在自己选择的赛道上,努力奔跑,让自己在下一次再面临选择时,可选项更多。

▌发挥优势需要赛道,也需要时间

好的赛道如同行走在快车道上,可是如果你自身马力不足,也没办法开快车。

选择是做对的,而不是选对的。

我经常会接触各类想要转行的职人,常常会有同一公司、同一职位,完全不同态的人。去年年中我们受一个半导体公司委托招聘高管候选人,我们找到一位候选人A,他现在的工作干得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合伙人,在冲刺上市,完全不考虑工作,聊得深入了,A把他的同事B推荐给我,他们一直共事,前几年一起从原公司跳槽到这家公司。但是B明显发展的不好,A一直强调B的人很好,技术也不错。但客户面试后认为B即使跳槽过来,也只会降薪。我们顾问告诉我,虽然半导体公司缺人,但B明显不具备稀缺性,虽然曾经技术、经历差不多,B这几年没做成过几个重要项目,技术已经体现不出优势了。

职场上不可替代要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建立优势从来不只是一个选择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克服困难的打磨、时间积累。

如果不能体现出优势,只能随波逐流,是很难抵抗时间的筛选的。

对于影响长远的选择从来都不能立足于当下,要看长期

02、让选择后的路走宽的原则

选择只是努力的开始,我们无法预见未来,但可以让自己努力的成效更加显著。

▌选势能较强的行业,也要选择有利于积累技能职能

普通人资源有限,如果有浪潮时,付出努力确实会事半功倍,像是被浪潮推着走。

但更重要的,不仅选当下热门行业,也要考虑行业易变,但技能积累才会是抵抗行业变迁的武器。

因为当下热门往往是时代大背景,很容易看到。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火还要判断吗?这些行业在大发展时也有很多机会,但在选择时要思考,如果这个行业出现变动,我积累的技能还能去向哪里。

比行业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势能较强,开口较宽,可能性更大的平台和岗位,要考虑到经过几年努力后是否可以帮助自己有更强的竞争力可以流向别的行业,而不是当下的薪水待遇。

比如,从未来的流动性来看,大平台比小平台势能更强,掌握通用技术比专用技术可能性更大。

▌选容错率较高的平台和更利于扩展人脉的圈子

在自己能力有限时,要选容错率较高的平台,这是什么意思,规模太小,时间太短,资金实力薄弱,都要急于盈利,对成长性就不利。例如一些创业公司资金都是融来的,盈利模式还没跑通,看似高档写字楼,一堆人,但现金流极不稳定,这种企业往往建立在沙滩上,就不利于职的积累阶段。

在包容性较强,平台较大可以更多锻炼,如果平台提供的条件不足,至少可以让自己有时间去学习。

平台能有机会多尝试更多的挑战,能有背书有机会让自己链接或加入更高级的圈子,这些都是选择中应该考虑的加分项。

▌可以势,但不能替代努力

选择和努力是势能的双轮。

无论选择进入什么样的行业平台,趋势都有不确定性,想要个体获得长久的势能,让自己成为拥有势能,创造势能的人,选择之外还必须有过人的努力。

可惜,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借助不了势能。一旦短期浪潮一过,就很容易被拍在沙滩上。

如果你要建立优势,先前期选择是不够的,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使自己能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经常问问自己:

● 我用什么来增加可衡量的显著价值

● 我做过什么样事情能让自己独具特色?

● 我的同事和客户认为我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 我最值得别人注意的个人特质是什么?

▌匹配优势,找自己的生态位

每个人的优势不同,有的擅长沟通协调,有的擅长数据分析,有的擅长创造研究,在选择时要注意不一味追求所谓红利风口,而要思索如何在趋势大潮中找到自己可以发挥天赋,建立优势的生态位。

比如现在最有市场价值的运动是足球,可是如果你不擅长,不喜欢足球运动,哪怕再有市场价值,足球就不是你的选择。

在一个行业,一个公司,一个岗位上也有不同的表现,事在人为,做好工作需要技能是复和的,不存在人人都能表现一样的知识型工作,找准自己的定位,设法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有所成就。

我有位客户总裁学理工科,起初几年一直做研发工作,他实在不喜欢理工科的事,但工作领域很窄,好在公司比较知名,经常会请各种大佬和科学家来演讲分享, 自己就申请去帮助接待那些科学家,给大佬拍照片做纪录,因为他是研发出身,和一般的行政接待对知识的领悟很不一样,很受大佬欣赏,后来这些科学家或大佬要做新项目创业时,都对他抛出橄榄枝,他的研发背景,人脉资源情商沟通技能让他极有独特性,后来几经沉浮,他成长为一家高科技合伙人。

最后的话

新年很多人都有新计划,有想跳槽换新工作的,有想换城市的,有想改变习惯的......

每一个改变都意味着新的选择。

人生是选择构成,一些重大的选择比如大学上什么专业,毕业选什么工作,工作后要不要跳槽?….似乎决定了我们一生。选对赛道往往是很多成功人士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选择大于努力,是因为选择决定了努力达到的成果上限。

● 考虑选择时要加上时间维度

差异化选择,选择能积累自身优势的

● 永远记住,选择不能代替努力,努力是我们能达到的成就下限

我们重视选择,并不是选择本身重要,而是希望收获职业上的成功,衡量我们成绩的并不是选择,而是最后的成果。

对于获得成果,选择和努力同样必不可少,因为成果是做出来的,并不是选出来的。

愿大家新年与趋势同行,做对选择,然后…在行动中再把选择做对。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 +1
景红

景红,亚洲知名猎头公司仲望咨询总经理,在人力资源行业拥有15年以上的资深经验,LinkedIn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景红空间(ID:JinghongJoyce), 微博:Joyce-景红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这辈子真正想要什么。

2023-02-05 08:00 ·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