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公子有个习惯,吃饭时有时会刷剧,尤其爱刷与美食有关的内容,于是刷到这部《东京大饭店》。
B站9.8分,豆瓣8.8分,以及一举拿下2019年日剧学院赏最佳作品,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故事剧情算不上新颖。
米其林二星大厨尾花夏树由于一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失去了他的餐厅和所有伙伴,同时变成法餐界无人聘用的厨师。他与不得志的女厨师早见伦子相遇后,决定合作,更以打造世界上最棒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为奋斗目标。
这么陈词滥调的设定,我原本只当做配饭剧,冲着木村拓哉这位顶级男神去的。
没想到,一集就上头。
B站弹幕里满是哀嚎,“天哪我就不该晚上看,一集接着一集停不下来啊!“”怎么办,出不了坑了!”
无数人从这个满满套路的职场剧,或明或暗地找到自己身影。
01、真实又专业
早见伦子,年过50,没结婚,没小孩,没什么朋友,一生热爱料理,可惜从业三十年了依然一事无成,远赴巴黎三星餐厅面试见习生。
阴差阳错, 伦子与尾花遇上了。一个想拿米其林星,一个想重回料理界,于是打算一起开餐厅。
很快,接二连三的麻烦来了。
自己没啥钱,搭档又是个被法餐界唾弃的名誉扫地的主厨,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他。理由也非常客观:名声太差影响客源,收入无法保证。唯一一位愿意考虑的贷款经理,提出的要求也非常硬核:
成本下降10%。
在亲自品尝过他们做的菜后,经理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计划中的问题:从上座率,到询问每道食材耗费的时间,推算出人工成本,告诉他们员工很可能疲于应对,最终导致盈利困难。
嗯,有理有据,不服不行。
伦子苦苦哀求,贷款经理终于同意了——不是他突然心软之类的烂俗理由,而是因为她抵押了自己的住房,那是母亲留给她唯一遗产。
厨房里,更是真实而残酷。
人是有分等级的。
一个见习生从练习切5mm萝卜丁开始,练习了几个月练到手都磨破了,却连碰给客人食材的资格都没有。
他好不容易抓准机会想证明自己,却因为剖鱼用错了刀而沾染上其他味道,毁掉整份食材,被主厨骂到当场崩溃,夺门而出。
过于低级的错误、一夜逆袭的桥段、化着浓妆踩着高跟鞋进厨房的精致女厨师,在这剧中根本不会出现。
做甜品的妹纸设计了一款栗子蒙布朗,被尾花尝了一口就直接否定。他马上给出了理由:利口酒甜味太重,口味过于少女,没有栗子的香气,这道甜品无法承担作为套餐结尾的角色。
尾花虽然是“霸道总厨”,但并非仅仅强势夺走话语权,他不仅能敏锐地发现问题,还能准确地给出建议。
这才是专业的Leader。
02、餐厅的王牌
一家餐厅的王牌是什么?
是倾注大量心血和智慧的菜谱?还是精美绝伦的菜色品相?
都不是。
尾花和伦子开发出烤蓝点马鲛搭配水晶柚子酱,惊艳四座。然而被人偷走菜谱卖给竞争对手。
100%相同的菜谱,对手做得怎么样呢?
连自己同事吃到都一脸嫌弃:“宝贵的油脂鲜味都流失了,食材的熟成程度控制得也不好,火候也不够,这不就成了一道普通的烤鱼吗?”
