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孔子告诫我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浩瀚如海的中国典籍里,充满着许多古圣先贤遗留下来的经验与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可供当今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充作“知兴替”与“明行失”的借鉴。
古今中外,成功者普遍都具有善于借助别人之智本领。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为了看得更远,就得去登高;为了涉水过河就得去打造船只。为了跑得更快、走得更远,就需要借助于车马这些古代交通工具。否则,就不能获得优势。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借势拓展到政治、军事和商业贸易上来了。如历史上的“水淹七军”就是借助水势,如“借东风”就是借助风势。清朝的大贪官和坤之所以敢于胡作非为,就是借助乾隆皇帝的宠爱之势,胡雪岩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被钱庄解雇的小伙计,发展为一代“红顶商人”,某种程度上也是借助了左宗棠、王有龄等这些人的权势。三国时代的孔明也是位善借势借力的能手,如他导演的孙刘联兵,火攻曹军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例就是典型,还有“草船借箭”也是巧在“借”字。
一个人能竭尽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项事业,这是难能可贵的,也需要去奋斗。但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门类很多,社会分工精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团体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极有限的,在某些科学技术乃至具体工作环节上,哪怕是最杰出人物或团体,亦不可能独自完成,必须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攻克。更为值得注意的,人的智慧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尽人之力远不如尽之智,所以古人已道出了很多的策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天。”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团体,只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就可事半功倍,更容易更快捷地达到成功的彼岸。
借势“会运筹不邀功”
刘邦称帝后问百官:“你们老实告诉我,为何我能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去天下,请不要保留!”底下的人答道:“你平常虽然傲慢无礼,动不动就发脾气,但是你赏罚分明, 属下攻城掠地之后,你都会论功行赏,所以将士都愿意为你效命。反观项羽,他虽然表面上非常仁慈,可是事实上他却是刚愎自用。他将所有的好处往自己身上揽,最后弄到众叛亲离。这是你得天下项羽失天下的理由。”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就运筹帷幄这类策略规划工作而言,我的能力远不如张良;就安抚民心,提供粮饷供前线官兵作战这类行政作业而言,我的能力远不如萧何;再就统率大军,冲锋陷阵的带兵术而言,我的能力远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我之所以能得天下,那是因为我能器重他们的专长。至于项羽,他连一个范增都不能重用,这是他失去天下的主要理由!”
如果我们对“领导”这个概念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看出,“因势利导”恰恰是“领导”的本质内容之一。因为“领导”,即指领导人要遵循多数人的愿望,按照大多数人的意志,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具有自信心的上司是不会邀功的。但是欠缺自信心的上司却容易将部属的功劳据为己有,甚至还要妒嫉部属的才华与良好表现。与这类上司相处,部属必然产生“伴君如伴虎”的强烈感觉。就身为上司的人而言,他的一切成就均来自属下之鼎力支持与配合。因此,与属下分享荣耀是应该的。其次,上司对下属良好的工作表现表示认知与赞赏,是对属下的一种莫大的激励。因此,与属下分享荣耀是必要的。
正人正己备“三面镜子”
唐太宗在临朝问政的时候,曾经对身边的群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常常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自己犯错。”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瓶颈总是位于瓶的上端”这些话发人深省。基于此,企业领导都应该效法唐太宗,经常保有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第一面镜子用以检视自己仪容与言行;第二面镜子用以反射先人遗留的启示与教训,镜子用以检视自己仪容与言行;第三面镜子用以观照别人的作为与经验。“强将手下无弱兵”,兵随将转。
假如领导本身是个二流的领导,领导的知识,见识与胆识都相当平庸。领导将欠缺良好的鉴赏力与锐利的判断力,因此领导手中所进用的,培植的或是器重的人员,很有可能都是三流或不入流的那一类。领导将付不起昂贵的代价来网罗一流或二流的人才。领导更无法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让他们发挥所长并施展潜力。基于此,领导所能网罗的将只限于三流或不入流的人员。
