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没有商业化的工匠精神是不存在的

我的朋友Zara一直推崇尚日本的匠人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经常会对我安利,日本的寿司之神,92岁的小野二郞一生做寿司,做寿司的鱼要按摩几小时才能做,追求极致的口感,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做他的学徒,每天选手数小时拍鱼(给鱼按摩),学艺十年才能煎蛋,小野先生是米其林三星最年长者,奥巴马吃过赞口不绝云云。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就是因为欠缺工匠精神,太商业化,生活粗鄙。似乎工匠就应该安于寂寞,工匠精神就不需要商业化。

日本有很多认真变态到极致的“神”,不仅有“寿司之神”还有一个什么“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近年来也甚受追捧。至于很多小行业,更有很多不知名的神。其实很多时候,这些人只不过是工匠技艺,有了合适的土壤而已。

这种食物工艺自然是让人赞叹,可我并不觉得怎么打动我,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了不起的匠人,最出名的莫过鲁班,很让人敬佩。在中国,人从事一门手艺,很多是为生活所迫,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即使改朝换代,巧匠如果手艺真好,会免死,但从来都不是社会的主流,而是为权贵所用。这和日本匠人是一脉相传,他们的手艺也许是带动了社会的整体制作水平,但并没有改变世界,享受他们服务的,还是成功的权贵阶层,对世界的影响有多大呢?

大家不敢轻易批评这种所谓的工匠精神,怕落入鄙视链。似乎如果不说好,就落了下乘,所有的匠人都是工艺品,人工的比工业品高尚了很多。说商业化就俗了,哪怕从来没用过,根本不知道差异,只是道听途说,二三四到N手的信息,也不敢批评,免得被鄙视出中产阶级,日本货就是好,就是因为专心致志,日本人也是生活方式更高尚,断舍离多么值得我们倡导。我们要反省,我们要学习。

如果说匠人精神,其实仔细思考,只要有点实力的国家都有,只过表现不同。法国的葡萄酒、意大利的包鞋、瑞士手表、德国制造的机械

我们前年起为一家德国客户Claas工作,这是一个1913年由Claas四兄弟创立,当时还是最后一任皇帝威廉二世时期,现在仍是家族企业,是欧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农机制造商(规模上不是最大,但利润却是全球最高,德国很多隐形公司莫不于此。)家族仍然在管理这家公司。他们也自认为工匠世家。

一,工匠精神和工匠技艺和两码事,工匠精神要有制度保障同时要能兼顾市场,没有商业化的工匠精神是不存在的。

从事一门手艺,开始只是为生活所迫(小野二郎就是这样,因家庭变故,9岁时离开家庭自力更生,为了生存,他从学徒做起。),或家族相传,或兴趣使然,必须有制度经济的保障,不会有生计之虞,可以心致志,熟练专业,精益求精罢了。

据我所知,日本的很多匠人是受保护的,最出名的“人间国宝”认定制度,国家会专门拨款,只要确认后由国家保护,并予以雄厚资金投入,以防止手艺流失。即使在日本,也有很多奇怪的手工艺,所谓被抢救过来,如同他们有一项工艺,用樱花树皮编的蒸笼,本来已经无人再做,因为有了政府支持,又能传承下去了。我觉得做为小众欣赏当然好,可把这个也做为一种精神就仿效?适者生存是残酷的法则。

真正有生命力的工艺,怎么会要保护呢?

中国农村或者山区仍然有很多手工业,非常廉价精美,但是因为商业化不够,市场价值很低,他们中很多人也是一辈子的工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啊。

在商业社会,即使只是服务小众,如果不能为大众所知,不商业化,正如小野的寿司没有广为人知(尤其是中国人知),哪有现在的地位?

工匠对社会有精神意义,但有想要有现实意义,如何去效仿,如何取其魂,弃其形更重要。不要感觉似乎所有的人有了工匠精神,我们的生活就会无限美好,我们就会如日本般精致。大家呼唤匠人精神,和呼唤我们回归田园一样,如果于形,会失去了追求更好的意义。

二,工匠精神能推广,要突破不能复制的工匠手艺。

工匠精神专业分工非常可贵,但要发展壮大,满足大市场的要求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多的资源加入,合理配置。

商业化就和工匠精神不合了吗?