料理中最宝贵的,是大脑+经验+用心,它们难以模仿。
料理如此,个人同样如此。
10个优秀的厨师,未必等于一个优秀的团队,而是10个各有擅长的厨师,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餐厅里的每位成员,都是独当一面的高手。
有人擅长做酱料,有人富有设计创意,有人擅长做甜品,有人对酒类搭配有着丰富经验,每个人都有着一项独一无二的才能,组合起来就是神的团队。
同时,尽管彼此信赖,但无论对自己还是伙伴都始终保持高要求。
试菜时大家坦率地提出想法,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口味,会表现出失望并坦率地指出缺陷。在这样环境下,每位厨师的成长速度都肉眼可见。
就像美国流媒体视频巨头Netflix公司CEO里德,曾多次公开表示过的那样:
“我们就像专业运动员,而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所以我们在每个岗位上都是星级员工。”
不可模仿的技能、各有所长的成员、持续成长的团队,构成了餐厅的王牌。
03、1mm的精进
这些热爱美食的人,为了拿到米其林3星而汇聚在一起。
但他们发现,最高的职业追求并不是3星,而是,让客人享受美食。
而这远不止“做菜”这么简单。
他们需要细心观察客户的心情与身体状况,针对性调整配方。比如发现客人手受伤,主动把食物切小块;发现客人来店时心情不好,就把口味调整得更柔和些;听说客人生病刚出院,则降低食物中的盐分。
他们需要不断研究新菜谱,并让套餐中的每道菜相得益彰。采用同一块区域的食材,让口味更融合,为了寻找优质的原料,跑到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深山老林。
他们需要注意服务上的每个细节。保持什么样的距离,说什么样的话,主动询问客人偏好等等。
柴静在《看见》里曾感慨: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的移动1mm却要花更多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越往上走,每个1mm都凝聚着比上一个1mm更多的心血,每个细节都要精准把控。
04、平凡的工作
一直以来,日本的职场剧有种独特的滋味,创造过无数经典之作。
许多职场类影视作品, 要么热衷拍律师、CEO、华尔街大神等光鲜亮丽的精英角色,要么喜欢拍警察、医生、法官这类自带行侠仗义光芒的职业。
但日剧中,时常出现平凡枯燥的职业,让我们看到这些普通工作也可以如此鲜活有趣。
祥平,当了好几年的学徒。整天打下手、做员工餐、被厨艺卓绝但脾气爆烂的主厨尾花呼来喝去。换作别人早就甩手不干了,他确实也意难平,但区别就在于他暗暗下定决心:
“我就是要证明给你看,我就是比你想象得厉害!”
这番日积月累的苦练,终于让他跳槽时成为了一流酒店里最年轻的厨师长。
京野,人到中年依然做着餐厅侍者,接待客人、开解员工、帮忙跑腿、处理餐厅日常琐事,其实就是服务员。但他对自己的工作引以为豪:“客人吃下我端去的菜,那一瞬间他们的人生将会改变。”
这成为他将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的最大动力。
现实中,多数人都做着普通的工作,朝九晚五or996,两点一线,日复一日。你说不上喜欢这份工作哪里,也说不上不喜欢哪里,然而远远谈不上成就感和满足感。
它可以让人们通过食物感受到幸福;
它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便利;
它可以让人们居住得更舒适;
它可以解决人们某个头疼的难题;
……
再索然无味的职业,总有人能燃烧热情,义无反顾地将其作为毕生事业。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
05
如果问我,《东京大饭店》与一般励志剧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或许是,中年人面对职业瓶颈时的勇气与突围。
那是一种,与年轻人敢打敢拼不同的姿态。
尾花夏树和早见伦子,在四五十岁,遇到了各自的瓶颈。
一个从高处跌落,四处碰壁找不到出路,连混口饭吃都困难。换了是你,你会不会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
另一个入行30年成绩平平,在尝过尾花做的菜肴后泪流满面。她突然发现自己毕生热爱的事业无论怎么努力都到达不了巅峰,永远无法超过那些有天赋的人。
换了是你,你会不会绝望沮丧?
但他们选择继续前行,并且改变——
曾经在厨房不可一世的尾花,为了餐厅能生存下去,开始听从劝告开发出具有日本特色的菜品;
餐厅因为他以前的安全事故导致门可罗雀, 原本只做高档法餐的尾花,愿意去大排档卖咖喱饭;
曾经绝对不让别人改自己菜谱,如今主动询问他人的建议,并愿意改进。
受尾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伦子。
“我一直以为拿不到星级是因为没有才华,其实只是不够努力罢了。”她开始踏上魔鬼式的职业重生之路。废寝忘食地研究菜谱,重复练习烹饪手法,无数次尝试搭配组合。
这样的中年人,也许仍有迷茫,但已经不再慌张,对工作的热忱支撑着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境地,都冷静地面对与解决,能抬头,亦能俯首。
这是一种特有韧性。
这部剧不是要告诉你,所谓“中年人华丽逆袭”的可行性。
它要告诉你的是,一个在职业道路上举步维艰的中年人,依然能有付出全力的热忱,一步步地脱困,一寸寸地往上爬,一点点地靠近理想彼岸,依然能有那份不亚于任何年轻人的活力。
这才是《东京大饭店》最悠长的回味。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