同时,如果领导是个二流的领导,将不敢重用或借势那些有潜力足以取代领导的那些部属,更不用说重用一流的部属!就算领导底下有一群一流的部属存在,这一群一流的部属将不可能长期待在领导底下。他们很可能会飞掉,这就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的道理。倘若他们不飞掉,也很可能透过新陈代谢功能之发挥,取领导之位而代之。
因此,领导必须不断地透过“三面镜子”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把自己提升到一流的层次,这样也才能真正“敢借势、借到势”。同时,还要树立“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以建立前瞻性之眼光建立绩效评估制度或激励制度,以便为事前控制提供高度奖赏,为事中控制提供中度奖赏,事后控制提供低度奖赏。
发掘“人才的专长”
齐国的一位著名辩士淳于昆一天之内推荐了七个贤士给齐宣王,于是齐宣王就说:“寡人曾听说在千里之内倘若能找到一位贤士,贤士就很多了。如今,你在一天之内给我推荐了七个贤士,那么贤士不就太多了吗?”淳于昆说:“话不应该这么说。羽毛相同的鸟才会聚在一起,脚爪相同的野兽才会走在一起。在低洼的地方去寻找柴胡和桔梗,则费一辈子的时间都无法找到,但是到泽黍与梁父两座山之北面寻找,则柴胡与桔梗将多到必须用车来装载。天下的事物都是同类相聚,我也算是贤这一类的,君王要我举荐贤士,这件事对我来说,就像到河里去提水,用火石去打火一样容易。”
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企业,只要经营者能够重视贤才的发掘,贤才的网罗与贤才的重用,贤才将不断的引进贤才。只有引进和发掘贤才专长,才会被企业领导“借势”。美国钢铁之父卡内基是被公认为最善于用人的人。他知道如何去发掘贤能的人;发掘了贤能的人之后,他会任用他们;任用之后,他会推心置腹地信赖他们。所以,他的墓碑刻着:“墓内躺着的是一位知道选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来为他服务的人”。
正如有高峰必有深谷那样,有长处的人必有短处,而且才华愈出众的人,其短处越严重。要借势一个人的长处时,根本不可能不接纳 (或不忍受)这人人的短处。因此, 严格说来,企业组织中实际拥有的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能干的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在于借助并发挥人之长处,而不在于回避人之短处。人才是用来做事的,而非用来投领导之所好。经营者需要根据企业组织各种机制,让人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并且让人的短处受到中和,从而减少其危害程度。
管控“过程正当其时”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如果您当政于齐国,您能够取得像管仲那样的成就吗?孟子说:你们齐国人,只知道管仲如何有本事,而不研究当时各国的形势,那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要知道,就是武王、周公那样的明君贤相,遇到不利的形势,也同样治理不好国家。所以,这正如你们齐国人说的:“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智慧,也不如很好地运用形势;就算是你有好的犁锄,也不如等待农时再耕作。
儒家的这句名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对水的流动规律的认识及其自觉运用的自然描述,比如说,“水到渠成”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推而广之,也就是“功到自然成”。它既反对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观蛮干,也否定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消极无为态度。“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这里的“智慧”,自然是指人的知识和能力结合而形成的聪明才智,而所谓“势”,就是客观事物运动的基本趋势、方向等等,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管理者均认同这样的一个理念:最好的控制便是避免失去控制。而在借势中的过程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就借势控制所试图发挥的效果而言,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企业组织之所以多重视事后控制与事中控制,而疏于事前控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消极回应之心理非常强烈,以致凡事均抱持“般到桥头自然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二是为事后控制及事中控制所做的“付出” 或“奉献”,不但昭彰在目,而且容易赢得喝彩,可是为事前控制所做的“付出”或“奉献”,却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也非一般人所能察觉。
孙子认为,战略的最高准则是以“势”取胜,而不是苛责部下,以苦战取胜。他并未给“势”下定义,而是巧借自然现象作比喻,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说,激流飞下,能够冲走石头,正是因为迅猛的水势所造成的,所以成语中有“势不可挡”一说。善于借势者,一顺百顺事事如意;不善取势者,处处制肘举步维艰,凄风苦雨。没有势就没有利,没有利就没有势。正所谓:理有所至,势所必然;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王运启
来源|价值中国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