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假离婚”数量急剧攀升,背后说明了啥?

近年来,国内房价出现了快速飙升,各大城市为了遏制房价过快增长,打击投机投资炒房者,纷纷出台了限购、限政策。而为了规避楼市调控新政,获取不当利益,“假离婚”便成为一些市民和房产中介钻政策漏洞的唯一法宝。

“假离婚”就是当事人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把夫妻名下所有资产归一方所有,而另一方净身出户。于是,净身出户一方就可获得购房资格,或可享受首套房贷优惠利率,等买完新房,夫妻双方再办复婚手续。“假离婚”购房的方式,可使当事人达到起码少奋斗10年的效果。

面对巨大诱惑,社会上“假离婚”也层出不穷。离婚人数都在逐年递增,2016年达到97600对,比2014年上涨73%。此外,2016年北京复婚数为22607对,比2014年上涨131%。尽管尚难以断言这其中究竟有多少“假离婚”。但数据异常的背后,必然有着各种复杂的考量、算计,上演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

实际上,“假离婚”对当事人存在较大风险。首先,如果离婚后有一方不愿意复婚,那么另一方也没有办法。其次,就算假离婚成功,一方净身出户,也未必能获得买房资格。最后,假离婚获得成功,倘若有当事一方身故,“假离婚”就带来较大损失。比如最近有个新闻就是这样:

周女士与丈夫在上海经商多年,看到身边的朋友靠投资买房赚了很多钱。于是通过与丈夫假离婚买了一套市值560万的新房。然而其丈夫突然因交通事故离世,俩人还没来得及复婚。公证处明确告知周女士本人已丧失了对这套市值560万房产继承权。这不是“赔了丈夫又折兵”?

此外,为了限制假离婚现象的蔓延,北京在今年3月份采取措施,离婚一年内的购房者,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均认定为第二套住房。房本三个月内不得抵押。同时,严格执行月供收入比(不超过50%)等政策要求。这无疑把“假离婚”者的路堵死了。其他地区目前还没有对“假离婚”购房现象采取新的措施。不过笔者认为是迟早的事。那么,如何看待近年来“假离婚”数量急剧攀升呢?

第一,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使“假离婚”数量激增。自2015年开始,国内热点城市房地产一路飙升。对此,很多市民都害怕,现在不买房,以后会更加买不起房。而热点城市往往都有“限购”政策阻挠,这也促使很多人通过“假离婚”再获购置房产的权利

第二,从众心理及钻政策漏洞的心态。为了调控过快上涨的房价,各热点城市都出台了不同版本的限购政策。而一些市民看到周围的人通过“假离婚”能够轻易获得很多的实惠,自己也出于“不做白不做”的心态,钻起政策漏洞空子,也想从中牟利。

第三,“假离婚”或许能够使一些人获利,但是与国家的房地产政策背道而驰。一方面,国家的房产政策是“房子给人住,不是用来炒的”,而通过“假离婚”购房的家庭,多数已有房产,再急着再买一套房子,主要是用来投资投机的,所以这样的购房需求者是不应鼓励的。

另一方面,“假离婚”的一方往往是净身出户,名下已经没有多少资产了。如果再要购置一套新房产,那么银行的房风险之大不言而喻。目前又适逢国家提出给金融业“降杠杆,控风险”新措施。再通过“假离婚”置业的人获得购房权利或利率优惠,不仅不合时宜,而且带来的金融风险也非常大。

此前媒体报道,某购房者想以“假离婚”的方式“蹭首次购房贷款优惠”,多买一套房。在写离婚协议时,照着“范文”填“答案”。除将男方净身出户外,还要求男方给儿子支付每月两万元抚养费。当顺利完成离婚、看房、签合同等步骤后,到付贷款时,被银行告知——拒贷。

银行拒贷原因也非常简单,根据离婚证书,男方已经没有了任何资产,每月还要支付高额“抚养费”。按照其提交的收入证明,银行对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存疑。显然,银行方面主要是要想调低房贷杠杆,控制这样的金融风险。

社会上兴起的“假离婚”潮,主要目的就是想再购置一套房产,这样的做法对当事人来说存在着较大风险,而对房地产调控也带来不小隐患。目前国家政策在“降杠杆,控风险”阶段,应该尽早封堵“假离婚”的获利之门,这样假离婚现象才能得到杜绝。否则“假离婚”现象大肆泛滥,对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作为老百姓,实在犯不上为了一套房子“赔了夫人又折兵”。


平说财经 (微信ID: BZZCAIJING )原创时评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5 +1
张平

张平,聚焦财经时评第一线。公众号平说财经(微信号bzzcaijing),高级经济师,知名财经评论家,每经智库专家,金融界、百度百家、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硕士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