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一词属于管理学的范畴。管理有它固有的科学和知识体系,当然战略制定就必不可少地会用到一系列工具、方法和最佳实践。但同样的工具、方法和最佳实践,甚或同样的产业环境和相似的约束条件,为什么不同的企业和企业家制定出来的战略高下不同,有的会很有效,有的又无效呢?我回顾了无数咨询顾问做的战略规划,也亲历了诸多咨询案例,直到近一两年亲身走近企业家,全方位感知他们的情境并与他们发生碰撞之后,才明白上述差异的来源。
好战略是用心感知出来的
王总,一位从澳大利亚归国的科学家,10余年来兢兢业业从事着他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的酶制剂业务,然而在工业酶板块,他摸爬滚打了六七年,始终不见起色,大家(包括我在内)都强烈建议砍掉这块业务。但王总讲了一段话,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他说他去过许多印染工厂,工作环境普遍是60?70℃以上的高温,污染严重,工人们都是站在污浊的废水中干完一天工作的。他说这个场景常常让他心颤,让他流泪,他发誓要创新自己的产品去改善这个环境。有这样的“心结”与坚持,去年年底王总终于寻求到了战略突破,他通过自己创新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将工作环境温度下降20℃,还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一个新的战略机遇豁然而现。
如果用战略规划的方法来分析,用财务来评估,这绝对是在初期就该毙掉的战略方向。但因为王总的坚持,等到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一出现,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绝对增量的亿级市场。
用心,你就能听到顾客潜在的需求,这个需求也许还深埋未被发掘,也许尚在市场初期,但好战略就是要把握趋势而不是简单迎合,否则你最多就是一个追随者,绝非引领者。用心,你就能挑战自己,用一切努力去创造满足客户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大多创业者起初都是带着养家糊口、赚钱、过上有车有房好日子的目的去创业、去做企业的,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当经营遇到瓶颈、战略需要升级,我们往往发现很多企业决策者其实是制定不出好战略来的。为什么?原因就是企业发展了,企业创始人和决策者没有与时俱进。格局与境界制约了他们的眼光与视野,而身上缺乏的企业家精神,又阻碍了他们的斗志,还有“人人为我”的胸怀阻隔了更多有志之士的追随与拥戴。
看看那些现今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们,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情怀去创办企业和制定战略的。任正非要做“民族通信的脊梁”,马云要“让天下永没难做的生意”。所以战略制定者的情怀直接决定着战略的高度与事业的深远。只有拥有伟大的情怀,你才会去关注与聆听顾客真实的声音与需求,你才能找到与顾客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你才能有高远的理想、崇高的使命和烈焰般的斗志去奉献,你也才能如教父般虔诚地感染与引领更多的信徒去追梦,去缔造更大的事业。这也就难怪,为什么战略制定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公司的主要决策者,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感知你的真实情怀。
心与心的链接,才能让好战略落地
许总,一个退伍军人,住过水泥管子,睡过马路,干过苦力,几乎吃过各种苦、受过各种罪,他堪称一个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草根创业者。但就是这样一位草根创业者,始终坚持“用良知之心来服务天下大众”的经营理念,他在他的服装零售门店里为顾客提供可以休息的沙发,免费的现磨高档咖啡和爆米花,而且都是顾客自取不限量。他还要求他的员工对偷窃衣服的人员不要追不要管,理由是他认为一个人若沦落到了不顾尊严去偷一件几块、几十块钱的衣服,那么肯定是遇到困难了。正是因为与顾客像亲人般地相处,他的“品牌尾货服装零售平台”战略在2014年遍地开花,到今天已经拥有了75家门店,每一家店都是顾客爆满,平均利润率超过了20%。2015年他的目标是开到100家店,实现5亿元的营业收入。
许总的战略之所以有效,关键体现在:他真心对员工好,让员工快乐和幸福,员工再用他们真诚的心去对待顾客与服务顾客,于是企业主、员工和顾客之间的心与心便产生了强链接和强反应,加之商品物美价廉,买卖兴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好战略也就变成了好业绩。
所以,好战略不仅要依靠好的工具和科学方法论来制定,也就是说不仅要用脑,更需要用心,战略决策者必须去感知,然后用心与心的链接使之生效与落地。商业的本质在于人,回归到人心的战略才会更有力量和生命力。【作者:李志宏 来源:商业评论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MBA智库资讯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mbalibnews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