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危机后的世界将怎样?

  2009.05.07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导读:对于金融危机对全球政经格局的影响,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危机将削弱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将逐步显露它的影响力。不过本文却此有不同的解读:美国影响力减弱并不代表其他国家影响力就会加大。

  我刚从美国回来,看到华尔街的丛林已经开始显露出绿色萌芽的春色了。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恢复到正常,也就是去年9月15日雷曼破产引发的一经济灾难走向复苏,人们的视线自然转向这场危机对世界的长期影响这一问题上来了。

  为了评估长期的政治和思想影响,我们可以看到:

  危急下,信贷紧缩引起的通货紧缩将使全球陷入多年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将上升到上世纪30年代的水平等认识占主导。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危机使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终结,这不仅仅指作为美国的强国地位,而且也指它的经济模式政治灵感。

  然而,事实可能不是这样。对于中国或欧洲的全球领导地位,中国还有待发展,作为可信赖的经济领袖它也没有科技上的优势。并且它的社会模式也很难被西方接纳。至于欧洲,它将比美国遭受更持久的经济衰退

  金融危机已经深刻的改变了美国政治。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它需要听取民众的意见,许多布什时期的外交、社会和环境政策已经发生改变,这也使美国向全球发出一个信号:美国不再生活在与我们不同的星球上。

  可以看到,美国的经济模式,已经名誉扫地,不过它将在危机中得到加强。如果美国经济恢复速度超过欧洲和日本,人们将看到美国的应变能力,而将赞同它。

  欧洲与中国?

  对欧洲来说,危机使三个问题显露出来,首先,全球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比美国和英国更大。其次,东欧面临金融危机灾难性的影响,就像12年前的泰国和印尼。第三,欧元脆弱不堪,欧洲国家的不能多印自己的钱,因为它不像美国那样为人所相信。

  谈到亚洲和中国,可以说这次危机使世界的主导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吗?也许不能,因为日本比德国受危机影响更严重,经济危机已经使它满身是病,而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名誉扫地。

  而中国的领导人也理解到过度依赖出口的危险,并努力去强调内需增长。但是,这将减缓生产力的增长和经济发展,而中国的制度是否适应强调消费而不是生产?这还不清楚。

  这危机已经使人看到美国政治经济模式的缺陷。但其他国家的缺陷更明显。一个合理的结论是,奥巴马领导下的危机后的美国将比布什时期的美国更具全球影响力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4 +1
复制成功
金融危机  信贷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