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安全事故幕后黑手?为你揭秘“海恩法则”

  近期,电梯梯级翘起、 电梯“吞人”、女子电梯卡死等事故屡有发生,众人的心都被电梯安全这个话题所牵动。其实早在前几年,“电梯惊魂”就不断在现实中上演。2014年9月,网络曝光的华侨大学学生被电梯夹死的视频就曾震惊网络。2015年7月,湖北荆州的电梯“吞人”更是将大众目光重新放到安全事故中来。除了电梯事故外,我国每年各地还有多起其他的安全事故,例如今年8月的天津港事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可以归于一个原因——海恩法则

  海恩法则是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由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湖北荆州的电梯事故发生以前,也多次发生过很多小的问题,超市员工大多知道该电梯存在安全隐患。从之后曝光的商场监视视频中可以看出,商场工作人员乘坐电梯时也曾差点出事,而这一切却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商场也并未停运电梯,最终直接导致了一个母亲的死亡。而这更是直接验证了海恩法则的理论: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即使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责任心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法则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几次的电梯事故,对于企业来说更应该是一种警示,管理中应当学会利用“海恩法则”进行安全管理:

  1、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使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进行考量;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存在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6、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假如能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就能将所有的损失与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大大提高安全水平。海恩法则给了企业管理者安全管理相关负责人极大的启示,即要坚持“六要六不要”:

  一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熟知工作内容,并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

  二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三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如果有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避免遗下隐患;

  四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鉴。

  五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

  六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我国的安全事故从发生到最后的问责,一直都受到媒体舆论监督,但是很多时候事件的全面情况仍然不能被了解。相比呼吁相关部门更加透明的曝光事故起因,小编更加希望企业能够更加重视事故的苗头与征兆,利用海恩法则,从源头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才是人们最期待和需要的!

【本文为MBA智库/Tracy原创;图片:互联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并保留原文链接,违者必究,谢谢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MBA智库资讯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mbalibnews。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30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