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帮助怀孕的同事吗?
最近有一个帖子冲上热搜:
题主的一位女同事一直骑电动车上下班,路线与题主大致重合。
之前因为下雨,题主曾开车送她回家,两人交谈挺好。
如今这位女同事已怀孕三个月,怕骑车发生危险,所以跟题主商量,每月给题主300元路费,希望题主可以顺路接送她上下班。
题主想到自己电车的充电费也不过每月300元,便爽快答应,并将此事告知男友。
不料却遭到男友的一顿责骂:“如果女同事出事,这个责任你承担的起吗?”
题主内心很是不悦,觉得只有七八公里的路,能发生什么事情?
之后,题主便没有再理会男友。众多网友都认为题主男友说的在理,万一发生了意外,该谁去承担责任呢?
作者也对男友的说法深表赞同。
即便关系再亲密,可面对一个脆弱的小生命,也应该与其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不要用300块钱,去赌一个小概率,意外不会发生,要懂得拉开边界,避免危机。
梁文道说:“不把握自己的边界意识,就不能有效的捍卫自己,来保护自己的安全感。”
与人交往时,没有边界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他人的举动也许会给你带来困扰,自己的好意也可能会弄巧成拙。只有双方都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边界,才能舒心和安心。
01恰到好处的距离,是生活的最大保障
一位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刺猬法则实验:他将几只刺猬放在低温的室外。它们会因寒冷互相靠近,但是离得太近,又会被彼此的尖刺扎伤。
于是它们不断靠拢、分开、再靠拢。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找到了一个既能取暖又不会被刺伤的合适距离。
人与人之间,同样如此。站在适当的距离,保持清晰的边界,才能收获温暖,屏蔽伤害。一个模糊的界限,只会徒增苦恼,将能量消耗殆尽,将生活拖进灰暗。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写过一段经历。
她在撒哈拉沙漠居住时,与邻居姑卡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姑卡经常来三毛家中做客,但每次都会顺手拿走一两件小物品。
三毛虽然有些介意,但也没有过于计较。
有一次,姑卡未经三毛的同意,便擅自将其高跟鞋拿去给自己的妹妹穿。
等到鞋子归还时,已经变得肮脏破旧。
三毛本身有轻微洁癖,这让她心里极度不适。
于是她忍不住对姑卡发了脾气,最终两人闹的不欢而散。
保持距离是一种智慧,守住边界是一种态度。
感情再好的关系也要注意分寸。
罗曼·罗兰以其伟大的文学作品闻名。
在他创作过程中,有一些同行朋友会过度干预他的创作方向。
这些朋友自认为对当时的文学潮流和市场需求有精准的把握,于是不断向罗曼·罗兰提出建议。
甚至想要直接参与到他的创作中来。
当他在创作某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时,朋友试图让他改变对某个历史人物的描写角度,以迎合当时某些流行的历史观。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罗曼·罗兰在创作中的自主性和对作品构思的边界。
在一段关系里,侵犯他人空间,无视对方底线,只会让彼此陷入内耗。
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
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只有守住彼此界限,把握合适的尺度,才是一段长久关系的开始。
02保持界限,生活才能安稳祥和
曾奇峰说:“悬崖的边界很清楚,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但是水的边界比较模糊,所以经常会淹死人。”朦胧的边界如同一剂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让你在无形中陷入危机。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为了给自家公司拉业务,努力融入太太圈。太太们会毫不客气地对顾佳的穿着、行为品头论足,让她深陷尴尬。
不仅如此,一位太太在没有经过顾佳的同意,就擅自安排人去她家中拍照。她美其名曰是为了做慈善活动的宣传,实则在窥探顾佳的隐私。
这种感觉,仿佛生活被人强行剥开,让顾佳既愤怒又反感,感到自己始终未被尊重。
她在维护好与太太们关系的同时,又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与隐私。
这让顾佳在这段时光里,陷入了深深的内耗与挣扎。在人际交往中,总有人会以帮忙的名义,过度走进你的生活。他们踏入我们的界限,窥探我们的生活,打探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不仅要处处提防和时时担心,还会让身旁之人陷入惊慌。
乔治·戴德说:“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
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是事情上的各司其职,是精神上的相敬如宾。不让他人干扰内心的秩序之塔,才是一段无虑本真生活的开始。
朴树是一位特立独行的音乐人,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纯粹追求。
他不会为了迎合节目和商业活动而违背自己的内心。而是明确表示自己只为音乐而来,时刻遵循着自身标准和原则。
一旦活动与他的音乐理念、个人原则相冲突,他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参加,甚至选择中途退出。以此行为来保护自己的音乐创作,不会因他人的侵扰而变得驳杂。
朴树对自我界限的坚守也赢得了众多粉丝的喜爱和尊重。面对过界,要懂得拒绝,为心中所守留下生存空间。
放下了界限,只会迷失自己。
作家苏心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颗共同生长的树木,彼此靠得太近了,互相滋扰遮挡,肯定长不好,甚至会枯萎。”
如果有人越过了我们所设的边界,就会在我们的地盘上肆意妄为。
只有将捍卫领土的战旗,深深地插进隐形的边界上,才会赢得对生活的把控,对自己追求的明朗。
03拥有清晰的边界感,既是尊重他人,也是保护自己
清代理学家陆陇其说:“处处要树立一界限,事事要斟酌一方寸。”
① 守住自己的边界。每个人内心都有不想被他人涉足的地方。只有保护好自身边界,才能护住内心世界,守住尊严。
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村上春树明确表示不希望被问到三个方面。所得税、前女友和诺贝尔文学奖。
当采访者往这些方向提问时,他便直接堵住对方的话头,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果断一点,勇敢一点,拒绝一切试探和侵扰。
只有在源头上遏制冒犯,才能避免对方的得寸进尺。不必担心自身举动会不礼貌、不友善,只有明确的表达拒绝,生活才会清净和有序。
② 尊重别人的边界。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八卦之心,肆意打探别人的隐私。这种行为会给他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只有合理把握交往的分寸感,才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在《圆桌派》中,窦文涛面对嘉宾痛苦的经历,他不会过度追问细节,而是给予理解和回应。与嘉宾互动时,他也会尊重嘉宾的观点和意见,不会强行将观点加诸于他人。
这种边界感让他的节目既有深度和思考,又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氛围。不探究隐私,不干涉行为,才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
允许每个人追寻自己的梦,活出自己的人生。少些探索欲,多些分寸感,给他人创造一个舒服的世界,你才能收获善意和微笑。
③用沟通的艺术,拉开边界言语往往比拳头更具破坏力。有时,随意的一句话便可激起愤怒因子,引起争端和灾祸。
维护自身边界的同时,也要避免话语太过直接和冲动,以免适得其反,惹祸上身。我们不妨用幽默感拉开边界,既不会让人不适,还会避重就轻,以轻松的方式结束话题。马云曾问黄渤,是否能为自己免费代言。
黄渤回答说:“可以,但你得送我一辆车。”马云便好奇地追问,你想要什么车?黄渤答道:“帮我清空购物车!”这便是沟通的艺术,拉开边界的同时,又令人开怀大笑。
04写在最后
作家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保持边界,亲疏有别,行为有度。守住自己边界,给自己一个安心的尺度。
尊重他人边界,给对方一个舒心的距离。在沟通中绽放艺术蔷薇,给彼此一个暖心的体面。人与人的关系,因有边界,变得越发浓厚醇郁,绵延悠扬。
-THE END-
● 作者:苇蒲。希望能陪你思考,共同成长,用笔写下更深刻的观点,记录更精彩的生活。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