再看一直被Zara类自认品味粗鄙的代表的美国吧,说起美国的食物,主要以美式快餐当头,令全世界又爱又恨,可正如前几天介绍的麦当劳的成功,也不是仅仅就是胡乱几片面包黄瓜粗糙食物就能征服世界的。

麦当劳能成功是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极大提高,在汉堡制作中,考虑各个细节,麦当劳兄弟不满足于自己会做好汉堡,将流程优化,将每个环节效率提高,严格的质量标准,专业分工会带来巨大的效率提高,是科学管理的体现。

麦当劳兄弟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设计出了最佳厨房设计图,每个汉堡几片黄瓜,牛排几分钟,都控制得非常好,将每个环节效率提高,严格的质量标准,这是一种严格的匠人精神,一旦规模扩大到连锁经营,这都不是工匠精神能解决的。所以麦当劳兄弟自始至终无法突破出一个小店的范围。即使是个成功的汽车餐厅

而雷突破了这种局限,用地产行业的角度改造了商业模式,雇佣更合适的人,采用更适合时代要求的品类,最终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把麦当劳品牌走向了国际品牌

三,精准求精永远是做事的准则,光在一事上求精只能是个匠人,真正伟大的事业还需要不断发展,事事认真。

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做得更好,也更符合市场

在德国时我有幸见到了Claas家族传人,因为他们要在中国招人,实际上他们中国之路并不顺利,中国的农业这行很特殊,外资可真不好混,他们在中国遇到过很多狗血事件,于是我很好奇,为什么他们碰过很多次壁后还是这么执着,他们告诉我,

他们80年代进印度,印度也是个农业国,但十年后,印度还是用一些小农机,生产方式还是小型家庭生产,他们看到中国十年农业的巨大变化,所以即使在印度他们是赚钱,文化上也更顺畅,他们仍然一直在中国市场上交学费。他们在山东被坑被骗,被合资方骗,他们仍然坚持研究这个奇怪的市场,因为他们知道,变化是痛苦的,但痛苦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渗透到做事各方面,而不是只拘泥于做一点点事,很多德国人不拘泥于只做匠人,而是把一丝不苟的商业精神发展下去,不断与时俱进,精神保存,又紧跟时代。

如果死守着德意志帝国时代的工艺,如何现在还有今天把农机这个看上去很土的行业推动得日益高科技的全球领导者

四,不盲目做大

小众市场撑不起巨头梦啊,商业社会最大的问题不是没人做小众市场,而是不甘心小众市场的小,总认为只要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货好就能卖到全世界。小河里开大船,不搁浅才怪。

任何事做到极致都有生存空间,但付出的代价和生存的空间不同而已。

小野先生的店独此一家,只有十个座位,麦当劳千千万万,可也是从一个小店发展起。

在没有条件时,专注自己的事,把一件事做好了,才有其它机会。

做好一件事是不够的,让人尊敬,必须还要不断开拓,即使是一个人,也要不断开拓眼界,求得更高的标准

五,顺应时代要求,适者生存

一个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才能不断提升,通过才能不断提升,让自己干的活越来越值钱,再去社会上寻求愿意购买你才能的最大回报体系。小野二郞本人不可替代,但不代表寿司做得好的就没有了,他可以把自己的工艺放在最大的回报中,但对工匠也是如此,做企业时也应该有这种精神。

日本的工匠就不商业化了,小野的寿司就完全不商业了?

据称14年东京圈有13家米其林三星,其中有四家专做寿司。只不过有人为小野二郞拍了个纪录片,才有今日的“寿司之神“之称。

Zara一直想去吃一次传说中寿司之神的寿司,不过因为只有十个座位,至少要提前一个月订座位,像她这样的普通人几乎很难订到,对二郞寿司的好也只是越想越好,后来仔细了解了下,其实还是有很多商业渠道可以有很高预订成功率的,运通百夫长之类的黑金卡门槛太高就不说了,让高级酒店去约或者有些关系介绍下,甚至查了下,淘宝居然有中介,收几千元中介费也能约成功,也没那么神奇。虽然紧张,但肯定还是约得到的,于是本来她号称吃这寿司专门去日本,变成了去日本时提前想办法订座位。

奥巴马去吃时也排了一个月的队吗,反正我是不信。

当然要吃麦当劳,只要下楼左转就行了,现在当然不觉得有多稀奇,但是要知道麦当劳当年进北京,还有人订下座位专门做婚宴的。

美国就没有匠人精神吗?我不知道苹果的工艺算什么。制造工艺精益求精,只是一个环节,把这种精神用到商业上,商业上运作的成功会影响力更大。

Zara常笑我像我这样对吃毫不讲究的人简直毫无品味。很多手艺已经不是必需品,只是为了生活锦上添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然无可厚非。但也是个人爱好,巴菲特爱喝可口可乐,吃麦当劳,奥巴马日常工作也是常吃Chipotel(美式墨西哥快餐),甚至骆家辉吃麦当劳还掏出优惠券。都是品味低下,不求上进的吗?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不会纠结于此。

富翁们食得再讲究变态和让很多人都体面的吃好根本是两个不可比较的事,两者是不同的体系,与品位无关,手艺人和商业化都值得尊重。工匠精神也不是和商业社会相背,应该让工匠精神变成商业精神的一部分才更符合时代要求。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3 +1
景红

景红,亚洲知名猎头公司仲望咨询总经理,在人力资源行业拥有15年以上的资深经验,LinkedIn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景红空间(ID:JinghongJoyce), 微博:Joyce-景红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