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正略思享汇】第3期:通货膨胀下企业的产业转型之路:1+1+1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止今,已初步完成第一代创业的过程,同时又面临着新的经济形势竞争挑战。讨论民企产业布局资产分布战略,恰逢其时。长期关注民企发展的正略钧策,于2011年4月20日在中青大CVC红酒俱乐部,举办了第三期正略思享汇沙龙——“通货膨胀企业产业转型之路:‘1+1+1’”。正略钧策创始人、董事长赵民,爱康国宾集团副总裁兼北京区域总经理张林,北京爱农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群力,《环球时报》中/英文版副总编辑段静涛,以及《世界经理人》副编辑朱琼,作为对话嘉宾,分别从各自的视角与参会的企业高管、主流媒体探讨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的转型之路。

对话

民企如何升级转型:“1+1+1”=?

对于通胀下民企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对话嘉宾纷纷畅谈己见。具有丰富管理咨询实战经验的赵民先生,基于他新书《“1+1+1”战略》中提炼出的民营企业产业投资战略,在现发表了深入独到的见解。第一个“1”代表了民营企业家的发家生意。第二个“1”,是指从长远战略角度,开拓一个高成长的新产业或细分产业,投入价值链中更具增值潜力的部分。而第三个“1”指做财务投资,抓住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赵民认为,“1+1+1”之路是顺应当前时代发展,并在未来5到10年内对企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产业之路。当今大热的互联网产业,其内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即为对“1+1+1”战略的有力应证。

随后,段静涛和朱琼女士从媒体人的角度,描述了他们眼中的“1+1+1”。段静涛表示当今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对于企业,第一个“1”是基础,第二个“1”是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企业应未雨绸缪,预先部署多元化战略。她还对比万科转型的成功与古井贡酒的失败,指出多元化也需要重视产业的相关性。朱琼则认为产业转型需要企业家悟性和战略思想的支撑,但更多的是依托企业通过有效的组织机构激励机制所培养出的创新能力

作为民营企业家,张林和张群力先生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1+1+1”战略的价值。张林认为,企业发展到了转型的阶段,不可单纯依靠领导者个人的能力资源,而需要管理专家的指导意见,组建专门的团队,助力二次起飞。张群力提出了产业转型的两个关键:一是转型要紧密围绕核心业务,全面考量市场潜力;二是把握人才问题,充分学习,为企业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最后赵民总结到,民企升级转型,需乘风破浪,力争实现“1+1+1=11.1”,甚至达到“1+1+1=111”的高度。

中小民企如何对战国企外企

沙龙现气氛活跃,到场嘉宾踊跃发言,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纷纷表达了对现场话题的热切关注,并且以各自公司为例交流探讨了民企独特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困境。更有企业家援引网络上“国企是亲儿子,外资是干儿子”的论调,表达了对民企如何应战国企、外企的困惑。

关于中小企业的可行之路,赵民先生论调幽默,谈笑中见真知。他认为民企一是可争做“女婿”,即寻求国企中新的业务增长点,与国企达成合作或合资的关系,以其资源优势助力自身发展;二是“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争取融资,在短期内获得社会资源金融资本的支持,实现上市的可能性;三是与上下游产业的公司结为战略伙伴,互相融通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

张林以爱康国宾为例,建议中小企业应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竞争优势,以此为前提去把握宏观经济中的变化机会,将有价值的增长点嫁接到原有行业当中。

朱琼则提出,在全球化趋势下,民企如能先加入到全球产业链中成为不可获取的环节,然后再反哺到需要人际关系的中国市场,不失为一条提升价值的锦上添花之路。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6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